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6 19:35:02| 人氣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長期腹痛 提防胰臟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醫藥保健》長期上腹痛 提防胰臟癌
更新日期:2007/05/05 10:15 記者:【陳旻苹/台北報導】


中年男性長期上腹疼痛,要提防胰臟癌!根據統計,胰臟癌已成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發生年齡通常在50~70歲,以男性居多。

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蔡若婷醫師表示,一般被診斷出確定罹患胰臟癌時,未治療患者的平均壽命為3至4個月,即使接受手術切除治療者,多數患者的存活率也只能達1年左右,5年存活率不到3%,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最兇猛的一種。

由於胰臟靠近十二指腸,所以最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疼痛,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尾部,當胰臟出問題時,因胰臟控制胰島素分泌,患者的血糖控制也連帶受影響,所以臨床上有時會發現糖尿病患者在就醫檢驗後,才發現是胰臟長腫瘤而導致糖尿病,而非一般常見是因飲食而引發糖尿病。

胰臟的癌細胞可以直接侵犯(或經由淋巴轉移到)周圍的組織,對於腸胃外科醫師來說,最難以手術移除的腫瘤便是胰臟頭癌,由於鄰近臟器與大血管多,稍有閃失極可能造成嚴重的後遺症,手術困難度高。

蔡醫師說,目前針對胰臟癌的化學治療藥物,多只能達到抑制癌變擴散速度,短暫延長患者生命效果,新發明標靶治療藥物成效仍未確,且所費不貲;而傳統放療可減少腫瘤所引起的症狀,但因為輻射線可能會對正常臟器造成傷害,故投予傳統劑量的放射線時,無法有效控制腫瘤。

目前有一項新的放射手術則是使用3D數位影像導航電腦刀,結合了放療及開刀手術的優點,先以電腦斷層精準定位腫瘤位置大小,再利用放射手術儀器隨著患者呼吸頻率自動追蹤腫瘤,不需麻醉也不必住院,也較少見嚴重的副作用。

蔡若婷指出,目前歐美好發胰臟癌的國家,使用電腦刀來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胰臟癌患者,已有許多成功經驗,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之臨床成果,證實電腦刀放射線手術可控制九成病人的胰臟癌病灶,並有效減輕病患疼痛症狀。如合併化學治療,更能提升病患存活期。

目前電腦刀仍無健保給付,需自費約25萬元,但對於無法作根除性手術切除的病人,是目前患者針對局部性腫瘤控制較好的選擇。

蔡若婷呼籲,吸菸、飲酒、肥胖及血糖控制功能失調的民眾,都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應該多加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並保持適當的運動,才是避免罹患胰臟癌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雅虎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05/57/duv1.html

台長: 27號BOSS
人氣(2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資訊新聞小報告 |
此分類下一篇:火腿配起司助記憶力
此分類上一篇:茶可以降低皮膚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