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2 14:06:14| 人氣45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愛雲,那飄逝的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愛雲,那飄逝的雲」。
這是波特萊爾的詩句。
多年以前,我寫過一篇散文,題目就叫做「我愛雲,那飄逝的雲」。
我對這一篇東西有記憶不是因為內容,而是我的另一個筆名:「淡水源」是因為這一篇文章而來。

我投稿這一篇散文的時候忘了寫名字,結果編輯先生就用我的地址幫我取了一個筆名。那時候我住淡水鎮水源街。編輯給我的名字就叫「淡水源」。我也就「將錯就錯」以這名字做我的筆名,這三個字跟了我有一段時間。

我還記得為了領這一筆稿費,我還刻了「淡水源」三個字的印章。這印章我還一直保留著,前年整修房子,丟了不少東西,這印章恐怕也找不到了。
可是「我愛雲,那飄逝的雲」,當年的心情還有一點印象。

我有一個朋友,有時候署名會用「眠雲」這兩個字,因為我們的老師容天圻有一次送他這兩個字「眠雲」。
容老師送我的字是「臥石」。
容老師已經作古,可是「眠雲」與「臥石」有時候會成為我們的名字,也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今天談到雲,不知道「眠雲」會不會看到這一篇東西。
黃山的松和雲很有名氣。
黃山的松和雲也的確不是浪得虛名。
在黃山,感覺上,雲是活的。
說黃山的雲是活的意思是:黃山的雲好像是有自由意志的東西。
這當然是過甚其詞。
可是當你看到黃山的雲在你周圍擴散又聚籠,聚籠又擴散,有時候好像故意在調戲你,雲,在你耳邊低語,低語著山中的消息。
或許,只是或許,你看這一張「白雲出岫」的相片可以感受一二吧。
陶淵明說:「雲無心以出岫」,真的是無心嗎?
你看,雲層從谷底升上來,一步一步向上攏,好像有意把山嶺吞沒。
看著這一幕景象,有時候,你會悚然而驚。
當你從遠距離看雲霧的時候,你會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可是當你身在雲霧之中,四同都是茫茫的一片,感受又會有所不同。
我們在山中,我們知道我們很安全,所以不會恐慌。
可是假如你是一個人在山中,四周都是雲霧籠罩著你,你可能會興起「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感受吧。
不是找不到楊玉環,而是你不知道該往那個方向走。
這是小喬和小綺在雲霧之中的照片,數尺之外的人影已看不清楚。
小喬和小綺快活地擺出各種POSE。
她們是來黃山看風景的。理當快活。
可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妳。
我們是風景的一部分。
當濃雲大霧散去之後,你是不是會有「散淡風輕」的感覺呢?
不一定。
濃雲有濃雲的美,淡霧有淡霧的麗。
而且,你不知道,濃雲什麼時候又會聚攏過來。
在黃山,這種變幻莫定的現象增加了它的魅力。
我笑著對小蒲說:「妳這一身打扮好像荒野大鏢客」。
小蒲的圍巾,站立的姿勢,在風中的感覺,真的有點像克林伊斯威特年輕的時候。雖然小蒲是女生。
雲霧已經退到山的遠方。
在山的另外一頭,可能雲霧瀰漫吧。
可是在這裏,遠山與雲相依相偎,成了最好的背景。
這是高克恭畫的「雲橫秀嶺」。
高克恭是元朝人,在宋元時候,雖然山水畫已取代人物畫取得了主流的地位,可是以「雲」為主題的畫作並不多。可說是「雖有甚稀」。
巨然的「秋山問道圖」,氣勢磅礡,山勢雄偉,可是通幅無雲。
故宮的「鎮宮之寶」:范寬的「谿山行旅」,山腳留了一點白,算是霧氣。
米氏雲山的雲並不「發達」,聊備一格。
了解了這些背景,才可以發現高克恭的「雲橫秀嶺」有其獨創的意義。

高克恭,北方人,據說祖先是西域人,大約就是現在的新疆吧。後來漢化了。
高克雖然是北方人,可是很多時候在江南做官,因此對江南的山水甚為熟悉。
他有一個朋友住在西湖,高克恭因此常在西湖遊冶。
這些因素使高克恭的山水畫具備了「南北兼容」的特色。
這裏的南北兼容不是指南宗和北宗兼容。
高克恭那個時代還不留行南北分宗。
這兒說的是:高克恭的山水畫兼備了北方的「雄」和南方的「秀」。
看看這幅畫,讀者當有所體會。



這是高克恭的另外一幅畫:林巒煙雨。
我們來看看這兩幅畫的雲有什麼不同。
首先,這兩幅畫所表現的晴雨不同。
「雲橫秀嶺」畫的是晴天的雲。時間很可能是清晨。
「林巒煙雨」畫的是雨天的雲。時間很可能是午後。
其次來看這兩幅畫雲都「會動」,可是動態不同。
「雲橫秀嶺」的雲慢慢向上飄移。
「林巒煙雨」的雲在天空飛快地飄蕩,感覺上是向左飛躍。
再來看這兩幅畫的雲表現手法也不相同。
「雲橫秀嶺」的雲用淡墨鉤邊,「林巒煙雨」則用墨法渲染烘托。
畫史上說,高克恭的畫得自「二米」,觀看這兩幅畫都用「米點」,其受米氏影響可見一斑。
可是同是米點,「雲橫秀嶺」用的是乾筆,「林巒煙雨」用的是濕筆,效果並不一樣,這是為了表現晴雨的差別,讀者不難理解。
重點是,在高克恭那樣的時代,如何產生這樣多彩而活潑的雲?
研究畫史的人不妨從這方面多所探討。
這是近人李可染畫的「巫山雲」。
李可染的畫以渾厚見長。他畫雲的作品不是很常見。
就是這一幅「巫山雲」中的雲也不是很漂逸,雲的飄逸好像被山的渾厚搶走了。
可是還是可以看得出來,雲的走勢隨著山勢綿延,有它靈動的一面。
和高克恭的雲比起來,李可染的雲似乎靜止多於移動。
好像李可染用在「山」的部分比較深,山色層層疊疊,很耐看。
雲呢,我相信李可染還可以畫得更好。

台長: 商人
人氣(454)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眠雲
黃山雲海理應浩瀚雄偉,你網上這張似乎沒有排山倒海的感覺,可能是雲霧瞬息萬變,合理想中的景象不易得,這次登黃山不知你有沒有像石濤一樣,搜盡奇山打草稿。眼界開闊了對繪畫應有助益。
清明節回鄉時,我會帶些書法專輯書刊,供你參考。大部分是謝宗安同門書會作品。
另有一位容老師的學生部落格,跟你一樣才華揚溢,琴書詩畫全能,容老師曾提過有位工筆畫畫得很好一位學生,會不會是這位,他的網址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danny_saturn/article?mid=554&prev=805&next=418&l=f&fid=8
2007-03-12 17:15:57
商人
我猜到你可能會來,可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我還沒貼好,你就來了。貼的過程發生了一點麼煩,貼了兩次才成功。花了太多時間。
要是你到黃山,肯定會有不同的效應,真是可惜你不在。
我只顧看山,看雲,看松,根本忘了畫。
我在黃山真的沒看到「排山倒海」的氣勢,不過看到了如夢似幻的一面。和嵩山的感受大不相同。
話說回來,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旅遊也很難窺其全貌。只能說,我來過了。
期待有一天你也能去一趟,以你的能耐,肯定會有新作品產生。
清明節轉眼即至,除了書法,也帶你的畫來吧。
2007-03-12 20:10:42
^_^
黃山的松、雲、石,是非常有名…,我抵黃山時的境像和您照片拍的差不多,氣勢渾然…,只可惜圖片全擋掉了…,這就是無常,再美的景緻,總有它消失的時刻…。

拜讀此文,對於中國山水畫有了概括的認識了,謝謝嘍^_^…
2007-03-13 09:03:26
平淡
唐劉禹錫《西山半若試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臥石人。」

原來都是文人雅士......
吾乃凡夫俗子也
2007-03-14 13:26: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