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2 20:19:23 |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虎年話虎】中華虎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虎年話虎】中華虎文化 
 
  2010/2/2 | 作者:展華
 
  二○一○庚寅虎年,人們自然而然地會聊一些與虎有關的話題。在人們心目中,虎能驅邪、除妖、鎮宅、贈福。

歷代帝王居住的京城被形容為「龍盤虎踞」,坐的龍椅、睡的龍床披著斑斕的虎皮,以示威武、尊貴;他們稱手下威武勇猛的文武官為「虎臣」、「虎將」;衙門公堂豎著「虎頭牌」,上書「肅靜」、「迥避」。

虎形象徵軍威,帝王調發軍隊最高信物,乃用銅鑄成虎形,叫做「虎符」。虎符均由左右兩半組成,各自的銘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則發給統領軍隊的將領。當帝王任命新的統帥或者調動軍隊時,便派使節持另半隻虎符去目的地合符,倘若虎符能合在一起,將領就得按照使者傳達的意見,調動軍隊或者調換將領。

虎的雄偉威嚴,皮毛斑斕,額頭上隱藏著一個「王」字,這「百獸之王」給民俗增添了神祕有趣的色彩。民間的寺廟大都有虎的塑像或壁畫;做家長的喜歡給小孩買虎帽、虎鞋,擇虎字起名,傳說這樣孩子好養,長大勇敢;每到端午節,很多地方都有佩「艾虎」避邪的習俗;民間喜慶等大事也要避虎日,才不會遭虎的傷害。《紅樓夢》中描寫賈元春的「虎兔相逢」;《三國演義》中描寫曹操的「土鼠隨金虎」、夏侯淵的「黃豬遇虎」,都是作者妙用虎來活躍情節。

在上世紀貧困年代,人們缺醫少藥,每當有人患「豬頭肥」(流行性腮腺炎,也稱「痄腮」),習慣請來屬虎的人,在紅腫的腮幫寫上一個大大的「虎」字,並畫個大圓圈,表示虎吃掉豬,病也就快好。當然,這一切都是荒唐之舉。

虎有好多別稱,許慎《說文解字》將虎稱為「山獸之君」;《西遊記》中稱「寅將軍」;《水滸傳》中稱「大蟲」;《聊齋志異》中稱「斑子」;溫州人則稱之「大貓」。

虎的疑心甚重,獵人巧設陷阱圈套也不易誘捕到牠,因此,古人把令人費猜的燈謎習稱「燈虎」、「文虎」,意稱謎像虎一樣難以打中。直到今天,人們仍喻稱善猜謎者稱「打虎將」。有關虎的文化確實很多,書法家創造了獨特的「虎爪書」字體;武術家創設了健身的「虎戲」。

我國不少名勝是用「虎」作景名的。廬山有「虎溪」、蘇州有「虎丘」;杭州有「虎跑泉」;福建東山島有「虎嶼」、「虎山」、「虎崆」等勝景;南京夫子廟有一座精致的園林,名為「瞻園」,鎮園之寶是名揚天下的「虎字碑」。相傳此字為明太祖朱元璋御書,字形如一猛虎,虎字中隱藏「富甲天下」四個字,遮住上部見「甲」,遮住下部見「天」,遮兩邊見「下」,遮虎尾見「富」,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評此虎字為「天下第一虎」。

常言「畫虎畫皮難畫骨」,意思是說,沒有對虎觀察入微,就無法繪出虎的神韻和姿態。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孖是一位「虎痴」,為了畫好虎,他自己豢養老虎以供寫生,仔細體察老虎的各種形態,所畫老虎唯妙唯肖,富有神韻。「七七」事變後,張善孖曾作「群虎圖」,題為「怒吼吧,中國」,隱喻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精神,被譽為世界珍畫。一九四○年他到美國舉辦畫展,羅斯福總統曾接見他,並要求他作了一幅虎畫。

別看老虎兇猛驚人,其實牠可以馴化得善解人意,馴虎演戲起碼在清代就已出現,清代詩人黃景仁有一首詩描繪新春期間京城馴虎表演奇觀:「虎口呀開大如斗,人轉從容探以手。更脫頭顱抵虎口,以頭飼虎虎不受酘酘」寫的是馴虎人把整個腦袋伸進虎口,老虎卻不接受呢!

常言道:「人無害虎意,虎無傷人心。」在山野間,如遇到虎,千萬不可慌張奔跑,否則老虎會以為你有意傷牠,就會對你不客氣了。據閩南山區獵人介紹,此時如果手中有一把傘,可將傘打開,對準老虎一張一合.老虎以為什麼厲害天敵,一般都會逃離。

值此虎虎生風的虎年,但願大家遇到困難不怕「擋路虎」;拚事業要始終如一,不要「虎頭蛇尾」;鑽研學問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發現不正之風要敢於抵制,不要「為虎作倀」;在生活中不要「望虎生畏」,而應當壯起「虎膽」探「虎穴」,鼓起「虎勁」伏「虎威」。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