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蒙古草原
比起地窄人稠的台灣,蒙古實在遼闊到不行。
想念蒙古的大鷹,在蒙古草原,不時看到大鷹
滿天飛揚,斜斜展翅的姿勢,被遠天所襯托,
呈現的是天遙地闊的悠雅雄姿,在這個水土遭
破壞,林木漸稀薄的現代生活環境,能夠看到
這一幕,讓我們有來到世界邊緣的感覺。
想念蒙古草原。
想起北方的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
低見牛羊。」
這不是鶯飛草長的江南,而是雄渾壯闊的漠北
。「敕勒川,陰山下」牛羊遍地,馬蹄翻飛,
一個粗獷蒼茫的地方。
來到蒙古並不容易,由於種種的原因,無法由
台灣辦簽證,我們在北京獃了三天,才辦妥手
續。接著坐長途火車,一路迤邐來到烏蘭巴托-
--蒙古的首府,也就是昔日的庫倫。同行的朋
友們興奮得亂叫亂喊,來到這個草原中的城市
,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好像進入一種傳說,
另一種天方夜譚。
烏蘭巴托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草原風味還
蠻濃厚。市民也不像其他城市的民眾那般行色
匆匆。這兒的行人有一種遊牧民大而化之的從
容。人潮較多的大型的購物中心,類似我們的
大賣場,完全用貨櫃排比而成。除了購物的群
眾之外,還有一些流浪兒童穿梭其間---蒙古
的經濟並不算富裕,流浪的孤兒好像不少。
在烏蘭巴托用餐,肉類相當便宜,菜蔬則相對
的昂貴,這也難怪,天候酷寒,蔬菜栽培不易
,蘿蔔小得像根蔥。而蒙古草原遍地牛羊,牲
畜多,肉類當然也就便宜了。
現在有很多城市的居民患躁鬱症,我猜測:烏
蘭巴托的市民患躁鬱症的應該不會太多,躁鬱
症通常是生活節奏太快所引起,人類的神經系
統本來就不是為現代生活而演化的,偏偏所謂
現代化把人類的生活步調愈推愈快,於是乎,
躁鬱,焦慮就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了。
烏蘭巴托的居民生活步調較舒緩,應該可以避
免這種文明中的不文明吧,誰知道呢?
和蒙古人溝通,語言是一個障礙,蒙古人不會
普通話。只好用英文交談,可是會說英文的人
也不多,有幾個會說英文的烏蘭巴托大學生就
成了我們和蒙古人溝通不可或缺的橋樑。
在烏蘭巴托沒住多久,為了親近草原,我們住
到山上去。
想念山上的一個蒙古女子,豪邁而溫柔,羞赧
又大方,很奇怪的組合,卻自然地在她一顰一
笑中把草原女子的風味表現出來---怎麼說呢?
勤快中又有幾分慵懶,可是很自然。
山上的生活節奏比烏蘭巴托更舒緩,在團隊活
動之外,我個人會找出獨處的時光,當然,不
時會有蒙古人陪你閒聊,儘管溝通不算順暢,
比手畫腳也蠻能傳情達意的,反正在這草原上
,好像一切都被充許似的。詳和而自在。
閒來坐在草地上,望著草原的馬匹,羊群,犛
牛悠然自得地囓著青草,成團的白雲滑過地平
線,時間好像靜止了。偶爾有蒙古騎士英武的
身影從眼前略過,提醒你畢竟你不是羲皇上人
。就算這裏是天之涯地之角吧,時間的巨輪不
會停止的,蒙古人在馬背上討生活已經很久,
可是未來呢?未來這一片遼闊的草原能永遠保持
它的生機嗎?鼓腹而遊的時代早已過去!
不是羲皇上人又如何?我們只好只好在「文明」
與自然之間找平衡點了。
然而,大自然可不管這一些,你看那「天似穹
廬,籠罩四野」草莽的氣息就在你觸手可及之
處拓展,不斷地拓展,隨著微微的風聲,隨著
青青草原一直蔓延。在這裏,「鶯飛草長」改
成「鷹飛草長」倒是蠻貼切的,你看那大鷹,
順著草原的風勢飛翔,飛翔,一直碰觸到遠方
的地平線,還有那溫馴的羊群,也隨著起伏的
崗巒一路蜿蜒到天邊。
想念蒙古草原,其實是想念一種地方,一種有
一定的文明,又不被文明所污染的地方。
蒙古男子,有的嘗試在城市中討生活,有的還
在馬背上流浪。蒙古女子,有的在街頭晃蕩,
有的在溪邊梳妝。蒙古可能會改變,應該說一
定會改變,世界上難道有一個不會改變的地方
嗎?然而,草原上的城市,或者說城市之外的草
原,真的是一個很協調的畫面。
想念蒙古草原,想念不被污染的大自然,想念
一個人類可以和大自然共處的地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