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21 10:14:02| 人氣1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行前應該具備的思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部落格專用相簿




親愛的Mei:
 

我想我們能夠有這麼多的話題可談,一定是我們內心深處的理念彼此能夠得到共鳴 

以前我常想:人為何生為人?我又為何來到這世界?我所遭遇的種種又有何意義? 

我為了甚麼而工作?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其實這些問題的背後,我們所要去挖掘的,就是生命的真正意義! 

或許我上次問的問題太過廣泛,如果換個方式問 

在沒有任何包袱的考慮下,你最希望過的是甚麼生活? 

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我們對自己生命的認知 

我想你一定有很顯明的答案 

而這個答案,是你一直認為達不到的"夢想" 

達不到的原因在於,我們受限於"現實環境"與"認知的觀念" 

佛法,就是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理與適合自己生命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發現你與老師的不同,你也可以知道你自己多麼想離開這樣的生活困境 

外人看來,你過得很好,你的人生沒有問題,你………………..都很ok! 

但,這真的是你要的生活方式嗎?

 

我常想我的生命歷經婚姻.事業.家庭.生子.婚變等等後,到底我要的是甚麼? 

所以這十年我很認真的尋找我生命中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為何我能力很好,可是我不快樂,我是一個很負責的妻子,

可是我的先生卻一直出皮漏,我有很好的經營理念,可是我的事業卻不成功……………….

這種種的問題到底哪裡有問題?? 

直到我找到了正道,我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甚麼? 

而這個正道………………..就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們過去的生活方式,所依賴的,都是這個社會或家庭給我們的價值觀 

而"我"的真正的價值,是"定義"出來的! 

而一個人快不快樂,卻來自於與這個世界的互動 

當我們認知到的很淺,我們對身邊周遭發生的事所下的定義就會很窄, 

那麼當事實發生超出定義之外的狀況,我們就會感到痛苦!

 

如對婚姻的定義:如果對方沒有把"忠誠"放入婚姻的定義,

或者對"忠誠"的定義與我們不同時,這時就會產生痛苦! 

大部分的人,對宇宙的認知都很淺,所以下的定義也都不符合真實的世界 

因此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所以我們想要一個快樂的人生,就是要學習重新對人生下定義! 

因為人生要面對的問題與深度,是比一般人認知的還要深還要廣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學習,來了解如何讓生活快樂,讓生命變得更有義意 

心靈的品質,就是靈魂的品質,也是快樂的來源!~

 

而修行就是這樣而來,謙虛的修正我們錯誤的價值觀,認真的修正我們的生活方式 

所以學佛不是一種"宗教觀",是落實生命的態度 

人是有靈魂得,當沒有身體後,我們的靈魂去哪?我們的靈魂會繼續快樂嗎? 

我們家人的靈魂又會去哪?他們是否仍是快樂的呢? 

這些,沒人知道,惟有真正了解宇宙真相的人,才能告知我們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是十方法界,以靈魂分類 

因此有佛.菩薩.阿羅漢.天人.阿修羅.人.畜牲.餓鬼.地獄.中陰………….這十種 

我們死後是沒有身體的,那麼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心 

沒有身體後的靈魂,要以甚麼方式生活? 

因為靈魂的生活方式取決於有身體時的生活方式的延續! 

再者,我們的身體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好好的陪伴我們的家人 

熟女的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生命問題………………………到底要以甚麼為重心? 

這也是現階段我們必須好好的想想的問題! 

你還要繼續的無止盡的工作嗎?

你還要繼續扮演老師的救火部隊嗎?

你的家人在你的生命裡所佔的時間比,你希望能給他們甚麼?

你的前半生如果可以重來,你希望後半生做甚麼改變?

 

這些就是修行的功課,也是我希望能跟你一同分享與討論的未來 

修行沒有那麼神祕,也沒有那麼困難,修行是一個生活態度 

走入傳承的大家庭,就像回家一樣 

上師,就像我們的父母,會重新給我們新的生命 

不過在還沒開始之前,你可以先觀察 

觀察我,觀察傳承,觀察我們正在做的事…………………………. 

因為這樣的家人關係,他會一直延續下去 

就算我們輪迴與不斷的投胎,這樣的家人關係都還會不斷的讓我們相遇,直至我們完成生命 

的功課,要幫助你說的大哥,先讓他讀誦藥師經, 

讀經可以恢復理智,他現在欠缺的是用理智來判斷他的處境與對應的方法 

末,放了一些佛陀的資料給你參考!~

 

 

  李領國           

佛陀生平

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年左右,在今尼泊爾境內的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國,誕生了一位王子,姓喬達摩(Gautama)(又譯為瞿曇),名希達多(Siddhartha)。父親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於王子出世後七日辭世,故王子由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扶養成人。

悉達多自幼雖享受著宮廷中豪華歡樂的生活,受傳統婆羅門教育,但個性悲天憫人,好沈思冥想。十六歲時,與耶輸陀羅公主結婚,生得一子名羅侯羅。廿九歲時,因感世事無常而出家修道,找尋人生苦痛解脫之道。先隨兩位禪定大師,阿羅邏伽羅摩和鬱陀迦羅摩子學習禪定,得到了最高的禪定,發覺並無法得到解脫。後來又修行苦行六年,發覺也不是獲知真理之道。於是放棄苦行,改用專心冥想的工夫,後來在菩提樹下,專精思惟四十九天,克服了身心內外一切煩惱,真正認識了宇宙真理,明白解脫眾生生命苦痛的究竟之道,成為人間偉大的覺者——佛陀(Buddha)。

佛陀,梵文Buddha,漢文音譯為佛陀,義為覺者或智者,就是覺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人的意思。除了自己覺悟之外還能覺悟他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被稱為「佛」。

佛陀,又稱為釋迦牟尼佛(Sakyamuni)。釋迦牟尼並不是佛陀的名字,而只是一種「尊稱」。因為佛陀出身於釋迦族,出家修行,証悟真理,被尊為牟尼。牟尼是「寂默」的意思,釋迦牟尼合起來就是「釋迦族的聖者」的意思。佛陀共有十個尊號,統稱「世尊」,一般稱為釋迦牟尼世尊,略稱「釋尊」。亦有人稱他為「如來」(Tathagata),意思是「由真理而來,而成正覺」之義,換句話說,就是已自覺真理的人,出現於世間,而把真理傳來人間的意思。

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時,年卅五歲。此後直到他八十歲在拘尸那揭羅城外的林中,沙羅雙樹間般涅槃,以長達四十五年的時間,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地區,將他所覺悟的真理,教導眾生,使許許多多人可以依循他所曾經走過的道跡,也達到他所覺悟的境界。

人間佛陀

佛陀與孔子、蘇格拉底、耶穌,被後世人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兩千五百年來,他的思想深遠的影響著東方世界。但是佛陀的教法(佛教),經過如此長時間的傳播與發展,由於佛教本身的寬容性與包容性,與各地區風俗文化的融攝,不僅使得佛教的教義內涵產生變化,甚至佛陀本人的人間真實面目也被曲解。

今天多數人所認識的佛陀,已是後世被神化、天化的佛陀,而不是歷史上,由人証道的人間佛陀——人間的覺者、智者。

佛陀的真面目被神化、天化,是由於後世在佛陀涅槃後,對於佛陀的崇敬與懷念,而把佛陀神化,渲染並塑造成神仙故事中的神一般,具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與法力,居住在金剛寶座上,走路時地湧蓮花,外出時大梵天神執傘,帝釋天神作前導,說法時則天龍八部護持左右,大地震動,天雨香花。佛陀被超越人間,上升到天界成為眾神之神,而不再是人間的覺者與智者,這絕非佛陀生前的真面目。

人間佛陀的真面目是甚麼?佛陀是一代聖哲與覺者。他有如中國的孔子,是人間正法的導師。他放棄了曾享有的權勢、地位與財富,為追求覺悟之道而出家。在成道之後的四十五年,他身著壞色之衣、手持乞食之缽,赤足徒步,千里遠行、席不暇暖、遊行傳道。在當時諸國林立的印度社會中,上至國王,中至工商人士,下至賤民奴隸,不分種族階級,都是他宣道教化的對象。

佛陀是人間的覺者與智者,所以佛陀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是父母所生之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在人間成佛。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以神與天是超越於人,因此有著祭祀天與敬拜神的信仰與宗教儀式。唯獨佛教認為,人是超越神與天,而人間更是天神所嚮往的再生之處。因為只有人能依靠著慚愧、智慧與堅忍,以達成解脫的自由所以,佛陀強調「佛出人間」,「人身難得」。在佛陀住世的時候,天與神都是來皈依、護持佛法的,這就是為甚麼佛陀又被尊稱為「人天導師」。

佛陀並沒有如有些經典所渲染的那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他也從未宣稱自己有著「金剛不壞之身」。佛陀的色身也是四大所成,有飲食、大小便,會生病、腹瀉、背痛、受傷,會疲累、需要睡眠休息……終究病逝。晚年的佛陀,由於身體的老化、衰弱,和平常人一般,受著病痛的折磨。但是,所不同於一般人的,佛陀因為已斷盡一切煩惱,因此,內心不會為身體的病痛所苦。佛陀於涅槃前,對服侍他多年的弟子阿難,形容自己的身體,年事已老,壽命將盡,有如老朽破敗的車子,行走八十年,即使修理,也只能勉強行走了。偉大的聖哲——佛陀亦不例外於生命必經,生、老、病、死過程的真理。但佛陀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聚集的崇高德行,卻不會因為佛陀的滅度而消逝啊!

佛陀晚年的境遇,並不順遂。他的堂弟提婆達多公開叛逆。他的祖國釋迦族為毗琉璃王滅亡。他出家前的獨子羅侯羅、他的姨母大愛道比丘尼及他的兩位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逝世。遭遇這許多不幸,佛陀並未因此而落寞難過,更教導弟子們「一切因緣生的法、現起的法、無常的法、有為敗壞的法,豈能不壞?想要令它不敗壞,是不可能的!一切所愛念的種種事物與適意的境界,終將消滅,不能永久保有。即使佛陀自己也將不久於世。所以,應當以自己為洲渚,依靠自己,以法為洲渚,依靠法,不可依靠他人。」

佛陀的一生從未賜福於人,也沒有超度亡靈。他只是告誡弟子們,各人未來的吉凶禍福,是由各人現生的行為所決定,而不是依靠著祈禱、祭祀、咒術與卜問吉凶所可改變。因此,他要弟子們,依循著正法的軌則,努力的去惡行善、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最後才能達到煩惱止息、無熱無惱、清涼究竟的解脫境界。

由於佛陀被後代弟子天化與神化,連帶使佛教變質,成為神佛不分的宗教。尤其在號稱是大乘佛教的中國,晚唐迄今,佛教除了成為名人哲士空談哲理的「玄談佛教」之外;或者成為趨向山林靜修的「山林佛教」;或是成為消極避世,不重視今生今世的實際安樂,只重來世、死後的「來生佛教」;或者成為強調神通、感應、加持、炫惑神秘、崇拜權威的「神祕佛教」;在民間成為與民俗宗教合流的「神教」,所以給人的印象不是燒香、膜拜、求福報、求庇佑、求壽、求子、求財、求官,再不就是在葬儀中超度、薦亡、誦經、禮懺,成為為死人服務的宗教,使佛陀的正法變了質,而與佛陀要人依他所証悟的真理——正法,來求智慧、求解脫、利益眾生的「人間佛教」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馳了。無怪乎,民國初年的太虛大師,稱中國佛教是「大乘教理,小乘行的佛教。」

人間的佛陀被後世弟子升到天上塑造為神,就模糊了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指月的手指,是為了依指見月。若以為手指就是月亮,不惟失去了月亮,也失去了手指指月的意義;人間的佛陀被升到天上奉為神,不惟神化的佛陀不是佛陀,也失去了「佛在人間」的本懷精神。

誠如印順導師在其《印度佛教思想史》一書自序中說道:「『佛法』在流傳中,出現了『大乘佛法』,更演進而為『祕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懷念,是通過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像的成份;離釋尊的時代越遠,想像的成分也越多,這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事實。」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找回佛陀的真面目,了解佛陀的正法,找尋佛陀覺悟的道跡,就只有從印度佛教發展的軌跡與佛教的原始聖典中去探索,依著佛陀教示的正法去實踐,才有可能走向覺悟、解脫之道。

一九九九年七月三日 完稿於美國加州矽谷阿含閣

台長: Lydia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Sophie啟示錄 |
此分類下一篇:灌頂前夕~
此分類上一篇:修行的開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