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1 21:12:04 | 人氣2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話中國人】衣服的時尚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閒話中國人】衣服的時尚問題 
 
  2010/2/1 | 作者:易中天
 
  中國人既痛恨奇裝異服,又害怕過時落伍,這可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服飾這事,還真不能視同兒戲。往大處說,它即便不是「治國之綱」,至少也是「治國之方」;往小處講,它是一個人內心美醜和道德修養的表現,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一種禮儀。

也就是說,服飾、禮儀、道德是三位一體的。失儀必失禮,失禮必失德,失德必失國。所以,一個人,尤其是一個有身分、有地位、有修養的人,就不能隨隨便便,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

因此,中國文化在傳統上,是反對和厭惡「奇裝異服」的。在許多中國人眼裡,奇裝異服簡直就是壞人、流氓、色鬼的代名詞。

二、三十年前,但凡正派人士和良家婦女,只要一見到身著奇裝異服者,就像見到了痲風病人,避之唯恐不及。這種厭惡和反感,在歷史上甚至曾經導致謀殺案的發生。

比如鄭文公之殺子臧就是。事後有人評論說:「服之不衷,身之災也。」一件奇裝異服,竟招來殺身之禍,而輿論還認為是理所當然,可見穿衣戴帽,還真不能隨人所好。

穿著奇裝異服要遭人非議、厭惡,甚至嫉恨;穿著過時的服飾,用過時的方式裝飾自己,則會遭人笑話。

白居易詩云:「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原來,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流行胡服,女裝多為「襟袖窄小」。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早已流行「大髻寬衣」,袖寬往往超過四尺。至於畫眉,也由時興細而長的「蛾眉」,改為時興闊而短的「廣眉」了。

其實,蛾眉原本是極美的,杜甫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涴(wo)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就是說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自恃天生麗質光彩奪人,朝見皇上也不施粉黛,卻仍要「淡掃蛾眉」,可見蛾眉之美。

然而,曾幾何時,「青黛點眉眉細長」,竟成為「外人不見見應笑」的過時裝飾了。可見「時髦」也是極重要的。朱慶餘詩云:「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既痛恨奇裝異服,又害怕過時落伍,這可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也和飲食的表現大相逕庭。

說來也是有趣,飲食和服飾雖然都為中國文化所看重,實際情況卻似乎不大一樣。

飲食比較保守,服飾則比較新潮。

飲食的變化可以說是最小、最慢的。古人用筷子,今人也用筷子;古人吃米飯饅頭,今人也吃米飯饅頭;五千年前吃火鍋,現在依然吃火鍋。無論食品原料、烹調方法、進餐方式、習慣口味,都基本保持「中國特色」,難得一變。

當然,要說一點沒變,也不是事實。不過,即便最愛吃麥當勞、肯德基的孩子,也不是天天都吃。如果天天吃,還愛不愛,就很難說;長大了,還愛不愛,也很難說。再說,不吃西餐和洋快餐的,畢竟還是大多數。

所以,仍有人認為,在西方文化不斷傳入,世界文化趨向認同的未來,飲食,可能是「中國特色」的最後一塊陣地。

服飾的情況就不大一樣了。如果說飲食是一位因循守舊的老先生,那麼,服飾便像一個追新逐奇的小姑娘。

中國的服飾,曾屢經變化。說得遠一點,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說得近一點,則有辛亥以來的「逐年西化」。

今日之服飾,不要說與千百年前大異其趣,便是與十多年前也大不相同。但不管怎樣時尚化,總歸是和國際接軌而不是和傳統接軌。傳統的服飾,大概只剩下博物館的意義了,都市裡已很難見到中山裝,農村裡姑娘的大辮子,也不大容易看見了。

事實上,咱們這個最最痛恨奇裝異服的國度,恰恰也是最最愛趕「時髦」的地方。許多外國名牌在中國的暢銷,就連外商也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無法理解,一個中國人竟會用數月的工資;去換一塊體面的包裝布,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們,也能瀟灑地走進時裝專賣店,用父母的血汗錢換取時髦。

看來,我們確有必要討論一下與服飾有關的時尚問題。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