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17 06:00:00| 人氣3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假面舞會創作故事音樂會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www.bcello.com.tw/

【Enjoy Culture! 威尼斯人文小講堂系列No.1】- 迷醉,波光威尼斯假面嘉年華!
巴洛克音樂+威尼斯共和國宮廷=「假面舞會」創作故事音樂會!

■前情提要■
早在抵達東、西方文化交會的巴洛克時期國際商城威尼斯前,一向以堂堂儀表自豪而又講究衣飾的阿賢(普魯士王國巴洛克長笛兼手鼓音樂家,簡志賢飾),旅途中便喋喋不休關於威尼斯假面嘉年華的場面是多麼隆重華麗,特別是參加的王公貴族、平民、甚至外國人,無不在面具和衣飾上卯足全力爭奇鬥艷。對講究腳踏實地、覺得服裝只是「人類膚淺表皮」的小奇(普魯士王國巴洛克大提琴音樂家,黃琪芝飾)而言,阿賢一嘴停不住的奢華時尚經,真是令人煩透了!

然而,當他們親身走入聖馬可廣場假面嘉年華會的瞬間,小奇覺得自己快被眼前的魔幻奇景淹沒了。整個廣場宛若一場正酒酣耳熱的變裝派對,又像一幕搬演到最高潮的狂歡喜歌劇。由於威尼斯為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會的樞紐門戶,廣場上甚至展示著由非洲和飄洋過海來的大象、犀牛等珍禽異獸。水巷裡的攤商店鋪,陳列著繁多發散誘人神祕氣味的東方香料和織工精細的華美中國絲綢。小奇的視窗川流著戴憂傷表情面具的小丑、黑色大氅神出鬼沒的貴族紳士、珍珠耳環比臉還大的款步優雅公主和紅唇叼著一朵艷紅玫瑰的異國舞孃。耳朵裡充斥著街頭流浪藝人的魯特琴吟唱聲、酒杯過度碰撞的水晶碎裂聲與酒醉客的叫囂聲。鼻息間,聞著濃到令人嗅覺麻痺的古龍水香味,還有各式小吃攤所飄散出來的混雜食物氣味。
這一切,讓小奇覺得一陣眼花撩亂外加頭暈,在差點站不穩的恍惚狀態下,趕緊邊抓邊靠在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阿賢身上。一路聒噪的阿賢,此刻也只能緊緊扶住小奇,目光牢牢地釘在廣場的假面盛宴,大張嘴巴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威尼斯假面嘉年華究竟有什麼魔力,能讓小奇和阿賢如此目眩神迷?
絢爛假面的背後,又述說著什麼故事?

■威尼斯人文小講堂 No.1---< 迷醉,波光威尼斯假面嘉年華!>■
享譽世界的威尼斯假面嘉年華,每年二月在浪漫水都迷濛冬霧和粼粼波光的唱和下,吸引成千上萬的嘉年華迷前往朝聖、狂歡。令人好奇的是,天性熱情、不拘小節的義大利人,日常生活場景、劇情已宛若小型歡樂派對,為何還要特別舉辦為期約兩週恣意享樂的假面嘉年華?

* 「嘉年華」=「向肉說再見」?! *
嘉年華不就該盡情狂歡、遍享鮮美肉餚,
為何要「向肉說再見」?
難道這是一道腦筋急轉彎的問題?
是的,不要懷疑!
「嘉年華」一詞的拉丁文“Carnem levare”,
字面原意就是「向肉說再見」!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其間的落差,事實上是有著一段與宗教節慶相關的歷史故事。探索嘉年華的起源,此節慶事實上是歐洲的傳統節日,它的時光軌跡可以回溯到古羅馬的「農神節」,而古希臘、古羅馬的「木神節」、「酒神節」亦可視為是它的前身。眾人熟知的嘉年華英文為“Carnival”,若冬日在威尼斯漫步,則隨處可見標著義大利文“Carnevale”的嘉年華活動看板,日本漢字的翻譯為更貼近字源意涵的「謝肉祭」。嘉年華的拉丁文為已提過的“Carnem levare”,“carnem”是「肉」的意思,“levare”則為「捨棄、告別」之意。因此,嘉年華之意的義大利文“Carnevale”,其字面上真正的意涵為「捨棄肉」、「告別肉」、「向肉說再見」。

然而,相較於東方飲食習慣,更為嗜肉的歐洲人,為何要向喜愛的美味肉食說「再見」?事實上,等歡樂的嘉年華一過,緊接著便是為期40天不能吃肉、飲酒、娛樂的宗教期「四旬齋」(Lent),齋期的第一日被稱為「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為了補償餐盤裡不再有軟嫩肉餚、望醇酒興嘆的齋期苦悶,當時的人們在守齋前數週,便開始狂歡作樂、設宴大啖美食。隨著歷史腳步前邁,雖然謹守齋期戒律的教徒已逐漸減少,但設宴狂歡、大肆尋樂的節慶傳統仍保存流傳下來,進而成為歐洲重要的節日之一。享譽世界的嘉年華會,以法國尼斯(Nice)、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和義大利威尼斯的嘉年華為公認的世界三大嘉年華,其中又以需配戴面具的威尼斯嘉年華最有特色、亦最受矚目。

* 面具,森嚴階級制度下的壓力逃生門 *
當人們為了參與威尼斯嘉年華而購買、訂製或創作精美面具時,是否曾想過,在恣情狂歡的當下,為何要戴面具遮住享樂的面容?是為了配合華麗服飾整體造型美感,亦或是純粹的娛樂戲劇效果?

關於配戴面具的習俗,時光軌道可以推回至威尼斯假面嘉年華登上歷史舞台的年代,也就是基督教盛行、極度重視信仰虔誠度和宗教生活的中世紀。那是一個社會階級壁壘分明、嚴守階級制度的年代。一邊是掌握大多數財富資源和政治實權的封建制度領導階級、世襲名門貴族,對立的一方則是荷包貧乏的平民階級和苦力農奴。在森嚴的階級意識與律法下,有從屬關係的對立兩方只有在嘉年華節慶期間,因著面容和身份都已隱藏在面具和衣飾裝扮下,才能從階級桎梏中暫時脫離,獲得難能可貴的平等。現實生活中操持繁重田務、泛黃圍裙不離身的農婦,在嘉年華期間,只要戴上象徵皇后角色的面具,再配搭雍容繁麗的衣飾,便可以大大方方地進入平日只有貴族才能涉足的場所,如總督府、市政廳。而平日外出總得擺出一副莊重威嚴架式的貴族們,一但戴上面具消隱身份後,在慶典上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出入純平民的歡慶聚會縱情狂歡,甚至藉著面具遮掩放浪不羈、逾越禁忌的行為。對當時階級制度所產生的巨大社會壓力和對立意識而言,面具與嘉年華不啻為一個暫時性的減壓「緊急逃生門」,讓人們脫離了政治、人際、甚至身心層面長久性的壓迫和對峙。




2014-假面舞會創作故事音樂會


台長: 仁哥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