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2 19:04:10 |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五苓山居筆記】京都春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五苓山居筆記】京都春秋 
 
  2010/4/22 | 作者:李賢文/文‧圖 
 

京都千年以來對傳統文明及生活空間的禮教與重視,有效地規範了現代都市建築的無限發展。人文的厚度,超越了建築的高度,所以才能見到京都山川的廣度啊!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生活型態、感知經驗,即在「日新又新」的迷思中,不斷更迭異變,甚至似是而非地以為前進就是文明、改變象徵進步。把「新」視為「好」,把「變」視為不可逆轉,古老美好的事物被漠視為守舊與退步,卻忽略真正的價值,往往隱藏在經得起時空考驗的典範之中。京都,就是一個懂得以「不變」應「萬變」的千年古都。(上圖 「紅深」 高27.5公分 寬110公分 彩墨 2009年)

或許正是文人與畫家敏銳的體質,可以感受到京都的獨特美好,小說家川端康成(一八九九-一九七二)曾再三對畫家東山魁夷(一九○八-一九九九)說:「不趁現在把京都描繪下來,恐怕不久就會消失了;趁如今京都風貌猶存,就請把她畫下來吧!」寫出《雪國》、《古都》、《千羽鶴》、《山之音》的川端,當他漫步京都市街,不由喃喃自語:「看不見山了!看不見山了!我感到傷心。」

當年的川端只不過因為看到洋房不斷興建,遮住遠處的山景,而心急地敦促好友東山畫下眼前所能看到的京都;當他看到東山完成的「京洛四季」時,就高興地用「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來表現出他的安慰,因為東山已經用畫把京都的風貌保存下來了。

而於一九六八年左右,畫出「花明」、「三寶院唐門」、「嵐山」、「京都民家」、「伏見的酒窖」、「祇園節」、「桂離宮書院」、「二条城的石墻」、「龍安寺的土墻」、「落柿舍」、「雪中的市鎮」等的東山,則想要通過此「京洛四季」的系列作品,表達出自己對日本美的嚮往之心。(右圖「櫻花說法」高34.8公分 寬28公分 彩墨 2004年)

如果說,川端用文學作品再現京都的優雅,東山用藝術畫作保留京都的風景,那麼,以下的這個例子即表現出現代京都人對這個古都的守護之心。

一九九七年元旦,在京都清水寺看到一則告示:「京都大飯店的高樓興建,將破壞京都環境美觀,為表示抗議,本寺絕不接待未來下榻京都大飯店的旅客。」

千年古都,自古以來一方面不能不應對時世的變化,一方面則堅守古老的芬芳,在「新」與「舊」、「變」與「不變」之間,京都在看似矛盾背反的表象下,積極靈活地把美好的傳統,做了最妥善的保存。不論是古老寺院、街道或是新建屋舍,彼此都能融合共存,遵守一條美的公約。當年川端擔心日後見不到山景的憂慮,但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行走在鴨川岸邊,遠處的北山、東山仍清晰在望。(右圖「鴨川彩虹」 高18公分 寬12公分 彩墨 2007年)

我曾在鴨川的丸太町橋上,看見一道美麗的彩虹高掛在北山與雲堆之間;也曾佇立在荒神橋下,眼見北山連綿至東山。京都三面環山,山雖不高,沿著鴨川岸邊都看得見;川雖不深,但野鴨成群經常漫遊其間。一九七○年京都市長候選人蜷川虎三,即以立法保護鴨川為選戰宣傳主軸而再度當選。由此可知,京都千年以來對傳統文明及生活空間的禮教與重視,有效地規範了現代都市建築的無限發展。人文的厚度,超越了建築的高度,所以才能見到京都山川的廣度啊!而今台北人舉目只能見到一○一高樓,而非大屯山、觀音山,如此的市容,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京都在外觀上,保存了典雅的古意,在四季分明的節候中,更是無時不在畫意中。

春天的櫻花如海,偶而一陣風吹,櫻落簌簌,走在京都御苑千千萬萬的櫻花中,如入夢境。坐在櫻落之地抬頭觀此櫻之天地,不禁有所感念:但願眾生,在未來的日子,都能如樹上櫻花純潔光明;但願每一個過去的日子,也能如地上落櫻,賜給人們溫暖與喜悅。因這層感動,而有了「櫻花說法圖」。

而京都的秋天,紅葉如火,在京都植物園池畔看見池岸紅葉林與滿地落葉,凸顯了深紅色的大地之美。在橫向開展的宣紙上,寫出一片深紅、淺紅與艷紅參差錯落的「紅深」光景。

從日本古都,回看「春」與「秋」的畫作,沉思「變」與「不變」的課題,在京都四季流變中,恍然若有所悟。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