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潭暮色,攝影/李世雄
馬克思曾說過: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歎息、無情世界的感情、幻想的太陽。叔本華也說過:宗教如螢火蟲,為了發亮,非要有黑暗不可。
有人認為最原始的宗教來自人心的恐懼。但我覺得宗教的起因不外乎為「趨吉和避禍」尋得一個心靈的支持和安慰。
就像叔本華說的,社會的黑暗面是宗教滋生的溫床,如果不是這個世界處處充斥著被壓迫生靈的歎息和無情的對待,宗教是不可能成為太陽的(給予人支持和溫暖)。
因為恐懼,所以必須找到一個可以避禍和拯救(救贖)的力量或避風港,這裡的避禍是廣義的,包括一切自己無力自救的災難或病厄。除了為了規避發生在自己和親人身上的禍事;另一種對宗教的需求就是超能和得樂。寄望從宗教中得到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結果和處在一種永恆快樂的境地。所以不管是全能的上帝或天使?不論是菩薩或六層諸天的眾神,祂們的能力都是人類所期望擁有的超出人的極限的。如果祂們真的存在,人就得到了幫助也抱著一絲希望(求眾神庇佑)。於是信仰找到了立足點,產生了宗教虔誠的發心。
目前世上有很多很多宗教,信仰人口最多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佛教和穆斯林(簡稱回教)三大系統。不管是什麼宗教,裡面必定都構築了正反兩面的誘因來「圈粉」,就是除了人類的世界之外,另有天堂與地獄、神鬼的對立。
也許有人不同意我的說法?比如基督教和回教都是一神教,但正信的佛教是建立在因果論和輪迴觀的理論上面,教人要覺悟而脫離輪迴,不用再進入六道輪迴。在佛教裡佛是覺悟後的人(靈魂),人是未修成的佛,諸佛和菩薩是先進、學長和導師,佛教裡並沒有創造世界或主宰一切唯一的上帝,所以應該是無神論?
雖然就達到「涅槃」(脫離輪迴)這一目標而言,佛教似是在引導人了悟生死脫離苦難,但實際上佛教裡面還是包括了道教的天界地獄的兩極架構(而道教正是由民間的鬼神信仰演化出的教派),取代以六道和因果論的業報來教化(或警示、脅迫),所以佛教雖然沒有像基督教唯一的上帝(耶和華)和回教的真主阿拉,但得到佛果位的八萬四千佛個個也都是上帝,其願力甚至能造國土(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其統轄的何止地球一個小小的生活圈?
我並無意要中傷任何宗教,反過來為了研究宗教的哲理,我還讀過許多宗教的書籍,如聖經、摩門經和佛教許多經籍。宗教信仰的確對於安撫人心和維護社會秩序有著巨大的作用和貢獻,是社會安定的一大力量。試想:如果沒有天堂和地獄,活在這個世上到最後會是多麼的徬徨和無力?如果不是有個天堂(或天國或天界或佛土)死後還有什麼期待?如果不是有撒旦和地獄,心地不好的人就不怕作惡會天理昭昭害怕有法律之外死後的報應?
不過吊詭的是從沒有人記得上輩子發生了什麼事?也沒有來自天堂的天使或地獄的使者現身說法證明其確實存在?宗教為了說服人們保留一絲希望,只能用一些已發生的過去來印證神蹟或果報?「設法」讓重新投胎(洗牌)的人都忘了前世。所以地獄才有「孟婆湯」的設置。
其實就科學觀點來說,「因果論」是很有邏輯的理論。試想:一個瓷瓶的前世是什麼?是由含矽砂陶土和釉彩被燒製而成。聚在一起的胚土一定有其來處,也許是那條溪流的河沙?但那沙可能又是由不同的礫石崩解而成?又如一個沙發是由皮革或布,木條,釘子或鏍絲結構而成,它們都有它們的來處,也就是因,做成的沙發是個果。但這沙發有一天舊了?損壞了?遲早會被回收或丟棄、分解或燒燬?又有不同的去處,不同的果。又如一個人因為學了法文,後來找到一個必須會法文的外貿公司工作,然後又因為工作機會出差去法國,最後遇到了法國女人結婚定居在法國。這個學法文的過去就是因,在法國定居就是果。因果論只是很科學的說明了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會有其影響,而這影響是不是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這大概是尚待保留的部份。所以只好用:現世報和來世報來自圓其說。(反正來世你都喝了孟婆湯了,有沒有報你也不會知道?)
不論如何,如果是為了勸人向善不要做惡而發展出的兩極論辯(天堂與地獄),立意都是好的。但如果用地獄來恐嚇用天堂來引誘以達成宗教傳佈或圈粉的目的?則不是正道。信眾對於宗教的信或不信那是個人心靈上的抉擇和態度,在信仰自由的社會,除非因迷信而走火入魔做出影響秩序的行為,否則沒有人可以置喙。人在迷惘或害怕時,找到一些心靈的依靠或安慰是正常的事,不過千萬不要用不可知的報應來恐嚇自己或是妄圖藉由神的幫助來解決難題,而偏差了正常的生活,那就是不懂得「敬鬼神而遠之」,誤入迷信偏執的錯誤了。
================
聽歌:求神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