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怎麼看妳的?”
”悲觀,需要幫助,不愛笑,EQ不夠好”
”妳怎麼看自己的?”
”雞婆”
”比如說?”
”說不完的,一件事情很多面,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有時候了解別人對我的看法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好像看戲一樣,置身事外”
”人很多弱點,差別在於顯性隱性”
”根據心理學家提出的報告顯示現代的人都有躁鬱症憂鬱症,缺乏安全感,只是嚴重度不同而已”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處理事情的態度與做法關係到當事者的家庭背景”
”正常家庭,單親家庭,無親家庭,還有一堆一般人不知道的CASE”
”記得MIB裡說的嗎? 讓平凡人知道太多關於外星人的事情會造成恐慌,更多麻煩”
”同樣的道理,有些事情知道太多不算好”
”為什麼?”
”當想幫的人發現那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他同時也覺得無助”
”然後聳聳間,隨便說幾句話結束”
”這樣做其實也沒有錯,每個人的際遇不同,界線是應該劃的”
”畢竟生存在這地球上的,沒有人是上帝,沒有人是神”
”就因為這樣在不同的領域裡,人需要領導者指引無方向感的人”
”抒發阿,我相信抒發是一種管道”
”抒發目前只是一種實驗,因為這是目前稍有效果的方式”
”有些人完完整整封閉時,她的字典裡沒有抒發這兩個字,她生活安穩地連身旁的人也察覺不到問題”
”人不可否認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不止環境迷失了人,也許人本身也沒清醒過”
”我曾經借由奧修這個人寫的東西幫助了自己,後來看更仔細一點...”
”這人了解貧與富人個別的思想之後,使用自己發明的一套來催眠信仰他的人們,這些人都是滿足物質生活上的人”
”他也不避諱地指出,只有滿足物質生活的人才會尋找心靈的沉澱”
"窮人還只是為三餐奔波溫飽階段"
”我不知道他那段流浪討乞的日子,在窮人家裡得到什麼領悟”
”但事實是,富有人的影響力可以藉由媒體幫助他發揚他的思想”
”為什麼說是催眠?”
”若人有疑惑感或無條件接受,就表示沒進入內心”
”那就取名是周圍的催眠吧”
”怎麼進入內心?”
”你知道進入內心的那個點有多小嗎? 小到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裡”
”宗教,甚至奧修也只是一直說他的思想而已,慢慢讓人對號入座...”
然而願不願意去嘗試 還是你的選擇
簡單一句話 全然自然而然地活著吧
如果你真的看到 內心就是世界之遼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