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談古說今》憑吊陳勝王
2009/12/9 | 作者:二月河
中國的整部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農民造反的歷史,但若細論,真正成功了的農民領袖,只有一個朱元璋。只有一個,連「寥若晨星」也算不上,「屈指可數」也不必屈。
李自成是進了北京,差一點就「坐天下」,一個多月吧,稀里嘩啦垮了下來;還有一個洪秀全,也是「差不多」的,敗得比李自成慢一點,也還是敗了。
輸了就是賊,這沒得說的,闖王叫「流寇」,太平天國叫「長毛賊」,史書你隨便翻,大致意思都差不多。這事也是有個例外,那就是千古首義英雄———陳勝,敗了死了,史上稱王,司馬遷寫《史記》,將他列入「世家」,也是照「王」的規格列述撰評的。
他的王陵高高地矗立在商丘芒碭山懷中。年初到豫東這兒走了一回,就這麼一小塊「山區」,再出去幾公里,那邊就是安徽,石頭山裡溝壑縱橫,中間他的墓封土高聳,有點像從地下冒出的筆頭指著天穹。他要在天上寫點什麼呢?不曉得。
我管芒碭山叫「漢域」,因為就我見識所及,還沒有哪一塊地方的漢墓和漢代遺跡像這裡這般集中、有這樣完整的漢風神韻。
陳勝不能算「漢」朝人,但他似乎也算不上是秦朝人,他是秦帝國一個大大的叛徒。可以說,他是楚國亡國劫後餘生中的一粒火種,燒滅了秦,自己也燃盡了。這個強大得讓我們今人無法思議的帝國被這粒火種燒成一片廢墟,廢墟上又重生出「漢」———既是王朝,也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主要構成民族的稱謂。從這個意義上說,陳勝的陵墓設在漢域裡,那是天意吧?
就陳勝而言,出身是地地道道的「貧農」:給人當長工的赤貧家庭。但我心思裡是有一份狐疑:
他應該是個楚國亡命流徙避禍的家庭出來的,「陳勝,字涉」,司馬公明明白白這麼寫,真的是蝸居山野的耕夫家庭,累世為人奴役的最底層人,有姓名,還會有字嗎?當時的這個階層應該沒有這個習慣吧?
再說,他會突然冒出一句「苟富貴,勿相忘」的話嗎?這是知識分子才會說的話吧!人家反駁「要是種地,哪來的富貴?」他更是出語驚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就算是經過了文言修飾,就這個言語志量去琢磨,他家庭的背景似乎不簡單。
秦帝國亡就亡在太相信武力,太過分迷信手中的政權。「制敲撲以鞭撻天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這是賈誼〈過秦論〉裡的名言。秦在滅亡六國同時殘酷兼併人家的國土也播下了極度仇恨的種子,當時就有口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陳勝的故鄉當時不知是否是楚域?但陳勝揭竿,口號就是「大楚興,陳勝王」,似乎其中有著很強的思維連繫:他受過這種教育,他有這個知識,逼得沒辦法造反時,就用上了。
他的朋友吳廣,好像有點像是他的「內閣」味道,《史記》裡說他「素得人望」,似是透露了這個搭檔關係,他兩個一結合,「一樣是死,為國而死吧!」這個口號沒有丁點私意,堂皇光明揭竿起義,就這份心胸,水平很高的。
陳勝起義了,天下景從,到處都是他的旗號;後來失敗了,有人說是因為「勝利沖昏了頭腦」,也許有一點,但又不全是;心胸志氣是夠的,但器量小了。
他當王,自然宮室嬌娃扈從如雲,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他昔年一塊兒種地的窮朋友來看他,不過誇了幾句「好大的房子呀!」「真氣派呀!」之類的話,本來一笑置之資助幾個小錢打發回去也就是了,他把人家給殺了!這就很惡劣了,他自己「苟富貴」但「忘了」當時的話。
這也許是身邊那些馬屁蟲的撩撥,但他是王,是殺人主體。比起劉邦,當了皇帝回家看鄉親,又喝酒又唱歌又哭又笑,那裡頭反映的「心情」有妒忌的,有肚裡暗罵的,有假惺惺奉承的,但,劉邦幾曾有怪罪的意思?
再就是,他的警衛部隊似乎不行,打敗了仗,怎就沒人跟著保護他?這也許是他過於剛毅,不曉得體恤戰士的原因,實踐證明,陳勝的「領導能力」是很有問題的,他缺乏常識,結果他被司機給殺了。「莊賈」,看這名字有點像做生意的,他把陳勝送給了無常,車夫因此名氣傳於百代,陳勝是窩囊死了。
陳勝的墓在芒碭山,筆尖一樣永遠指著天,他想寫什麼真的不知道。郭沫若給他寫的舊墓碑太小,正重新刻製,拜台也在重修。那地方還要建劉邦〈大風歌〉的銅像,看銅像時,勸君也到陳勝陵前「扼腕」一會兒。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