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為耐不住想看書的心情,所以買了三本書。
我跟你說,你看到的這些文字..我打了兩遍..
配合這篇文章的圖片,我也畫了兩次!
(我還是深深覺得第一次寫的畫的都比較好┬..┬)
本來快打完的文章,因為我哥他玩牌掉了一張,
所以他要搬桌子找桌子底下。他搬一搬..本來還沒事,
我還在開心的寫文章,結果,你應該猜的到吧..
是的,沒有錯!(不管你有沒有猜對..都算你對..)
電腦的電源不小心被拔掉了。
喔,我的天阿!
是的..
而我就在電腦前面,重打著花了我好幾十分鐘的文章。
「我要一口氣幹掉你們!」是我步出金石堂後的第一句話。
這次買了三本書,第一本是「再給我一天」(For one more day)
而這本書的作者是寫了暢銷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和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的Mitch Albom。
會買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之前的兩本書都很好看,
尤其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翻完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最後一頁時,我已經哭的唏哩花啦,
沒理由的眼淚直掉。其實是有理由的,在讀到親切和藹的
Morrie去世之後,我就哭了起來,不管媽媽還是哥哥那時正準備睡覺。
因為隨後直接讀的兩本書,我不太記得看完「再給我一天」的感想。
(其實這一篇不該是一篇讀書心得)
(因為我非常不會寫讀書心得那種文章)
(所以...故意跳過!)
我非常喜歡Mitch Albom的書,文字是如此輕,卻重。
每一行,每一字,都隱藏著訊息。
每一段,每一章,每一本書,都教我們珍惜、原諒和愛。
(阿..我真的忘了我第一次打了什麼了..)
第二本和第三本是小說。
愛情小說。
第二本是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第三本是橘子的「對不起,我想你」
橘子的這本「對不起,我想你」跟我所想的不太一樣,
不過很佩服橘子的是,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句子都很長,
感覺很真,因為文字是那種只會出現在自己跟自己對話
時候才會有的型式。(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形式”)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很可愛,也很好看。
男主角很天真,很聰明、勇敢、不放棄。
看完真有暖暖的感覺,是本會讓我想再看第二遍的好書。
(廢話那麼多我還是沒講到重點..)
(重點來了!)
我看小說,感覺有點像是,
在
填
補
我
錯
過
的
故
事
。
填補我錯過的台灣國中生活,
填補我錯過的台灣高中生活。
出了國之後,一開始我曾跟我爸鬧我要回台灣讀書。
* 或許,是想延續跟小學同學們一起努力的感覺。
* 也或許,是期待感覺中會很好玩的國高中生活。
朋友都在這裡,我怎能缺席?
那美好的回憶,我怎能不在故事裡?
一起讀書努力,我怎能沒幫忙加油打氣?
「 其實,別小看這種掙扎。
這真的很痛,很難受,很難熬。 」
雖然在國外久了以後,這種感覺會變淡。
但一直
一直
會
有
失
望
和
遺
憾
。
而離開之後,再也不能跟以前的朋友,
像以前那樣的見面,
像以前那樣的玩,
像以前那樣的輕鬆自在,
像以前那樣的面對,
像以前那樣的玩在一起。
《唉呀!時間久了》
《你就不會想回去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