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12 15:19:38|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獎勵的悲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獎勵的悲哀


  在談到激勵,或者阿倫森效應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引用下面這個故事:

  一位老人退休後想圖個清凈,於是就在湖區買瞭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幾周倒還太平,可是不久,有幾個年輕人開始在附近追逐打鬧、踢垃圾桶、而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瞭這些噪音,出去對這些年輕人說:你們玩得真開心。我喜歡熱鬧,如果你們每天都來這裡玩耍,我給你們每人一元錢。年輕人當然高興,既玩瞭還能得錢,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們更加賣力地鬧將起來。過瞭兩天,老人愁眉苦臉地說:我到現在還沒收到養老金,所以,從明天起,每天隻能給你們五角錢瞭。年輕人雖然顯得不太開心,但還是接受瞭老人的錢,每天下午繼續來這裡打鬧。又過瞭幾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對他們講:真對不起,通貨膨脹使我不得不重新計劃我的開支,所以每天隻能給你們一毛錢瞭。一毛錢?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區區一毛錢在這裡浪費時間呢。不幹瞭!從此,老人有瞭安靜悠然的日子。

  我們不得不佩服老人的睿智,欲擒故縱。

  實際上,從這個故事中我還看到瞭獎勵的悲哀,金錢起不到激勵作用,隻有持續(增加)的金錢才能起到激勵作用。在老人的故事裡,金錢改變瞭人們對事情的看法:本來,孩子們打鬧是為瞭自己,是釋放自己的天性。但老人用金錢改變瞭這一切,孩子們打鬧隻是為瞭金錢!

  想一想,在傢庭、在公司,父母、領導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有的傢長為瞭讓孩子做傢務,用金錢(或小紅花)來刺激,本意是想培養孩子勞動的習慣,但結果是孩子們是為瞭得到那些獎勵才幹活。一旦外部刺激消失,孩子又回歸原樣,甚至更加反感傢務。很多事實告訴我們,如果用金錢、成績或者其他什麼激勵方式誘惑人們的話,其結果適得其反。我們越是人為地用誘惑手段來激勵別人,他們就越會對我們唆使他們做的事喪失興趣。

  這點,值得傢長、管理者深思。




台長: mabalelal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