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版封面
村上龙的《限りなく透明に近いブルー》翻译成中文的名字是:《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或者《接近无限透明的蓝》、《近似无限透明的蓝》。无论是哪个译名,都足以令人浮想联翩,这个很特别的名字不禁让人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书的行文写得很跳跃,多个场景、人物、情节交织在一起,各个场景之间几乎没有过渡,就一下子从a跳到b,又跳到c,但是还不至于令人感到眩晕和不知所谓,頗有些意識流的感覺。
小说中有不少篇幅是写关于吸毒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细腻、形象,逼真得令人怀疑作者本人是否亲身经历过吸毒这件事,吸毒后的种种幻想充满迷离的味道,若非亲身体验,很难写得这么具体而详细吧。另外,小说在细节描写上非常精准、入木三分。在一些具體情節的描寫上很有白描似的寫實感。
與充滿詩意與遐想的書名不同的是,整部小說沒有任何美好的詩意,書中充滿一股骯臟和嘔吐物的酸臭味道……因為書中人物總是不斷地在嘔吐……書中描寫不乏大膽之處,如果沒有作家富于文學性的文筆,那么這本書就淪為一部erotica了,然而art與porno之間往往只是一線之差,便大有不同,這也難怪在當年芥川獎評獎時,這部《無限近似于透明的藍》存在著極大的爭議。不過,最后,這部作品還是獲得了1976上半年度的芥川獎。
*****村上龙简介*****(来源:amazon.cn)
日本小说家、电影导演。1952年2月出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1972年就读于武藏野美术大学。1976年发表的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被视为日本文学进入亚文化化的开端,获第75届芥川奖,引起目本社会震动,销量高达350万册。1980年以《寄物柜婴儿》获第3届野间文艺新人奖。2000年以《共生虫》获第36届谷崎润一郎奖。重要作品另有小说《战争在海对岸开始》、《网球公子的忧郁》、《69 sixty nine》、《极端的爱与幻想》、《伊维萨》、《心醉神迷》、《斐济的侏儒》、《五分钟后的世界》、《音乐的海岸》、《第一夜第二夜最后一夜》、《希望之国的出埃及记》、《寂寞之国的杀人》、《最后的家族》,随笔集《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恋爱永远是未知的》等。自编自导的电影有《黄玉》、《京子》等。20世纪80年代与村上春树合称“W村上”,同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当代日本作家。
《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描写一群沉溺于吸毒、滥交、飙车和烈酒的青年人的堕落生活,由此开创了日本文坛的“透明族”流派。通过村上龙的作品,读者在理解、透视、预测当代都市生活变化和所滋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将获得深刻的启发。
村上龙的作品虽然涉及面非常广泛,但主要反映的是都市生活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集中表现为作品中对于血腥、污秽、放荡、暴力、噪音、力量的撞击等场面的逼真、露骨、具有高度冲击力和刺激力的描写。他的小说素材大多是通过深入社会亲身体验获得的,笔下大多是被社会排斥在外的边缘人物,大量使用的是日常生活中无法使用的语言。
*****相关资料*****
网络文章:
http://www.ewen.cc/books/zuozhejj.asp?authorname=w02557
[岩松看日本]人物专访—村上龙: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03/22/content_5879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