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5 21:53:55 | 人氣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燈下思潮】玩字與寫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燈下思潮】玩字與寫字 
 
  2010/3/15 | 作者:許嘉瑋
 
  在台北召開「漢字節」之後,高雄緊接著舉辦「好漢玩字節」,二○○九年尾至二○一○年初,漢字身影似乎又重新回到國人面前。再次拈出漢字,減卻一些嚴肅性,還原漢字本有的趣味性,感覺也就更為生活化。

提倡美學不遺餘力的蔣勳也在去年出版《漢字書法之美》,提到寫字太過流熟之弊,並指出每當自覺簽名過於流熟,便會感到心虛。「書品如人品」,寫字也是練心,這在傳統文化中絕非孤例。

記得國小時曾莫名其妙纏著父母讓自己另外訪師學書法,在學校的書法課之外花錢請人教寫字,乍看之下有點蠢。其實父親寫字頗為大器,那是替祖父寫紅白帖練出來的,不過父親通常不被認為是最好的老師。至於我,雖學了三個月的書法,至今仍被母親取笑寫得潦草,比不上父親揮毫而就的功力。

也許這與補習班的學習過程有關,一雙雙小小的手拿著大楷,在九宮格上來回擺弄,說是寫字,還不如說是玩耍,這場景應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

鍾怡雯在〈給時間的戰帖〉一文提到,她幼年學寫書法的字臃腫不堪,戲稱為「墨豬」。我的字雖不臃腫,或可指為「墨狗」。按理說,狗應該比豬靈活剛健,可是高中一個長期練習書法的同學說我的字「有肉無骨」,失之軟媚。

難道真的字如其人?撇捺之間便道出了潛藏在本質最幽微的祕密?

我倒覺得寫字的態度與年紀確實有密切關係。年輕時,喜歡如驚鴻游龍的行草者,占了多數;當歲月漸長,四平八穩的楷體(尤其是顏體)似乎更能展現一種雍容氣度。

小時候,希望快點長大,行草(雖然小朋友的草書往往是亂寫一通的代稱)無疑是首選,可以把所有不想要的筆畫都省略;中年之後,想要留住的事物日益增加,毫端與紙面彷彿有說不出的糾纏在磨擦,種種依戀,盡在其中。

臺靜農先生也是從顏體出發,轉而臨摹魏碑,是以字體樸拙,其中又在在透顯出書家內心之剛勁轉折,與「流熟」二字更是大相逕庭。這位播遷來台的學者花了一輩子與字打交道,塗塗抹抹間,不無玩物之逸趣,更多時候,是那些被書寫億兆次的漢字在「遊戲」那顆飄零的心。

「好漢玩字節」的廣告,對「好漢玩字」進行排列組合,偏偏沒有排出「字玩好漢」來,古今多少創作者,透過文字書寫,最後人身泯滅,徒留一個個字穿越時空。難怪傳說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也許天地預言了語言的力量,為我們必須藉助文字,又不得不被文字玩弄的情況,留下些許伏筆。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