【藝文賞析】【天籟】燈下草蟲鳴
2009/8/25 | 作者:錢續坤
出梅入伏,白天的天氣燠熱難當,即使到了夜晚也常常汗出如雨,於是心情變得苦悶與煩躁起來,在燈下細細研讀的時間漸次地減少了,但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孤寂和絕望,因為在夏夜,我已習慣於將一雙靈敏的耳朵,緊緊地貼近大地的窗櫺,去悉心地諦聽那唧唧謔謔的蟲鳴。
我是農家的孩子,現在的居住地也正好與鄉村毗鄰,因此每每夕陽西墜,嵐靄降臨,那支悅耳婉轉的低吟淺唱,那曲不絕于縷的田園牧歌,便會常常把我帶回曾經蟄居二十餘年的鄉村生活。事實上,我在美好的夏夜已經養成了一種癖好,一種遣解困倦與沉靜的真切情懷———我特別喜歡那些舉著綠燈籠的螢火蟲,那些固執地在牆上彈琴的蟋蟀,那些不知畦深畦淺的剔透蛙鼓。因為在我聽來,這靜夜的歌唱,是在傾訴著生命的每一絲愉悅,表述著世間的每一幀情態,即使就是到了無語凝咽,也會同樣流露出撩撥人的語境,或窘或癡,或泣或欣。
當然,這些奇妙的生命響動,會把我一顆單純且好奇的心激動起來,使我對未來的歲月充滿著希望和憧憬;但隔著窗紗仰視燦爛的星河,我發現那夏蟲的鳴唱,正如這漫天星光一樣撲朔迷離。它們忽高忽低,且遠且近,彷彿就在你的涼床底下或者枕畔席邊,並且一直默契地占據你的美夢,讓你真切地感受到那鳴唱,其實是一種遠離之後的茫然,一種迷離中空落的失與得的交織,一扇難以用語言把握的永不破譯的禪機之門。
我試圖在燈下的蟲鳴中推開這扇大門,卻怎麼也驅不走那不盈於耳的迤迤邐邐,幽幽邈邈,於是索性快步地奔向田野,去探究一個既簡單卻又玄奧的終極問題
:悠悠天地間,那草蟲何以長鳴不歇呢?
天籟自鳴!恍然間,我想起美國作家韜洛在一篇文章中說到過,他的對於蟋蟀的鳴聲所生的崇高美感。不錯,這四野的合奏確乎「有寧靜的智慧,有散文的平穩」,不然,古人怎麼能夠留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中松果落,燈下草蟲鳴」等一大批千古名句呢?諦聽這真純、自然、淡泊、無與倫比的真理般永垂不朽的天籟吧!那是來自天堂的歌吟,靜聽著,你將在悠然神會中與永恆的大自然融為一體,相生相依。
夜深了,我還能說些什麼呢?我只想成為悠悠天籟中的一絲細語,或者一縷輕音……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