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場)
【四宮女引虞姬上】
虞姬:(念引子)東征西戰,隨大王年復年年。(坐介,念詩)自從隨征入戰場,
不知歷盡幾風霜,若能遂得還鄉愿,瓣炷名香答上蒼。妾乃西楚霸王麾下虞姬是也
,自從隨大王西戰東征,永無休日,不知何時方得太平也。
【虞子期上】
虞子期:臣虞子期宮門求見。
宮女:虞國舅宮門求見。
虞姬:傳他進見。
宮女:娘娘有旨,命虞子期進見。
虞子期:臣領旨。臣虞子期見駕,娘娘千歲。
虞姬:平身。
虞子期:千千歲。
虞姬:宮門求見,有何要事?
虞子期:耳目甚眾。
虞姬:爾等暫且退下。(四宮女下)有何機密大事?
虞子期:祇因劉邦、韓信等,統領大兵前來挑戰,我軍寡不敵眾,正宜深溝高壘,
以逸待勞,奈大王聽信李左車之言,傳令明日發兵,恐此去凶多吉少。
虞姬:群臣何不諫阻?
虞子期:群臣屢諫不聽。
虞姬:怎樣處?
虞子期:欲請娘娘,再勸一番。
虞姬:爾等退出,容我思之。
虞子期:領旨。(下)
虞姬:適聽御弟之言,出兵甚是不利。咳,祇是大王性情剛猛,不納忠言,恐日久
必敗於漢,思想起來,好不令人愁悶也。(唱西皮慢扳)獨坐在後宮院自思自忖,
不由人一陣陣坐臥不寧,大王爺他平日剛強成性,經常裏盡忠言不肯納聽,怕的是
西楚來被人吞併,辜負了十數載英勇威名。
【二龍套引霸王回宮上】
項羽:(唱西皮搖板)今得了李左車楚國之幸,進宮去與妃子議論出兵。
虞姬:妾妃接駕。
【二侍衛下】
項羽:妃子平身,可惱啊可惱。
虞姬:大王為何著惱?
項羽:可恨那劉邦會合諸侯興兵前來,與孤征戰,又散出許多揭帖辱罵孤家, 你道惱也不惱?
虞姬:大王就當深溝高壘等候救兵,不然恐寡不敵眾,致墜劉邦奸計,不知大 王意下如何?
項羽:妃子你那裏知道,那劉邦反復無常,韓信奸詐,孤此番出兵,定滅劉邦,
生擒韓信,方消我心頭之恨。
虞姬:兵家征戰,貴在知彼知己,不可意氣從事,大王若因一時氣忿,不能制 止,恐漢兵勢眾,韓信多謀,實非大王之福。以臣妾看來,只宜堅守,不可出兵。
項羽:妃子之言,雖是有理,祇是孤不出兵,豈不被諸侯恥笑?
虞姬:大丈夫能屈能伸,方為俊傑,今日能暫時容忍,將來必 一戰成功。那時又
有何人恥笑,還望大王三思。
項羽:適才已傳將令,怎好收回?孤不滅漢,誓不回程,妃子不必多言了。
虞姬:既是王心已定,妾妃不敢多奏,不知何日發兵?
項羽:明日良辰,妃子隨我御駕親征。
虞姬:愿為大王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後宮備酒,與大王餞行。
項羽:當與妃子痛飲,請。
虞姬:請,但願出兵早得勝。
項羽:即日成功享太平。(同下)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0/520liuyan/1/124646659486)
*(第 四 場)
【虞子期、鍾離昧、桓楚、季布上】
虞子期:教場點兵將。
鍾離昧:威風在四方。
桓楚:滅漢如反掌。
季布:一戰擒劉邦。
四將(同白): 俺,(各通名)虞子期。鍾離昧。桓楚。季布。
虞子期:眾位將軍請了。
三將(同白):請了。
虞子期:大王發兵,你我兩廂何候。
【子弟兵、周藍、項伯、李左車、虞姬、一車夫、霸王同上】
項羽:天下無敵將,威名誰敢當。
眾將(同白):參見大王。
項羽:人馬可齊。
眾將(同白):俱已齊備。
項羽:起兵前往。
【急急風,大旗折介】
眾將(同白):啟大王,大纛旗被風折斷。
項羽:啊?(唱西皮搖板)霎時一陣狂風到,折斷蠹旗為那條?人來與孤催前
道,滅卻韓信恨方消。
【場面作馬吼聲】
項羽:啊?(唱西皮搖板)烏騅不行連咆哮,遍體抖戰聲嘶號。孤方用兵,狂
風吹折蠹旗,寶馬聲嘶,不知何故?
周藍、項伯(同白):臣啟大王,旗折馬嘶,俱為兵家之忌,不若回師,少待
數日,再差人打聽漢兵消息,然後進兵不遲。
項羽:紂以甲子而亡,武王以甲子而興,何驗於彼、而不驗於此?旗折馬吼,
亦偶然之事耳;大兵既出,豈可復返?漢兵聞之,豈不笑孤懼敵也。
虞姬:妾啟大王,周、項二卿,皆陛下效忠之臣,所言甚是,不可不聽。
今日之行,大風折旗、烏騅長嘶,比皆上天示警,豈為尋常之兆?
望陛下從諫納忠,實為萬幸。
項羽:這個...。
李左車:大王千萬不可退兵,臣聞漢宮糧缺,陛下大兵一臨,決難支持;彼軍
將不戰自亂,不可失此機會。
項羽:卿言甚是。孤心已定,決不反悔,大隊人馬急往沛郡進發。
(領頭急急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