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昨天早上已買了晚上八點回天津的票。聽說近郊朱家角也是不錯的水鄉,反正也無所事事,決定去瞧瞧。退了房,吃過早餐,跳上taxi朝人民廣場出發。司機告之,人民廣場有兩個出口,兩者相差很遠;說明想去朱家角,被載去延安路。到那,天才吧,坐taxi到的還差點迷路。
專線巴士到朱家角需要一個多小時,拿了十塊錢找回五塊耶,真是便宜阿。一路上都有人上上下下,過了一半車程看到售票員收上來的人六塊耶。怪,怎比我還貴,收錯錢@@
到了總站,看地圖是這附近,可不知怎走。問了司機,他指著旁邊說這就是一一真是懷疑,努力蹬高腳看,咦,在大門口就要買票了,不然連街道也不能入。有了昨天的經驗,唔~先看看有甚麼遊覽點。門票十塊,聯票六十,有十個遊覽點,聯票應該可以接受,價錢仍是貴了點。買聯票,在大門口免費坐三輪車進去入口處。
古鎮的景點都脫不了漕港河,第一個遊覽點就是漁人之家,介紹了朱家角以前的水上人的生活,對臨海的人並不吸引吧。接下來的遊覽點是遠古文化館,介紹這附近的古時生活,資料很少。向前一直走過城隍廟橋橋就是城隍廟,溜了一圈,沒下啥印象。
順著西湖街向王昶紀念館跟大清郵局進發,這王昶是清代人,紀念館也沒怎介紹。走完一圈換到大清郵局了,建於清光緒年的郵局,建築物也保留得算不錯,可惜門口當地人曬的衣服礙眼。一進去,就介紹了構建郵局的原因,當年怎樣運作、信的分類、郵向各地的時間跟費用,蠻仔細的。當年在這寄往全國各地,有開通的地區最多也只用三天,也算快速。後門是碼頭,就是靠這碼頭來完成郵遞工作。由這走向樓上,牆壁上圖案的先秦烽火臺、漢唐以來的驛站、清時因維新而產生的郵局的變造,商業、政治更加速這變化。
以前聽過八百里加急,一天之內要走八百里,到驛站是換馬不換人,常是把人綁在馬上,以防因累而掉下來,很多時目的地到了,送信人也死了。
經永豐橋,過中觀音橋到了「絲綢之路」。怪唄,怎「絲綢之路」不是古長安嗎﹗﹗江南的刺繡、絲綢都出名,但絲絡並不是以此為起點,用「絲綢館」不好嗎?裡面大,有一座仿古織布木機,內容卻過於單調枯燥無味,看了一半就閃人了。
一出門口的右邊是童天和國藥房,應該有看頭吧。但是,正好在修路,都過不去。走回頭路到了之前的城隍廟,碰巧城隍廟橋下有人在錄影,應該是一些小節目,介紹這地方。八卦看了一下,講日文咧一一a我繼續看自己的了好了。
在城隍廟向泰安橋的方向走去,中間經過的廊橋,另一邊是「稻米鄉情館」,江南的水稻,呵~登登~橋有點晃,真是的,又是修路耶,根本此路不通。退回來繼續向泰安橋走去。對著泰安橋有一座圓津祥院,最近的修葺是清道光年間,比周莊的澄虛禪院多了一個後院,但最近在修葺中。入內時,正好有一幫和尚在做功課,前面的信徒很誠敬地拜了拜,和尚越唸越起勁。
這。。。泰安橋也封了…我去的時間真不好,大部份道路都在修整中,總要走回頭路,還好腳受得了。繞回城隍廟,過了城隍廟橋,回到入口處,再轉向放生橋去。
還沒走上橋,有幾個當地人就拿著一袋袋小魚,嚕著要遊客買來放生。我討厭這種嚕的行為,怎就不會放路邊,大家想放生的當然會去買。說到這,蠻好笑,因我腔調重,都會盡量少說話,然後就有一個阿婆死嚕,已搖頭以示不要了,還嚕,正想說「a妳們撈,人來放,再撈再放,不煩阿」。怎知後面有人已很大聲這樣說了,那些阿婆直直否認就走開了。哈哈~~
過了放生橋,沿著東井街,過了永安橋、中龍橋、走到清泉橋,對面就是課植園。這是以前馬家的花園,單門票20塊喔。我進去時,花園有點大,前面人問那售票處有地圖供嗎,那人說要兩塊錢,問者有點愕然說這也要撈錢。園裡面植物並不多,園中的水池也生了很多苔蘚,顏色也變深綠色了,就別說有錦魚或浮蓮了,反而兩層的建築物算特別。
差點忘了路過東井街時,會有一個小店舖,門口放了一個聚寶盆,說可以生財,沈萬三就是靠這個,摸了有機會錢出來喔,結果當然要看財運嚕。這盆根本就跟科學館的感應盆一模一樣嘛,兩耳受到壓力,裡面的水就會向上噴,真是的,還真有人被唬到,給了錢試運氣咧。
遊覽朱家角只需兩個小時左右,太多路在修整,一個小時也遊完了。這門口的人沒說,害我還買了聯票咧。真是的。。。回去時在入口處吃了東西,兩點多也回到了人民廣場了,距上車時間還多著呢,就在人民廣場走去外灘,嘿嘿
途中經過雲南南街的食品街,整條街都沒人耶,東西也不是好吃。還是北京那家上海館好吃一一”
來到外灘,仍有很多時間,用一種很散漫的步伐來回晃。拍了一些照,嘿,坐著吹風,看到江水有點髒,這外灘弄得不錯,可惜垃圾仍是太多了。
木刻
在大陸過馬路時都不習慣,都看著是綠公仔才過,可就是會有不從哪裡冒出車輛來>_<只好儘量挑天橋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