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一詞可謂是老生常談的座右銘,每個人都希望能知足以常樂,而知足的界線是不是一致,又見仁見智了,老子道德經四十六章中曾提到:「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明白揭示了知足所帶來的利弊,但卻遲遲未看見大思想家老子對知足有任何明確的定義,大文豪曹植更在責躬詩中寫到:「危軀授命,知足免戾。」,更把知足一概念擴大應用到國家、戰爭民生分面,不單單只在心理與行為的上的描述;反觀現今,知足一詞的啟示與勸世公用往往大於他的定義,與過去名家所論述的知足概念相呼應,而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提到:「知足的人,永遠不會窮;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富。」明白闡釋知足在人生教育上的重要性,故綜觀東西各家說法,統整出知足一詞概屬於價值判斷價值觀的準則之一,經由相較於「貪」而產生,往往也容易隨著環境中的價值標準而有所調整改變,最後更可能成為人格中的特質。
而關於知足的形成,究竟是一個人經驗價值整合後的人生歷練而來的?
還是鏡由社會與環境價值的教導影響形成的?
或是來自於生理面對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生存必要條件?
而其中究竟多偏向物質面而解釋,還是精神面的?
統整各家說法及論述分別就以下心理動力、社會認知、個人中心、學派及Maslow理論來分析「知足」形成。
心理動力學派:個體對社會環境中的欲求不斷的增加,而有時卻無法滿足,竞而造成心理動力失衡,需要借助轉化平衡或其他方面的滿足,而防衛機轉的出現可能可以轉化或消弭一些焦慮及不平衡,也許知足無法歸類至機轉當中,但仍可使用抵銷及昇華作用來解釋此現象,藉以知足後的快樂來抵銷慾望不得解決的焦慮,昇華作用則是使用更崇高的文化目的取代慾望的渴求,轉入新的用途,而不是防止其釋出。
行為主義學派:主張環境、個體認知、行為之間的關係,強調觀察與模仿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並修正過極端行為主義中缺乏心理認知的部分,不全然處於被動狀態。而知足一概念在環境上的影響可能來社會價值的影響,中國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儼然是知足最好的例證,而華人社會價值觀也深受儒家、老莊思想所影響,故從小即被教導知足常樂等勵志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未來的價值人生觀。個體帶著這些從小各有的價值觀來到社會上與環境開始產生磨合,而會隨著個人經驗與認知而有所改變,可能成為知足或不知足的人,抑或對知足定義各有一番解釋,而最終就表現在行為上,故後漢崔瑗才會有「知足勝不祥」一語出現,也許招致不幸都是來自無法知足,超出該有的界線,更是產生錯誤的自我評估,環境與個人認知失調,造成行為無法趨於正向。
個人中心論:人本主義是本理論最主要的核心概念,其中也提到自我一致性的重要性,尊重每個人的需要的想法與中國儒家思想「仁」的概念不謀而合,愛人如己即為看見別人的需要如同看待自己的需要一樣,早在千年之前,儒家就已把同理心的概念表現在他的中心思想中了。而知足與協調一詞的概念有許多相通之處,認為都是一種自我達到平衡的狀態,更是達到自我一致性的重要原因,知足容易讓人達到協調自在的境界,並可免除焦慮與紛擾,更有助益於思考與行動。而人本來就有追求自我一致性的需求與本能,知足則是促進達到自我統整的一種方式。
Maslow需求理論:人在滿足低階的需求之後會往更高階的需求,而知足在此理論中扮演的角色則是在某一階層滿足之餘,代表了個體在此階層已感到能夠知足,所以才能往下一階段追求的前提之下。但若是個體確實感到滿足,但卻無法知足,是否就無法跳脫此階層而仍是不斷在追求此階層的高點,知足則扮演了需求階層推進的力量,穩定個體自我與環境的平衡,讓階層滿足之餘,消彌不滿足的焦慮與慾望。
文獻參考
楊安舟(2006),老子道德經,台北三民
王希運等(1990),漢魏六朝樂府詩,台北萬卷樓
李平漚譯,盧梭著(2000)愛彌兒,台北五南
Lawrence A. Pervin(2005)等,性格心理學,台北雙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