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05 03:19:03| 人氣3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鹹豆漿的滋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鹹豆漿是什麼滋味?對我來說,鹹豆漿的味道真的是複雜的可以了。第一次喝鹹豆漿,跟子凡去的,結果因為醋加太多,導致蛋白質凝固成一碗鹹豆花,最後是差一點吐出來的吃完它。為什麼突然說到這個?因為二二八晚上去看了一部電影「鹹豆漿」〈英文片名:Brave20〉。

一如隨性的我,發現不是照著宣傳單上說的隔天才上映,居然也沒多想就買了兩張票,和子凡事後才後悔的犧牲原本的計畫,看了這部電影。大概是最近演了「孽子」,所以范植偉和馬志翔的演出就格外受矚目。好的演員自然會有觀眾去肯定他們;那麼「鹹豆漿」一片到底在說些什麼呢?

其實除了片頭和片中穿插著啟文〈范植偉飾〉和明賢〈馬志翔飾〉吃鹹豆漿的畫面,其餘探討的是關於人生抉擇的問題。尤其是青少年吧,導演王明台好像想要告訴觀眾他的觀察,台灣的青少年對於升學、愛情的追求方式,以及追求的時候必須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值得不值得?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年紀有一些比我小很多,可是他們已經不再就學了,多半是因為自己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讀書可以獲得的。我承認很多事情並不是讀了書就可以解決,光是讀書也並不會賺錢、養活自己或家人。但是能夠清楚的看看自己要的是什麼,怎麼去要,卻不是人人都有的本事。所以我常常心裡暗暗佩服這些小鬼,挺勇敢的,可以這麼光明正大的直視著充滿競爭鬥狠的社會,並且涉入其中,體驗更真實的人生。真有幾次懷疑自己不行,要不是現在自己因為報社的工作而多少能習慣了…

再來說說影片本身吧。沒有特別感動到想流淚的部分,可是去想想那些人做一些事情的動機,就覺得有情的人真的很可愛。明明知道為對方做的一切,對方不一定完全領情,卻還是願意。現在看的人笑影片中的人傻,其實自己也幹了這種事情好幾遍了。影片的節奏感不強,一開始著重於人物的背景敘事,直至最後才因為連續的衝突,快狠準的結尾,看到中途因為私人因素而漸散的啟文和明賢又回到最初一樣的情感一起在操場慢跑了起來。那麼靜芬〈吳佩妏飾〉為阿翔〈陳泰翔飾〉不惜大玩仙人跳而死,明賢為靜芬幫兇,應召女子〈黃嘉千飾〉搬進公寓和啟文的互動過程,女友和啟文分手,這一切種種就像是鹹豆漿各種複雜調味配料般混成一碗,喝光之後只剩下乾淨的碗底…還是挺過癮的。

最欣賞黃嘉千的演技,演出的應召女子有種三十多歲的風情,老式連身洋裝很有韻味。雖然看了會讓人發笑,但我卻看見她認真的揣摩該角色,那不是我們在電視上看見的那個嘉千。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啟文載著應召女子去飆車的那段。車騎得很快,啟文說:「你不用怕,我今年二十歲,如果我手一放,那就什麼都沒了;可是我不會放手的,我會勇敢的抓緊,因為我不要就這樣什麼都沒了…」大抵是這樣說的,很點題。我其實為這句話深深感動,不用多加說明,相信很多人也能體會這種人生的真理吧。這很像「愛情靈藥」一片中,賣豆花先生的台詞:「人生就像豆花一樣,要趁熱才好吃」。

片中最讓我有共鳴的地方,應該是時空的設定,在民國七十幾年吧。所以騎機車不用安全帽,很瀟灑。我想如果飆車那幾幕拍的時候出差錯,應該很糟吧?機車的車牌號碼都是數字,七碼數字,超懷念的。一點也不介意透露自己年齡已經不小,我就是喜歡那種懷念事情的感覺。而且全片都是發黃相片的色調,還可以看到片中片,是侯孝賢早期導的「童年時光」〈是吧?〉。連音樂都是七零年代的,聽了實在很懷念。

看完之後,凌晨跑去喝了一碗鹹豆漿,這次不加調味料了,而終於克服了心理障礙喝完它,其實滋味挺不錯的。看完之後,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但是我喜歡整個片子的敘事手法,很完整的表達了導演想說的東西。看電影要的,不過就是這種感覺嗎?

※想知道更多「鹹豆漿」的事,可上網頁:http://brave20.kingnet.com.tw/裡面有更多導演說的話和精采的圖片。

台長: 七月
人氣(3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