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最早有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在此落腳,附近的嘎嘮別、八里夯、北投都是他們的族社。關渡,也是漢人最早進入台北盆地的門戶。三百多年來,從Kantou、Casidor、干脰、干豆門、肩脰門、乾竇門,到甘答、官渡、江頭和關渡,凱達格蘭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日人都曾留下過他們的足跡,關渡,至今仍悠悠散發出屬於她的情懷。
康熙36年(1697年)郁永河來台採硫,他的【裨海游記】中描述:「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約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台北盆地自冰河時期以來,曾經經歷過好幾次海侵和海退的情形,大水皆由西北邊盆地最低處的關渡、獅子頭隘口進出。關渡,成為蒼海桑田的見證者。
漢人在台北地區的開發史,約以康熙48年(1709年)陳賴章開墾大佳臘(今之台北盆地)為開始,範圍最西邊「至八里坌干脰外」。關渡在乾隆初年已有漢人村莊,並也曾繁華過,但在日據時因陸上交通發達後便開始式微。
康熙56年(1717年)「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裡記載著:「八里坌之北為淡水港,海口水程十里至干豆門,內有大澳、澳內可泊大船數百,商船到此載五穀,鹿脯貨物,內地商船亦到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