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洗澡時,從頭到腳只用一塊肥皂就可以解決。一開始是因為好友玉庭喜歡上使用有機手工肥皂的感覺,常常和我分享一些感想;後來有那麼幾次,藉著生日送禮或久違碰面帶小禮物的機會,她前後竟也就送了大大小小各種氣味不同的肥皂給我。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手工肥皂蔚為風潮,也有不同朋友前後送了我幾塊肥皂,我也就逐漸不買沐浴乳、洗髮精,重新愛上只用肥皂一塊洗到底的感覺。除了不讓肥皂放久了會產生過期、變質的虞慮,另一方面也覺得製程中僅僅使用天然物質去完成、力求以再生紙盒包裝的肥皂,沖掉的泡沫帶走髒污後又能回歸大地懷抱,不造成污染,其實也是在做環保。
最近因為標準尺寸的各式肥皂都用完了,便動起裁切玉庭送過一塊紅磚頭般大小肥皂的腦筋,小心翼翼拆開手工香皂樸實的包裝後,順便注意起上面的商品說明。看見製皂人愛惜台灣土地的心意和想法,我忽然深深感覺到玉庭這位好友透過肥皂想表達的友情,才發現一塊肥皂不僅僅是清潔皮膚的工具,還是一種傳達記憶和情味的載體。
時間倒回三十年前,當我還是小孩子的那個時空,並不流行沐浴乳和洗髮精這些東西。打從小時候有記憶以來,白蘭香皂就是洗過一整個童年的好朋友,有著黛粉色鵝黃色草綠色,明亮溫暖的視覺和簡單舒服的香味,每次用完一塊總要去收著肥皂的櫃子猶豫幾番:這次該用哪個顏色哪個香味好?另外是有那麼幾個時髦的阿姨,總會送給老媽資生堂的蜂蜜香皂,那肥皂總飄散著甜甜的香味,聽說洗了可以滋養肌膚,而且每個邊邊帶有半圓弧狀的方形皂體,都還是可以透光的半透明紫紅色,也常讓我感覺好炫目好喜歡。(或者小時候就懂得崇洋媚外對日本舶來品愛不釋手?)還有還有我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不知哪邊突然冒出來的美琪藥皂,當時班上有個塊頭很大的男同學,似乎因為有皮膚發炎的症狀,被媽媽強迫使用藥皂,身上總散發一股像是百毒不侵但同學也不敢親近的特別氣味,一時成為好幾位同學聞之色變的「香」皂之選。
我依稀還記得當時白蘭香皂總是三種顏色各二,每塊都還會有張簡單的包裝紙裹住,標示著裡面香皂的顏色,六塊一組裝在一只扁扁的紙盒。不過現在長大之後,美琪藥皂和資生堂蜂蜜香皂都還可以尋其芳蹟,但白蘭香皂,就好像就再也沒看過它的身影。細想這其中隱隱然的惆悵,還挺像是回不到童年的小小失落。
國中以後不知為何,肥皂退居到洗手台上,淪為只是幫忙淨手的小角色;更多時候放置久了不用,各色肥皂都會成為一塊乾癟生硬如發霉色澤的褪色木塊,似乎也暗示著台灣生活水平提升,家家戶戶開始習慣使用沐浴乳、洗髮精後,肥皂注定要晚景淒涼。
後來再有機會用肥皂,是當兵的時候。雖然多數友人再三半開玩笑口吻來告誡,當兵時千萬別彎腰撿肥皂,不過初初入伍菜兵一枚,加上洗澡時間規定嚴格,一塊肥皂由頭抹到腳,泡沫不多水輕輕一沖就乾淨溜溜,輕鬆省事可真的節省不少時間。很難想像,阿兵哥之間也會有小道消息傳滿天,口徑一致推薦水晶肥皂,不只是洗澡時好沖又能洗乾淨,洗衣服也是好幫手;套句現在流行的評價方法,簡直就是CP值爆表。
出社會後,因為第一份工作就是內容和手工創意、流行文化相關的雜誌編輯工作,當時雖然早已重返百姓文明,復以化學加工品洗頭洗澡,卻也開始在一些手頭資料讀見有個自稱阿原的製皂人,感念台灣這塊土地孕育了很多天然草物,歷經多次嘗試、得到多次失敗,終於可以不用任何化學物質,以最天然的方式製造肥皂,並且以自己的名字為肥皂品牌定名為阿原肥皂。
當時我想過,老媽曾對我說,她小時候連肥皂都沒有得用;在她嘉義老家那邊種著許多棵龍眼樹,外婆總是把吃龍眼所吐出的籽收集起來,等到龍眼籽晒乾後就磨成粉,這粉用點水搓著搓著,會有泡沫產生,是很天然又很好用的清潔劑,洗頭洗臉洗身體都不成問題。所以我還蠻欣賞製皂人如阿原的心意。
一開始我並沒有很快和肥皂再次結緣,不過兩、三年前卻因為偶然買到一塊阿原肥皂,加上玉庭後來的分享,我就開始重新愛上肥皂那種另類肌膚之親的感受。特別是不久前要裁切如前所述、紅磚頭般大小的肥皂時,透過親身去切下肥皂形體的過程,我竟然也能感受到屬於肥皂自己的生命和呼吸。那不僅僅是種天然草花香,而是它背後的身世,是來自於製皂人不用農藥而親自栽植香草植物,並且用心去焠鍊完皂的過程。
我沒有親手做過肥皂,尚不知道過程確實有多曲折,但從照片和描述,以及知識所能推測領略的枝微末節,便可想像其不易之處;而且怎麼會在用了玉庭送的肥皂那麼多塊之後,才遲鈍的感受了玉庭透過這肥皂所傳達,看似直樸簡單卻最用心最親暱的情誼?
現在手邊還有著一塊Roger去年學做手工皂時親手做來送我的母乳皂,以及CC去長灘島時帶回的紀念品手工皂;各自又是各自的一番故事,以及一個個特別的心意,捧在手掌就能踏實的握住那赤誠的重量。寫這篇文,冒出許多感動和念頭,最重要的是希望記得下次返回老家時,也去帶幾塊適合不同家人使用的肥皂,讓他們的皮膚更接近天然的物質,讓他們在使用時無形中就更接近我的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