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原因 :
容易採取自殺的六大個性
■個性偏激的人
■愛恨強烈、情感脆弱者。
■挫折忍受力低的人
■追求完美,憤世嫉俗的人
■消極悲觀、多愁善感的人
■自我要求高,自我肯定少的人
四種原因讓人想自殺 :
▓當事人太在意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當事人感受到強烈受傷的人、事或問題,容易引發當事人自殺行為。
▓無法解決的人、事或問題。
▓當問題發生,太輕忽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價值的人。
自殺與疾病絕對有關
導致自殺的原因中,
疾病絕對是重要因素。
近九成為精神疾病。
其中以憂鬱症最多,
其次是藥物濫用、精神分裂。
自殺的警訊 :
認清自殺念頭的關鍵時刻
▓自我獨處時
▓觸景傷情時
▓意氣用事時
▓情緒低潮時
▓季節交替時
▓逢年過節時
不可忽略的自殺警訊
意圖自殺者在採取行動之前,
通常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行為,
我們可以留意這些自殺警訊,
多一份觀察,
多一些預防,
即可少一點悲劇產生。
▓過去有自殺史
▓精神病史
▓家族中常有人自殺
▓經常重覆說想要去死
▓生活、行為突然產生改變
▓開始對心愛的人、事、私密的重要物品做安排
▓出現反常的現象與觀念
▓封閉自己,不喜歡跟別人接觸
自殺獲救者是否還會再自殺?
自殺的誘因是否存在?
自殺的理由是否不在?
青少年自殺警訊
當週遭同學出現一些特殊狀況時,
就要特別注意。
例如:
1. 作息開始混亂。
2. 表現出和平常不一樣的反差行為
3. 常常請假,這是逃避現實的癥兆。
自殺預防與處置 :
關鍵時刻你和他
1.支持他正向的行動,像是回家或休息
2.負向行動要介入
3.約他下次繼續談,
把負面情緒分次處理,
如果有100公斤,
可以分成4、5次,
就比較容易看到效果。
搶救笑容,也搶救生命
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他、傾聽他,
不需要再提醒他的傷痛
找出他沒發現的優點
在他重生之後最重要的是協助他找出以前沒發現的潛能、優點,
以重新建造新的自我價值、生命的意義。
與自殺獲救者相處
除了避免言語上的刺激與挑釁之外,
我們還可以從旁協助一些事情:
▓傾聽
▓表達關懷
▓適度自我表露、分享
▓想辦法找到生活重心,建立自我價值。
把自己當成焚化爐
專業協助者除了可輪番上陣、輪流休息之外,
還要:
1.自我加油、充電,
學習新的輔導方法,
每週個案討論,
並且辦聯誼活動來減壓
2.培養挫折忍受力。
自我建設與超越 :
瞭解自我,提升自我
自我概念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
1.自我評估:
直接由個體對自己思考,
情緒及行為的體會,
形成對自身主觀的認識。
2.他人反應:
個體從生活中重要他人對自己行為,
思考及情緒等方面的反應回饋,
促使個體瞭解自己,
修正自己,
甚至評估自己。
所以他人的反應及形成「鏡中之我」的概念。
3.社會比較:
個體經由與他人的比較,
瞭解自己在團體中的能力,
扮演的角色,
他人對自己的期許,
評價等等,
因此又謂之「社會自我」。
先以想像的方式引出,
跳出現實環境中種種的限制,
然後在現實情境中取快樂的人、事、物等等生活經驗,
找出快樂的片段,最後歸納出快樂的意義。
如此讓個體體會生命的實質,
才會覺察到生命,
提升自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