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沉默我不再詢問 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
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今晚的約見你已體會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我們因不瞭解而相識 我們因瞭解而分離
在人潮中不必說些什麼 因為我們再也聽不見
我們在聲浪之中淹沒 在聲浪中淹沒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
在人潮中不必說些什麼 因為我們再也聽不見
我們在聲浪之中淹沒 在聲浪中淹沒
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 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當你沉默我不再詢問 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
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因為我不再看見你
--------------------
〔 2007.01.26 中國時報 〕 趙雅芬
「當你沈默我不再詢問,當你的笑容變得陌生,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因為我不再看見你…」80年的民歌風潮當中,木吉他合唱團1977年這首「散場電影」,堪稱當紅之作。「散場電影」由賴西安填詞,馬兆駿、洪光達譜曲,而歌裡的故事正是馬兆駿的悲慘經歷。馬兆駿如今回想這首歌曲,忍不住苦笑說:「當年我在日新大戲院,撞見女友和另一個男生出現,我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大法師』。」
馬兆駿是歌壇創作奇才,他寫過上千首歌曲,從民歌年代寫到流行歌曲,紅遍近20年的唱片圈。民歌時期,馬兆駿發表的第一首作品是「微風往事」,之後陸續寫出「木棉道」、「七月涼山」、「風中的早晨」、「散場電影」和「匆匆的走過」。他沒學過樂器,也沒讀過樂理,寫歌完全是憑感覺,而當年促使他創作的原因,就是為了「追女友」。
不過,這段戀情卻在一場殘破的電影之約後告終。馬兆駿說,某一天他找女友去看電影,他在戲院買好了兩張電影票,但女友卻告訴他,她第二天要考試,還要在家照顧弟弟,不能赴約,於是,馬兆駿一個人獨自看電影,卻沒料到接下來就在戲院外看到女友和另一個男伴一起出現。這一幕讓馬兆駿當場錯愕,但更讓他難受的是,女方與他迎面而過,卻裝作完全沒看見他,現場凍結的景象,遠比「大法師」的陰冷恐怖還令馬兆駿心驚,心情也正如「散場電影」歌詞所描述:「這是最後的一場電影,這是不見傷感的分手…」
硬生生結束戀情後,馬兆駿自嘲「內傷很深」,卻也激發他要成功的決心。「初戀的失敗,成為我不斷創作的原動力,我立志要寫很多歌,賺很多錢,從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再只交一個女友,而是同時交兩個女友,哈哈。」如今已是好老公好爸爸、也把創作宗旨當傳遞福音的馬兆駿,看待過去的一切,果真當「微風往事」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