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27 01:48:21 | 人氣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 【名人軼事】懷才不遇的名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  【名人軼事】懷才不遇的名人 
 
  2010/7/26 | 作者:薛吉辰
 
  自古以來,懷才不遇的人極多,從孔孟到屈賈,從李杜到蘇辛,不勝枚舉。他們或是不被世俗理解,或是為當權者所不見,演繹了無數遺憾。

賈誼‧夜半虛前席

西漢文學家賈誼十八歲即有才名,二十餘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又破格提為太中大夫。為鞏固漢朝的統治,賈誼向漢文帝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議。二十三歲時,因遭群臣毀謗,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在重被召回長安後,文帝在祭神的宣室接見賈誼,向他詢問鬼神之事,文帝感到很新鮮,聽得入神,以至挪動座位湊到賈誼跟前,一直談到半夜方止。

對於這件事,唐朝李商隱寫了一首絕句來抨擊漢文帝:「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誼又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感歉疚,三十三歲憂傷而死。

陶淵‧帝鄉不可期

東晉詩人陶淵明出身名門,幼時喪父,寄居外祖父家。外祖父藏書很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瞭解歷史的條件。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既擁有「猛志逸四海,騫翔思遠翥」的遠大抱負,又培養了「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自由個性。

自二十九至四十一歲之間,陶淵明時隱時仕,但都是低微的祭酒、參軍之類官職。在彭澤任縣令八十一天時,碰到潯陽郡督郵視察,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 」而辭官歸里。在「躬耕自資」的生活中,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而他獨創的田園詩體,卻為中國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孟浩然‧不才明主棄

唐代詩人孟浩然年輕時閉門苦讀,有用世之志,後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孟浩然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滿座傾服。孟浩然被好友王維私邀入內署,正逢唐玄宗到來,孟浩然趕緊躲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

唐玄宗命孟浩然吟誦近作,當聽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一句時,玄宗很不高興:「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孟浩然求仕無望,只好離京返鄉。此後孟浩然歸隱田園,終日飲酒作詩,最後以隱士終身。因此,他的山水田園詩裡總是籠罩著一種身世落拓之感。

柳永‧偶失龍頭望

宋代詞人柳永少年時勤學苦讀,學成後到汴京應試,卻被青樓歌妓吸引。由於擅長詞曲,柳永就給歌妓們填詞作曲,一天到晚在風月場裡瀟灑。

柳永自信藝足才高,不料放榜時名落孫山,沮喪之餘,寫下了傳誦一時的名作〈鶴沖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宣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宋仁宗以《〈鶴沖天〉詞為口實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別無出路,只好以開玩笑的態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無所顧忌地縱遊妓館酒樓之間,致力於民間新聲和詞的藝術創作。「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當時教坊樂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調,都請柳永填詞,然後才能傳世。官場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詞人柳永。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多少懷才不遇者委屈的淚水?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