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社會觀點
綜觀同性戀受壓迫的歷史,可知壓迫的起源其實來自對同性戀的恐懼心態。所謂的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又稱為恐同症,指的是對他人同性戀、對自己內在同性戀感覺之非理性害怕,也包含同性戀者對自身的嫌惡感。
恐同情緒會以不同形式被表達出來由含糊輕蔑態度到具體敵意行為皆有之(王家豪,民91;Vicars,2006)。例如社會間普遍流傳關於同性戀者之曖昧笑話、避免與同性朋友間的親密動作、對同性戀族群發出不友善論述,甚至是採
取人身攻擊等皆屬恐同反應型態。
有的心理學家提出一種假設:對於同性戀攻擊行動是用以壓抑、否認自己內在同性戀感覺的一種企圖。MacDonald和Games的研究則指出:同性戀恐懼症可能與僵化的刻板角色印象有關,許淑婷(95)也認為女性、年紀輕的高中職教師則具較高的現代性「獨立自主」、較低的傳統性「男性優越」,對同性戀者有較正向的態度。
隨社會普遍的恐同情結而來的是對於同性戀族群的「污名」(stigma)。污名一詞源自希臘,意指因為道德上的污點而身上被刻或燒所留下的烙印。這些標記意味著可恥、道德上的瑕疵。E. Goffman是研究污名的代表人物,他將污名分為三種不同類型(引自劉安真,民89):
1. 身體上令人厭惡的缺陷。
2. 精神病、犯罪、吸毒、酗酒、同性戀、失業、自殺企圖、及極端政治行為等失序行為。
3. 人種、民族、國籍、宗教上部族污名(tribal stigma)。
具污名者會主觀感受到污名的概念。污名感可能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具污名者對自己身份的判斷,二是來自對對方如何判斷自己的想像,三則是對方真正的判斷。所以,一位同性戀者其污名感受可能來自於:
1.自己對「同性戀」此屬性之主觀知覺:同性戀者自身對於同性戀的觀感即帶有厭惡、輕視、恐懼的心情,因此也無法接納自身對於同性懷有愛慕、愛戀的心情。
2.他猜想別人如何看待同性戀者:同性戀者因為感受社會氛圍對待同性戀族群之不友善、敵意訊息,因而不敢透露出自己對於同性之孺慕情感,擔心自己真實情感取向曝光之後將受到惡意對待。
3.其身旁周遭環境對待同性戀者的真實行為:同性戀者曾經看過、聽過或參與過對同性戀族群之不友善行為,知道自己的性傾向一旦曝光,便如出一轍,受到相同的對待。
受到同性戀者其污名感產生來源的不同,其隨後採取的因應策略也有迥異表現。Warren(1980)認為同性戀者可能採取如下方式因應污名(引自劉安真,民89):
1. 壓抑(repression):具有同性戀傾向者壓抑其對同性的愛與接觸。
2. 否認(stigma denial):有同性戀行為,但是否認自己是同性戀。
3. 偽裝(passing):接受自己是同性戀的身份,但是隱藏其身份。
4. 掩飾(covering):不偽裝自己是異性戀者,但是儘量避免表現出與此污名相關特徵。
5. 揭露(disclose):選擇向部分或每一個人揭露自己的身份。
6. 自恨與絕望(self-hatred and despair):無法壓抑卻也無法正視自己的同性戀屬性。
7. 修復(repair):無法接納自己同性戀的傾向,企圖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為異性戀。
無論採用哪一種因應策略,同性戀者無可避免的必須耗費大量心力,付出心理上的代價。Cain(1991)認為是否坦露自己的身份成為同性戀者污名處理的主要內涵,同性戀與其他污名相較下來,似乎具有較高的隱密性,但此種特性也造成同性戀者另一層壓力-許多同性戀者對於「現身」與否的矛盾心態(王家豪,民91;吳幸珍,民92;黃才容,民91;張銘峰,民90;劉安真,民89),從第一次覺察自己的同性戀傾向開始,便會面臨污名議題,而每一次人際互動時同性戀者都必須面臨是否坦露身份的心理壓力以及不可預知的後續結果。
從上述,異性戀主宰的社會瀰漫的恐同氣氛,決定了同性戀者從覺察自己同性戀傾向的第一刻開始便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而面對的敵人可能是家人、朋友、整個社會體制,有時還包括他自己。而同性戀恐懼的起源來自於性別角色刻板的性一元化,對於性別角色以及性行為模式有著僵化、不合乎自然法則的偏執理想圖像;因而性少數族群的出現遂成為可怕的、致命的病毒,欲除之而後快。
柒、自我認同議題
在普遍恐同的異性戀社會中,許多潛在同性戀者在初期面對自己「異於常人」癖好時,多呈現「拒絕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愧」、「迷惘」等心理反應。台北生命縣協會統計資料指出:同志熱線求助原因前三名為「情感」、「交友」以及「認同問題」(郭燕心,)。顯示同性戀族群中,認同議題是重要、影響甚鉅,部分同性戀者能順利接納自己的性傾向,但是也有相當部分同性戀者自己抱持「恐同心態」,因而拒絕接納自己或是在追尋認同的路上跌跌撞撞,甚至引發其他層面之身心適應困擾(Rienzo, Button, Sheu & Li,2006)。受到異性戀霸權影響,同性戀者其自我身份同發展有其特殊性,值得我們多加探討。目前同性戀認同理論發展已臻成熟,提出理論的有:Cass模式、Troiden模式、Peck模式、McCarn模式;國內學者關注同性戀者之認同發展歷程者以洪雅琴與劉安真為代表。以下分別介紹之:
一、 Cass模式
Cass於澳洲從事同性戀工作,並提出同性戀認同發展模式。他提出同性戀認同發展可分為六個階段:
1. 認同困惑(identify confusion):個人第一次覺察到自己對同性的感覺及吸引力,並隨之出現混淆、困惑、焦慮等現象。個人若能持正向反應者,則會繼續搜尋、廣納更多性傾向資訊,繼續向下一階段前進;反之,持負向反應者,多以拒絕自己的感受、壓抑同性性吸引力為表現特徵。
2. 認同比較(identify comparison):在上個階段,對自己抱持正向反應之個人開始接納自己是同性戀的可能性,開始尋找其他同性戀者、學習同性戀的意義及內涵,開始學習面對社會疏離狀況。若於上個階段即採取負向反應之個人,則企圖改變、壓抑自己同性戀行為與意念,並貶低同性戀予以污名。
3. 認同寬容(identify tolerance):依據前一階段發展,第三階段會有三種情形:
(1) 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但並不期望自己是同性戀者。
(2) 認為自己部分是同性戀者,並且接納之。
(3) 認為自己就是同性戀者,並持正面自我評價。
此一階段的人其內在焦點逐漸轉移到社會、情緒以及性上的需要,因此需要向他人坦露身份以滿足其需要;另一方面也意識到與異性戀者在社會權力上的落差,對自己的身份採取「寬容」的態度。為降低社會疏離、提升自尊,故此階段之個人會將生活重心擺在與其他同性戀者接觸上。
4. 認同接納(identify acceptance):在第三階段中,個人自我知覺雖然以清楚形成但仍脆弱,他們清楚異性戀才是這個世界所接納的。隨著與其他同性戀者間持續性的接觸日多,其自我身份認同愈強烈,因此認同特徵由「寬容」轉而變成「接納」,並將此認同融入其生活之特殊社會文化脈絡之中。
5. 認同驕傲(identify pride):此階段之同性戀者主要經驗到社會文化對其所屬身份不予接納及認同時,與異性戀霸權社會間產生「我們-他們」之對立情勢。藉由提升同性戀是更值得喜愛、更優秀的一群,貶低異性戀者,作為反對社會普遍存在異性戀意識型態之公開宣示。
6. 認同統整(identify synthesis):與異性戀者間之正向互動逐漸增加,逐漸鬆動同性戀者「同性戀優-異性戀劣」之二分法思維。其內在同性戀之自我認同愈深,也更能夠公開以同性戀者身份與廣大的世界產生連結;其性取向方面之自我認同能與其他層面之自我認同統整一起。此階段之終點類似於自我實現與個人成熟,此階段特徵為整體性與個人性。
二、 Troiden模式
Troiden(1989)將同性戀者之認同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 敏覺(sensitization):感覺到自己與眾不同,會被同性吸引;通常這種經驗可以回溯到兒童早期。
2. 困惑(confusion):為澄清困惑、更了解自己,同時會有同性戀的或異性戀的探索經驗。
3. 承諾(commitment):於此階段當中,還可細分成為:發展同性親密關係、向非同志同儕現身以及向家人現身等三個階段。
Troiden的階段最為簡單,也最聚焦於身份認同的當下,並發現:整個認同發展歷程男性出現得比女性早。
上述認同發展階段均持線性模式,由不缺定的混沌中摸索到堅定建立認同或認同早閉。此觀點容易過度簡化個人認同發展內涵、忽略社會脈絡因素對於個人認同產生的影響與衝擊。
三、 Peck模式
女性對性(sexuality)的壓抑與表達、親密與自主之間有複雜的交互關係,Peck是少數將此間複雜關係整理成理論的學者。他於1986年提出女性自我認同理論,其中指出線性的發展模式無法適切地描述女性「自我創造」(self-creation)的複雜本質;單是階段與發展任務的描述無法看出女性其自我認同發展過程受到多種力量的影響,這些力量包含:社會文化背景、與女性的關係、內在對自我的看法等。由此可看到,女同性戀者的認同發展是同時受到個人內在與外在環境與其間互動後的產物,隨著其間的關係張力變化,而個人認同發展形成也出現不同的形貌。
四、 McCarn模式
McCarn認為個人發展出女同性戀的認同時,也會重新定義自己的團體歸屬,所以他將「個人內在認同發展」與「團體歸屬認同歷程」(group membership identity development)區分開來。個人認同部分是指個人對於自己在性方面的認同。而團體歸屬認同則包含:對自己、對其他同性戀者、對非同性戀者等三方面的態度。在此一模式中,個人認同與團體認同這兩個發展歷程是互相平行、交互影響但不同時發生;這兩個歷程均可分成四個階段:覺察、探索、深化、內在化。個人認同部分類似於Cass等人論述,以下將僅介紹團體歸屬認同階段:
1. 覺察:開始意識到異性戀並非唯一常態,這世界還存有其他性傾向;此初步覺察帶來就有認同之崩解與困惑。
2. 探索:此階段個人積極追求有關同性戀知識,澄清自己對同性戀的態度,並判斷自己可能之歸屬。
3. 深化:在此階段中,個人對於同性戀團體之獨特價值與所受之壓抑有更深入體會,開始產生隸屬同性戀團體之承諾,也意識該決定之意義與後果。
4. 內在化:經過衝突與再評估的過程,個人認定自己身為女同性戀、隸屬於同性戀團體之一份子。將女同性戀的自我認同內在化,成為自我概念的一部份,對於在社會中維持女同性戀身份感到充實而安全。
McCarn認為上述認同發展與形成階段具有循環的特性,只要有新的事件、脈絡因素,無論個人人同或是團體歸屬認同即有可能歷經新的覺察、再重新經歷一次歷程。
五、 洪雅琴的認同研究
洪雅琴(民85)針對兩位女同性戀訪談完成女同性戀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研究結果提出女同性戀認同發展歷程有三:
1. 覺醒與壓抑:開始經驗到自己對於同性戀的情感與慾望;因受制於個人已經內化之同性戀恐懼及所感受到社會大眾對於同性戀之負面刻板印象,從而壓抑其同性情感與慾望。
2. 面對與解決:青春期後,因其內在情感與慾望逐漸增強感到難以壓抑時,個人開始面對內在情慾與外在壓力之衝突。
3. 認同漸趨穩定:隨著衝突升高與獲得解決,個人從中學習成長,其同性戀認同也能愈趨穩定。
研究尚提出影響同性戀者認同形成與現身困難的原因是受到個人內化之異性戀基本假設、同性戀恐懼、及感受到家人、同儕、媒體當中傳達出對同性戀族群之排斥恐懼心態(吳幸珍,民92;張銘峰,民90;黃才容,民91)。
六、 劉安真之認同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
劉安真(民89)以5位女同性戀者為訪談對象,針對其認同發展歷程以及同性戀污名之因應策略作一分析研究。她認為女同性戀性認同建構過程呈現下列內涵:
1. 性認同是個人特質與對社會脈絡知覺互動下所建構出來的。
2. 性認同是多樣化的,「非同即異」的二元觀點無法解釋女性認同。
3. 性認同不一定與性傾向、性行為與情感關係一致。
4. 性認同可能具有流動的特質。
針對女同性戀者感受之污名及其處理策略結論如下:
1. 污名感多來自於對他人態度的想像。
2. 隱藏仍是最常見的污名處理策略。
3. 向家人現身最為困難,卻最渴望家人的支持。
根據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於同性戀者其認同發展歷程之研究與論述中,我們可以瞭解身處異性戀霸權社會脈絡中,同性戀者從意識覺醒開始即是混亂的開始;大多同性戀者需要多年的暗自摸索,在一次又一次與內在或社會異性戀主流論述衝撞過後,才逐漸釐清、接納自我本來的面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