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卡拉在社辦討論體罰的問題,費了好一番的唇舌,我才發現這一番辯論根本是不需要的。卡拉說:「在學校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學生把書念好。」
我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前提早就已經天差地遠。
當我把這一段對話轉述給朋友聽的時候,她回了我一句:「不就是如此嗎?」這是多麼大的誤解鴻溝,如果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沒有什麼好爭執的,我也認為體罰可以輕易的,至少不困難的達成這個目標。
首先這個經驗給我的收穫是一定要與對方作前提的認知確認,很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方卻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跟你不一樣。
其次我想把握這個機會討論、檢討的是,我到底希望學校教育給我們的學生什麼東西?
我先說明我對於教育的根本想法是什麼,再談我覺得學校教育可以做到的程度。
我覺得教育的本質是在塑造一個有能力和有機會去追求理想(理想本來具有多元)的自我的成熟個體(實現自我的個人主義出發)。
這句話聽起來抽象性很高,其實想要表達的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讓這些受教育的個體,能夠得到一些東西(人際適應、思辯能力以及各種知識),藉由這些東西使他們在未來能夠實現自我的理想。
如果我們把定義拉成「使這些人有能力去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教育之最大目的,乃增進個人對其所生存的社會之適應能力。」(美國教育學家史摩爾(A.W. Small)我覺得這就有一點五零年代家國主義的觀念在裡面,那時候常有一些辯論題目,像是「大學生選系是否應以社會需要為重」之類的。
我認為現在的教育目的應該是要每一個人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要達到了,他的父親就足以說出麥克阿瑟的名言:「我已不枉此生。」(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麥帥的兒子有沒有做到父親的期待已經不可考,但是麥帥對他兒子的寄望沒有一項是具體的,所以即使他兒子成為一個有人格的鞋匠,也達到了他的期望。
就如教育的目的,不是希望每一個人都達到一些具體的結果,而是讓每一個人去實現自己想要實現的。
故,我認為現代教育的本質在於「自我實現」,像是「如何發展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德國教育學者白格曼)。
正因為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在使人得以「實現自我」,我們就要有先一步的自我棒喝—你在這邊大言不慚什麼是教育、怎麼教育,不是使得實現自我的教育本質被限縮了嗎?自我的理想是有無數種可能啊!所以不管是家庭的教育還是學校的教育,都一定要留相當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去實現自我,而不是幫對方實現,這也就是我說的「結局請讓孩子自己決定」,這是我一直深深信任的。
然後談學校教育是作什麼?能夠作到什麼程度?怎麼做?卡拉認為把書念好的想法一般來說是「充實知能」,也就是學校是知識教育的管道,也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我認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並非只是充實知能或是適應社會,因為前兩者和我所說的教育的本質是「實現自我」無法直接連結的,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兩者也是學校教育目的的一部份。
我認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機會,藉由學校賦予的科目與教學讓學生去瞭解自己想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像是職業、待人處事之道等等。
一個學生進去,經過學校教育而對於自我的認識會比較強,對於自己的理想與社會價值的體認也會比較徹底,進而匯聚出「我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大人」的雛形。然而學校只能提供到這個程度,也就是讓學生具有理想性、提供知能、社會認識而已,但是剩下的實現就是要由孩子自我去設法實現,學校無從助力,因為學校教育本來就是階段性的教育。
這因為我是如此的認定,進而我才能說學校教育要作哪些事情,我們寄望學校教育透過什麼使學生實現自我,而非只問學校要提供哪些符合現代的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是助於學生實現自我,但是並非學校教育存在的目的,這是我的立場。
那做到什麼程度?怎麼做?然後就開始的是比較技術性的問題,「知識」是藉由書本、活動與教學(目前偏重這裡,但是教學方法爭議性依舊)與「社會適應」(課外的活動增加來培養人格),但是依憑這兩者尚無法讓一個個體有著決定自我的能力。
在「知識」與「社會適應」的階段,一定要加入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這是與充實知識相輔相成的條件。
只具備知識,是現在台灣學生所被批判的地方,然而我想提出的是如果不具備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除了知識運用上不夠靈活多元,進而更無法達到「實現自我」的目標。
能夠具備前者,然後知識與社會適應才會用來實踐「實現自我」,例如孩子藉著吸收知識,然後運用知識,進而對於該知識存在之空間富有理想性,而藉著社會活動去實現。
總而言之,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是一個學子在追求「實現自我」目標會產生的雛形,如果學校教育不能做到這一步,除了少數自我理想源於家庭的早慧之外,很有可能會使得許多學子在社會教育的時候無所適從(我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但是總要有個工作吧)或是任意依靠,結果很可能就是會有很多人對於自己的一生並不滿意,這就叫做教育失敗。
洪蘭老師寫了一篇文章【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http://www.lssh.tp.edu.tw/~lib/share/notline.htm
這一篇文章就把我想批評的都很婉轉的說完了,讓我想起了漫畫【棋靈王】裡面一個橋段。伊角慎一郎連續好幾年都沒有考上職業棋士,儘管他的棋藝是非常非常的出色。每一個人都對他的境遇感到遺憾,日本棋院的老師卻是這麼說的:「我不覺得每一個人都要走最近的一條路,有時候多繞一點路,或許更好。」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我相信通過職業棋士考試後的伊角日後的發展一定會更不可限量。
寫了這一篇文章之後,其實我學到的東西是—我想把學校教育的貢獻放在「把書念好」的人,其實和我對於教育認知的基本盤實在是差太多太多了。我應該盡量避免這樣的辯論,因為這樣的辯論也得不出什麼交集。我只要把時間花在聽他是怎麼論述的就夠了,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修正或補強我的論點。好勝心不要老是那麼強,小子,你知道了嗎?是!
自:巷子口(sweetroom)/高木著。
關於這教育的心得與想法,我有很深的感觸。
看似單純的教育制度,真的只是認為把書唸好就可以了嗎?
我,並不這麼認肯。
這些值得大家去探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