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張靜玉
六祖法寶壇經裡最教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是惠能,禪宗始祖是達摩禪師,到了六祖就不再傳衣缽了。
惠能沒讀過書,只是個伙房裡不識字做饅頭的,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用一佛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勝神秀法師的「心如明鏡台」。惠能因而取得五祖傳衣缽成為第六代傳承的禪宗傳人。也是從那時起,神秀自立門戶成為北禪大師,惠能成為南禪大師。
「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讀來字面上似乎有些矛盾?無所住說的是什麼「住」?生其「心」生的又是什麼心?看倌如果不是佛教中人,可能會一時迷惑不已?其實這句話既深奧又淺顯,如果以白話來說,無非就是「隨緣不執著」的意思。也許有的人會說,根本是自相矛盾!既然要無所住了,又何必去生其心?佛家不是講求「無」的境界嗎?因為無,所以才捨得;因為無,所以才要施捨;因為無而放空一切,所以才能斷慾斷念,一心求道,圓滿法果;也才能超越輪迴,修成湼槃的不動境界?
這樣說看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是對禪語的誤解。
有時我們看到出家人坐賓士車,或出現在政治場合?或和人談笑風生,都會覺得這出家人不像出家人。大家看看在電視上又跳又唱的恆述法師(費甄菱?),那是什麼修道人?什麼法門?一點都不莊重,真是不像話?不過當我們看到苦行僧折磨自己肉體的不思議苦行時,倒不覺得他是神經病?
釋尊中斷苦行,受牧羊女的酪乳解饑,四大弟子因而棄之而去。禪宗二祖在達摩閉關山洞外忍受風雪,自斷一臂,終於讓初祖收為入門弟子。「弘忍」、「能忍」的修行態度倒是為世人所普遍崇敬。歡喜佛的「開心法門」反為世人所不能認同,這是否是世人修行喜歡「自討苦吃」呢?或是覺得苦行才是修行人的宿命?
聖嚴法師在「正信的佛教」裡告訴我們佛教不是要個人去消極避世,反而應該積極智慧地去走入人群,渡化眾生。
我們都知道降龍羅漢入世成為濟公的故事,又吃狗肉又喝酒?這樣的不守戒更加令人無法認同了!可世人卻又能明瞭其瘋顛只是表象,其實是個有能的高僧?難道渡化一定必需展現神通才能得到認同嗎?惠能在逃難時混入獵人群中,吃的是肉鍋裡的野菜,豈不也是個葷和尚?
因此,戒律是為了紅塵世人而訂定,就像法律是為了社會和諧而訂定一樣。修行的目的在哪裡,八萬四千法門條條都能通,法門是道路,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心志和方向不可偏誤!那麼終究能成佛成道。
靜境不是死寂,是初心不動,本質不移;變易不是無常,是隨緣隨性,以應萬般。
我認為「無所住」說的是空,空的是看清人世色界的不真,空的是能容的本心,空的是「不執」。「生其心」說的是「認真入世」、「用心體驗」和「感同身受」,說的是「將心比心、隨緣渡化」。
我只是喜歡研究哲學,不是佛教徒,也沒有皈依。不過我認為「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高妙佛語也能當做世人處世的參考。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就是無所住?雪中送炭不亦是生其心?「不執」不就是無所住?知福惜緣、誠心對待不亦是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