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7 00:39:38 | 人氣1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文賞析】【光陰廚房】澎湖楊梅的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文賞析】【光陰廚房】澎湖楊梅的故事 
 
  2010/4/6 | 作者:歐銀釧
 
  在光陰的廚房裡,時間以另一種心靈的秒針計數。

日前在台北遇見來自澎湖的「楊梅」,追索它的本名原是「香瓜茄」,來自南美安地斯山脈。

寫了楊梅,夜裡夢見楊梅。

「這果子為什麼會從南美來到澎湖?」夢裡,我看著楊梅,再三請問。楊梅笑了,笑聲在風裡,轉頭問風,可是,風也翻譯不了它的微笑。

夢見楊梅。它的笑容像是果子淡黃皮上的紫色條紋。

輾轉請教澎湖文化局的圖書館員許惠燕,她又請問了澎湖的生態專家洪國雄先生。「澎湖楊梅裡面有一個許願與還願的故事。」洪老師說了一個線索。

原來,楊梅是澎湖張清柳先生的奇妙因緣來到澎湖。

張清柳先生已往生。他的兒子現任澎湖旅遊局長張瑞棟回憶:「家父張清柳懂得推拿,平日以中藥泡製藥酒幫人治風濕,免費提供、助人。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年),有位住在台灣南部的金門人,因家父的推拿與藥酒而痊癒,那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捧著一個盆景,搭船來到澎湖,謝謝家父將他治癒。」

「那盆景直徑約一尺半,長出來的果實像拇指般大。送的人沒有說這果子是什麼名,只說可以降血壓、降血脂,也許有助緩解家父的糖尿病。」病人送盆景來還願,張清柳和家人十分驚喜,仔細端詳。

民國七十一年,張清柳在澎湖港子的眾安寺出家,法號「聖禪」。張清柳把這棵盆景移植到寺廟的土地上。植物離開花盆,遇到土地,似乎分外歡喜,長得更高,結的果子更大,迎風搖擺,人人稱奇。

果子清香,不太甜,清淡中有著百轉千迴的餘味。張清柳除了自家食用,也分贈給鄰人、信眾。張瑞棟說:「父親食用之後,隱隱覺得,除了醫藥之外,那果子也減緩他因糖尿病引起的病痛。」

信眾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聽說眾安寺裡有一棵奇妙的植物,結的果子可治病。人們問張清柳,這是什麼植物?

「楊梅。」忽然,有個名字來到張清柳的心裡,他隨口說出。

「噢!它名叫楊梅。」人們紛紛來索果子,也有人要求剪一段回去接枝栽種。於是,楊梅在港子、後寮一帶延展,楊梅在澎湖種開來了,成為澎湖特別的風景,特別的果子。

聖禪往生時已八十四歲了。

南美安地斯山脈的果樹,輾轉來到澎湖,帶著一個祝福的意念,住了下來。

澎湖愈來愈多人種植楊梅,有人稱它為人蔘果,有人稱它為洋香瓜,有人稱之為香瓜茄。

它是一個還願與祝禱的果子。

春天,我夢到家鄉,夢到楊梅。醒來追夢,歷經多次追訪,終於找到澎湖楊梅的故事。

光陰是一個大廚房,置身其中,食物帶著故事,帶著心靈的旅程。從書房到離島,光陰是一條船,搭載著我們,搭載著心的身世。這個專欄在今天結束。四月,正巧是楊梅的季節,許願與還願,光陰廚房在我們的心裡,只要我們相互祝福,就會再相見。如同今天在心底種下一棵楊梅。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人氣(1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藝文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藝文賞析】【遇見,詩】陶窯燒 —致鶯歌
此分類上一篇:【藝文賞析】人生的旅途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