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6 22:55:23 |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 【詩人心事】 彩雲易散琉璃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 【詩人心事】 彩雲易散琉璃脆 
 
  2010/4/26 | 作者:羅秀美
 
  「彩雲易散琉璃脆」,典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簡簡吟〉:「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十一把鏡學點妝,十二抽鍼能繡裳。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此詩哀悼的對象,是一名喚蘇簡簡的女孩,年僅十三餘即香消玉殞。白居易在詩裡安慰她的父母不要悲啼,說蘇簡簡並非凡人,恐怕是謫降凡間的天仙,只來人世短短一遭便需歸返。因此,白居易面對因愛女消亡的悲痛父母,乃發出「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樣的感嘆。

白居易可說是情之所鍾者,具悲天憫人的性格,其豐富的個人情感往往使他能夠認同較特別的人事物,如詩中所哀悼的小女孩。女孩的美好,在此詩的前面十句裡明確呈露,只可惜先父母而去。

大抵夭亡者的生命雖極短暫,但多半能停留在最美好的階段裡供人憑弔,因此世人往往只能輕輕感嘆美好的人事物總是不易常存啊。

儘管如此,能留下美麗的形象為人記憶亦屬值得。如拜倫、雪萊、李賀、徐志摩、朱湘、林燿德等文人,他們的生命長度多半僅有二十至三十多年,遠不及許多人生命的一半長,然而其光華並不見得遜色。

只因白居易深刻明瞭,大抵世間人情中,以喪子喪女之痛遠大過於父母。只因年輕的生命正茁壯成長中,原應有一片光亮的未來,卻驟然消逝,頓使生者因內心衝擊過大而極度傷慟。因此相較之下,高齡父母之亡雖亦令人悲痛,然而人們終究能理解並接受年邁的生命逐漸消亡的自然事實。

近現代作家作品中,往往亦有如是描述夭亡子女的動人之作,如李黎《晴天筆記》、余光中〈鬼雨〉、楊絳《我們仨》等。其中楊絳即借用了〈簡簡吟〉這兩句「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以抒發其對愛女死亡之痛,因此寫來特別韻味深長,更能彰顯楊絳身為三口之家唯一活者的孤寂與無奈。

是以,「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由悼亡出發,如今多指所有美好的事物容易消逝,正如易散之彩雲與易脆之琉璃般,無法掌握。

究其實,人世間能夠充分掌控的人事物,能有幾何?值得深思再三。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