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用自[科技藝術旗艦計畫]粉絲頁,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謝謝)
上周末看完明和電機《一百伏特的紐》演出,覺得這種瘋狂型態的演唱會,台灣難得一見,趁記憶猶鮮,趕緊來報導一下實況!
台灣常民家庭使用的電壓,幾乎都是110伏特,那麼100伏特可以用來做什麼?明和電機將玩具機關與再製的樂器連結起來,僅僅需要100伏特的電壓就能把玩機關讓造型與音色都搞怪的樂器開始演奏,以最KUSO的方式來發揮100伏特的魅力。在這次的演唱會中,明和電機現任社長土佐信道(Tosa Nobumichi)不斷介紹了他研究發明出來的樂器(或說是巨型音樂玩具),每每樂器要開始之前,他總要喊聲帶有濃濃日語腔調的「Switch」(他大致念成嘶Wii擠~~),接著大家就能看到那透過一百伏特的紐所操控的樂器發出聲光齊發令人瞠目結舌的音調。
我想,這就是這場演唱會定名「一百伏特的紐」的原因。
令人覺得古怪又好笑的樂器實在太多,我僅僅就這次在周邊商品也有販售,引起眾多網友好評的otamatone(中文譯名為音樂蝌蚪)作介紹。長得像個八分音符般的樂器造型,最大的版本可以大到和一般吉他無異,小的又小到比一般中音直笛還小一點點,但無論大小卻都可以吹奏出有點音準不全、嗶嗶作響的完整曲子。土佐社長在示範的時候,就曾用最小size的otamatone melody,吹了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的一段曲子,超迷人的!但搞笑的他,不忘在吹奏結束時,補充一句:「Please buy~」讓全場觀眾再次譁然大笑。
說到古怪樂器,我也想要補充一個大玩樂器德國女子樂團Chicks on speed(曾有唱片公司譯為馬子快跑)。他們最厲害的一個瘋狂樂器發明就是E-Shoe,把高跟鞋的側邊改造出吉他絃,接上合成器,走在路上隨時都能蹲下彈吉他,又或是翹二郎腿和朋友聊天時,亦可天外飛來一筆的彈起E-Shoe伴奏,光想像這些畫面就能讓我大笑;這個結合搞怪與時尚的發明甚至成為倫敦美術館的館藏,成為著名當代藝術品。今年四月初我曾在台北看過他們的現場演唱會,那些奇怪樂器的演奏讓整個演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氣勢,令我印象深刻。
因為樂器都是以機械原理組成,演出中間甚至也有發生幾次樂器突然故障的情況,土佐社長這時會跳出來大方的用麥克風昭告天下:「It’s broken.」並開始表演有點冷的魔術;不知道是不是想排解冷場的演出用太專注的神情來詮釋,觀眾竟然也都很捧場的笑了(噢,當然笑點無法捉摸的我也跟著笑了)。
正規來說,這不是一場可以定義的演出,連土佐社長都不只一次客氣地說:「謝謝大家來參加這場瘋狂的演唱會,你們真的也都是瘋子。」可想而知,擔任主唱的的土佐社長常常沒有絕對音準,透過機關控制的樂器又常常不受控制,但長達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演出卻沒有冷場,快結束時那首透過羅馬拼音唱會的「你是我的花朵」更讓大家離開座椅跟著起舞。我想最令大家難忘的原因,一定是土佐社長很清楚他正在進行一項好玩的表演,而且也很投入,因此那演出才會完全跨過語言藩籬(他全場講的都是帶有日文腔調的英文)並深深的讓大家一起共鳴。當然我也必須稱讚主辦單位在一入場前,憑票就能兌換的LED指套燈泡(但這好像是明和電機送給大家的入場小禮物),讓大家能配合演出閃亮著指套燈泡左右搖擺,也是讓這場演出可以屢屢製造共感的關鍵(簡直是有得爽又有得拿);坐在後排觀看的我,覺得好壯觀啊!
明和電機是個怎樣的組織呢?官網或維基百科可以略窺一二,簡單來說就是個經過土佐社長轉型,讓原本只做電機業卻開始沒落的明和電機,轉變成將傳統器具(如鍋碗瓢盆、水管金屬鐵片...等)改造、發明成各種趣味玩具(主要以能同時發出聲光效果的樂器為主),將快樂傳遞出來的公司。
在台灣第一次可以看到明和電機演出的時候,大約是在六年前,那時我剛踏進藝文類雜誌業,雖然來不及看到他們的演出,卻在相關報導中認識了這個搞怪又搞笑的表演團隊,並且決定有機會一定要想辦法看到他們現場演出;今年在「科技藝術旗艦計畫」團隊的努力下,讓我總算實現了看到明和電機演出的夢想。標題故意以誤字「明和電激 ╳ 一百伏特的扭」,表達我對這個既有激情又讓我想數度扭動身軀的演出的喜愛。
向隅的朋友,可能只得在YouTube以關鍵字「明和電機」找影片來過過乾癮,想像一下現場看到這些樂器演奏的震撼囉。如果想買某些玩具樂器威風一下,據說台灣最真誠選品的某連鎖書店系統也有在賣明和電機的相關產品喔。
不瞞大家說,其實一開始是因為從事劇場表演相關工作的幾位朋友,參與了這次的計畫,我才會得知這個厲害的消息。看了一下科技藝術旗艦計畫規劃的節目內容,往後還有外表坊時驗團(台灣)、高木正勝+廣藝愛樂管弦樂團(日本)、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法國)...等世界各地結合科技表現的團隊演出,都還蠻有期待度,預估又可以讓我在聆聽音樂演出的感受上,有不一樣的感官震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