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阿斗的特點就是乖,他有多乖!!乖到連諸葛亮死掉之後,連他的指定繼承人都死光了,才開始親政。這一等,就是大約20個年頭,雖然魏略說:蔣琬死之後,劉禪才開始管事。不過鑒於魏略有許多關於蜀漢的敘述未必正確,所以參考就好。
不過我們可以想,假如你是27歲(實歲)的阿斗,又很討厭諸葛乾爹,好不容易熬到他死了,會不會高喊:瓦出運啦!!更何況如果是個別心理陰暗的人,搞不好還會給他放鞭炮慶祝一番。這個在歷史上常常有,像霍光死後不到三年,霍氏家族因謀反罪名全被漢宣帝砍光了--你問我,霍光怎麼得罪老闆的?只不過他跟老闆同車,老闆自己只敢坐三分之一的板凳,不敢輕鬆坐--就這樣而已。
那當時的蜀國有沒有專門講死人壞話的小人?當然有啊~~李邈在諸葛乾爹在五丈原死後,馬上趁機大講特講諸葛亮的壞話,話說的有多陰狠--皇帝啊!!諸葛亮死的好啊!!要不是皇帝您寬宏大量,作為臣子的我,每天常擔心受怕,因為啊!!像霍光、呂祿這種人,不是想要叛亂,只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軍隊,隨時可能把您給幹掉。結果,馬屁拍到馬腳上,阿斗讓他去追隨諸葛乾爹去重新學做人做事的道理。
插話一下,這個李邈真不是個東西,在劉備喝酒的時候跑去罵他,要是說:「老劉,你酒品不好要改進等等..」那就算了,偏偏是說:「你憑哪一點幹掉劉璋,你說啊!!」結果劉備氣炸了,直接吐他:「你覺得我不行,那你為什麼不幫忙他打我?」估計李邈那天可能跟老婆打架還是怎樣,馬上又頂了劉備一句:「誰說我不想的,只是能力不夠而已。」誰不頂,偏偏頂上酒品、脾氣都不好的劉備,大哥永遠是對的,所以二話不說,把他抓起來準備給殺了,這時候是誰替他求情免死--諸葛亮。而咱們亮哥不但救了他一命,還讓他有工作,他從犍(地名念前,動詞念堅)為太守一路幹到了安漢將軍。諸葛亮對他還不錯了吧~~在他看來可能還不夠。他在勸老葛不要砍馬謖之後,估計亮哥可能還在氣頭上,就叫他滾回成都去--沒免他的官喔,估計他覺得很沒面子,所以等諸葛亮一死,馬上跟阿斗說亮哥的壞話,這回就沒有人幫他求情了--阿斗直接砍了他。
為什麼說李邈是個小人?諸葛亮還活的時候,他有很多機會當面嗆諸葛亮,可是都沒有,等到亮哥一死才大說死人壞話,這人品也太那個了吧!!不過如果說阿斗砍了李邈,只不過是政治手段,萬曆是如何對待死去的張居正?也是從三個很小的言官說張老頭的壞話開始,然後懶鬼萬曆就開始大開殺戒,一路抄家,抄到連張公子都活活被餓死了,萬曆還不過癮,張大閤老的大體差點要從墳墓被挖出來見太陽--那阿斗是怎樣對待諸葛大老的後嗣呢?你老子搞我,那我總可以搞你吧!!
嗯!!阿斗把女兒嫁給他(不知道是否他的女兒長的很像如花,所以這是最好的復仇手段?),而且是亮哥死後的九年。你看看,阿斗有多猴急~~諸葛瞻才剛滿十七歲就要被破處(古代人比較早..熟,嚴格說起來,搞不好阿瞻那時才實歲還未滿十六),而且亮哥死的時候,瞻兄才八歲,可見得阿斗多眼巴巴的望著諸葛瞻長大,因此就這點看,阿斗非常尊敬甚至於信任諸葛亮的。我們再看看,阿斗寵信諸葛瞻到什麼地步?
人家是愛屋及烏,阿斗是愛爸及兒,諸葛瞻不但早就就被劉禪給定了,連官都替他想好了,阿瞻從騎都衛(也是管羽林軍,皇上的私人部隊)開始做起,用噴射機的速度作官,隔一年作羽林中郎將。這個官是幹嘛的?管特勤跟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如果這還不無法表示咱們阿斗的關愛眼神,諸葛瞻還一路作到了侍中(皇帝的近臣,很類似現代的職稱的:機要。)可能阿斗覺得這樣還不夠寵,讓諸葛瞻再作到尚書僕射(副宰相),最後加軍師將軍(沒有軍功,附帶一提,這將軍也是亮哥擔任過)--花了不到20年。
但諸葛瞻領導能力如何?說實在話,虎父犬子,平平都是官二代,差陸抗太多了。陳壽罵人不帶髒字,是這樣評價阿瞻的:他啊~~優點就是書法跟畫畫很讚、記憶力好--外加有個好爸爸!!反觀東吳的陸抗呢?雖然老爹是陸遜,但可不是靠爸族的,他能力有多強?強到他在孫皓鳳皇三年秋七月死掉,他的老相好兼死對頭--羊怙就說時機成熟可以伐吳了。因此不需要說陳壽是因為被諸葛瞻輕視,所以故意把他寫差:事實上諸葛瞻要去死之前,才嘆氣說:早知道就跟阿斗咬耳朵幹掉黃皓。所以我只能說,阿瞻只是跟史可法一樣,除了想死之外,對局勢一點幫助也沒有--甚至於當時蜀國有傳言,諸葛瞻想用閻宇搞掉姜維,也不管姜維是他老爸的愛徒。
如果我們從人心險惡出發,認為阿斗不管是嫁女兒或是一路提拔言過其實的諸葛瞻,只是為了安撫諸葛惡魔黨的權宜措施,那諸葛瞻怎麼死的就是關鍵--瞻兄是少數為了阿斗戰死的,享年37歲--還賠上自己的兒子。
從諸葛乾爹死掉、阿斗嫁女兒到蜀漢滅亡,禪哥有太多機會下辣手痛整諸葛家族--假設他真的很討厭諸葛老爹。但從諸葛瞻的發跡與工作績效來看,我只能說,阿斗真的很信任、喜歡諸葛乾爹,而諸葛乾爹也不負劉氏父子的知遇之恩。對我來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很流行翻案風,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很跋扈、專權,對我而言,這未必是正確的看法,雖然諸葛亮所作所為用今天的角度來看,似乎很超過,例如兩國締結盟約,吳國講到了孫權,蜀國竟然只提到諸葛亮有多偉大;或鄧芝出使吳國的時候,也只有猛誇諸葛亮的好,半點都沒提到阿斗--但這些都不能當作諸葛亮專權跋扈的證據,不過如果主子小心眼起來的話,那也沒辦法。為什麼?因為我們要從當時諸葛亮所處的政治環境跟制度,才能評斷這個人是不是權臣,不然的話,就會淪為不分青紅皂白,只跟罵別人領十八趴的豬頭。
諸葛亮正式的職稱:丞相錄尚書事,假節,領司隸校尉(過乾癮的職缺,類似戰士授田證的美夢,在張飛死後,劉備送給諸葛亮)--劉備所給。封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這才是阿斗給的)。諸葛亮非正式的職稱是:阿斗的乾爹,託孤大臣之一。封侯不用討論。諸葛乾爹的職稱可是丞相,不是尚書令喔!!這點有差嗎?當然差很多,不過先要澄清一個觀念:丞相、相國是正式的職稱;而宰相是泛指作到那個位子的人。所以蘇轍幹過宰相(門下侍郎)、晏殊也幹過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沒當過丞相。
如果你在西漢初年被任命丞相,那恭喜你,基本上你已經進駐海邊,因為你真的管很大,也就是說,你的工作就是幫助你老闆搞定好老天爺,也要管理好人跟動物,釣魚台也必須要你搞定,提高執政滿意度--一個月讓人民有感也是你的工作,總之,就是讓各部會運作順暢。(陳平回答漢文帝:「主臣!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不過沒有每天過年的,假設你在漢武帝之後擔任丞相,基本上你最好研究一下怎要無痛自殺,因為漢武帝的嗜好就是請丞相自盡(那時不流行把丞相審判,所以皇帝一旦皺眉頭,丞相只好含淚去見閻王),西漢中葉以後,相權已被削減,但漢宣帝還是認為他跟丞相的分工是:管理人是你的職責,任免將相是我的權力(天子使尚書召問(丞相黃)霸:「...夫宣明教化,通達幽隱,使獄無冤刑,邑無盜賊,君之職也。將相之官,朕之任焉...君何越職而舉之?」)(那時的尚書還明顯的,是皇帝的跑腿)。但此時尚書省--皇帝的公文總收發室權力開始大尾,但性質還是皇帝私人秘書。
西漢丞相還有一個權力--帶兵打仗。雖然當時太尉是管軍隊的,卻不是固定職,要看皇帝爽不爽設置。再加上西漢初年,丞相是從各侯國中選出來的,許多人都跟痞子邦一起刀光劍影、到處殺人放火,當然不把帶兵打仗當作一回事。雖然西漢後期,丞相已不流行從軍去,但丞相可以帶兵作戰,已經成為西漢的政治傳統之一了。
另外丞相還有幾個很爽的權力--第一、改皇帝的公文。覺得皇帝的公文寫的太差勁,可以直接退回,強勢一點的還會罵個幾句:這種公文也敢出門。第二、丞相還可以開府,共有12曹吧~~相當於現在的行政院裡的各組。最後,丞相如果遇到緊急事態,是可以直接先砍頭後報告老闆的,所以在漢朝當丞相真的是滿威的。
說到這裡,要扯一點內外朝的區分,有些評論諸葛亮的人,很少從當時的政治制度出發,反正在自己的部落格裡,我就是想扯。我們看歷史劇,包括穿越劇都一樣,會認為皇帝上完早朝之後,整天就沒事作了,開始進行與宮女的體育競賽,個別嗜好不同的,還會加入男性一起玩壓制--西漢的至少有八成的皇帝都有這個嗜好。不過,人總是要幹活的,所以皇帝,這個全國最大也最累的公務員也要辦公啊!!所以他也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廳舍,可是問題來了,總不能叫皇帝自己擬辦吧~~況且在西漢的時候,紙還不普遍,你叫皇帝自己刻字--乾脆叫皇帝拿刀割腕還比較快,因此皇帝也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廳小組--尚書。當尚書編制越來越大之後,就叫作尚書臺或尚書省。另外,皇帝也要花錢擺闊,逗他的愛妃開心啊!!而且宮裡養了這麼多的女性同胞跟死太監,他們也要吃、住、穿跟拿薪水啊!錢從哪裡來?絕對不是吳淑珍的從國務機要費來,皇帝只能向少府拿錢,當然啦!!如果真的窮到底的時候,皇帝是可以跟財政部(戶部)要錢,雖然很沒面子,但未必能要得到錢,個別強勢的部長還會把皇帝罵一頓之後,再不厚道的兩手一攤:報告SIR,國庫沒錢。總之不管是管皇帝的田產、衣服、伙食、金錢、公文甚至於皇帝私人圖書館的,統稱為內朝官。當然內朝官不只這些,但內朝官有個特點:官小管很大--董事長隨便一個秘書,如果這個秘書又是董事長的親戚,保證可以把總經理弄到欲仙欲死了--搞到他會想要早死早超生。因此在西漢中後期,內朝官開始發威,丞相就開始閃邊去了--因此西漢兩位專長廢皇帝的大臣(西漢少帝是被劉家人自己搞掉的),全是內朝官。霍光被漢武帝託孤的職稱是:大司馬大將軍--內朝官的總頭頭。可是不能說我是周美菁的親戚就可以跟丞相開幹,咱們鬥爭技巧最講究師出有名,要挑戰丞相也要有個名號啊~~不然丞相回頂你一句:啐!!你以為你是超人啊!!想要內褲外穿,小心我辦你妨礙風化。因此西漢中後期,為了方便外戚、死太監奪丞相權,於是就創造出"領尚書事"的頭銜。這個頭銜也只是負責老闆的公文收發兼擬稿的工作而已。不要小看這個總收發的工作,就好像公家機關不能小看司機工友一樣,霍光因為有了這個頭銜,所有跟他交手過的丞相,非乖即廢,全部都閃邊去夾卵蛋站好。
這個頭銜的迷人之處在於不必負責任。因為他只是負責老闆的公文總收發工作,並簽註該如何辦理而已。既然他負責皇帝的公文總收,當然要先把公文看過一遍,所以昭宣時期,送給皇帝的公文都要必須有副本,正本給皇帝,副本給具有"領尚書事"這個職稱的人看過才行。假如你在西漢中後期,對"領尚書事"的人非常不爽,覺得他根本就是陳水扁,所以寫公文要求皇帝主持正義,那恭喜你,你還不如去寫馬英九的東海倡議,可能還比較有人看,因為他會先看過你呈上的副本,但因為他又負責收發~~所以就直接把你的文給存參或退文!!雖然宣帝在霍光死後,把副本制度廢除,但"領尚書事"這個頭銜一直沒有廢除,變成每個大臣(不管是內外朝的官員)都摩拳擦掌的,想要積極爭取--沒辦法啊~~這個頭銜誘惑太大了,可以看遍所有公文再加註自己意見,多爽啊!!。最後王莽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甚至他還趁老闆無法辦公的時候,像漢哀帝忙者跟董賢搞同性戀,或趁皇帝還小,就順便把老闆給二層決行了,最後連公司名稱也一併二層決行。演變到後來,丞相越來越有給職資政化,到了王莽這個改名狂,乾脆把丞相改叫作大司徒,後來拿掉大,叫司徒--東漢的劉秀也就不改回來。
如果你在東漢擔任司徒,恭喜你得到了高等米蟲缺。可是你能擔任米蟲多久,完全要看老天爺給不給賞飯吃。如果老天爺不小心打個噴嚏,扭一下腰,搞個風災地震的,雖然你不是氣象局局長,你還是必須回家吃自己--理由是老天爺不喜歡你。這個情況很搞笑,就像如果東漢發生九二一,竟然不是閣揆下台,而是資政必須下台以示負責。但實際工作總要有人來幹啊!!這個就是尚書令的工作,那你覺得尚書令是幾品的官?不到三品。可是司徒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啦~~那怎麼指揮的動?只有靠皇帝的智慧了!!因此相權日漸減輕,君權加重。可是啥事情都要靠皇帝管,他也會煩,因此"錄尚書事"這個頭銜(改名了),就變得妙用無窮,當皇帝看哪個高官爽,就送給他,這個官馬上就變成宰相;如果給尚書令,那這個尚書令就比周杰倫還屌,原因無他,尚書令那時還算內朝官,已經有權無責了,再加上這個頭銜,就是標準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有權無責,這樣還不夠爽嗎?唯一的風險就是要整個家族被砍。
但我之前一直在想:尚書令跟"錄尚書事"如何分工?後來才知道皇帝是不管這個了,因為他會希望最好你們兩個互砍到頭破血流最好--這樣才會聽我老大的話(李嚴與諸葛亮之間的權鬥就是如此,後詳敘)。
現在有個選擇題讓各位選:你是想擔任隨時可以把皇上抓來罵一頓的大老,還是靠近權力核心,有權無責但只能看老闆臉色的機要?當然,正常的人兩個都要。因此東漢末年只要能把皇帝抓來玩弄的人,沒有一個不這麼想的,像曹操、司馬懿都如此:所以他們一定自稱相國兼錄尚書事。只有一個例外--肥豬董卓。董卓只懂得殺人不懂政治,他以為自稱相國,可以專權砍人(假節鉞),有保鑣(虎賁),就可以為所欲為,所以最後被高級政客王允玩死。
話說回來,假節跟假節鉞有何不同?這個也要花很大的篇幅來說,不過簡單的歸納一個概念:假節--是皇帝的職代,假節鉞是皇帝的分身。也就是說,兩個雖然都可以不用請示老闆,能獨立的搞東搞西,但職代比不上分身。假節鉞可以把人砍了再報告老闆,而且基本上老闆都會同意:你砍的好,砍得呱呱叫。為啥?第一、人都死了你還能怎樣?第二、基本上拿到假節鉞的人都擁有軍隊;會聽你話的,就是拿這個玩意要去前線帶兵打仗,專門砍不服從他指揮調度的人;不會聽你話的,正籌組新的董事會準備廢掉你--更可悲的是,你也拿他沒皮條。
再來為什麼老劉要給諸葛亮"假節"呢?第一、老劉給了不少人"假節",像馬超、張飛都是他的職務代理人,後來阿斗也給了魏延、蔣琬、費禕、姜維等。不過有一個人一直都沒有這個權力:趙雲,很意外吧!!趙雲有無得老劉的緣向來眾說紛紜,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趙雲獨立領兵作戰,是在諸葛亮主政時期。另外蜀漢老劉時代只有一個人具有"假節鉞"這個權力,就是關老爺,因為他是負責荊州進攻路線的總執行長。話說回來,為什麼要給亮哥"假節"的權力?因為老劉長年不在成都,不管是在漢中、夷陵還是永安,所以諸葛亮身為後勤的總執行長兼大後方的蕭何,實在無法凡事請示老闆才能作決定。所以讓諸葛亮在成都作他的職代是很有必要的。
說到趙雲,其實老劉對他的態度一直很曖昧。說不重用也不是,可是說很重用也不像,雖然稱讚他一身是膽,但只讓他做個高級武官而已。到了亮哥時代,他才有發揮的餘地,不過也沒多久就死了,最後劉禪給他一個謚號:順平侯。
把亮哥的官銜都講完了,其實你會發現,早在劉備時代,諸葛亮的權力就很大了。可是阿斗覺得這樣很不夠給亮哥揮灑的空間,再送給他二項禮物:開府治事及領益州牧。開府治事就是讓亮哥有獨立的辦公廳舍好辦公。看似體貼的舉動其實就是意味著:老大,你不用請示我了,你就自己幹吧!此外,為什麼諸葛亮不需要假節鉞?因為阿斗給他"開府治事"後,基本上不需要假節鉞了,他直接就可以砍人了。可是帶兵作戰還是需要,因此南征、北伐都有請過但戰爭完就歸還。但丞相府卻是主管刑罰的--這就是體制,所謂的亮哥一生謹慎就是體現在這種小節上,不要以為歸還"節鉞"沒什麼!!老曹、司馬氏父子可是有借不還的。同樣地,人才的考選也是丞相府的職責,因此,只要諸葛亮要成立惡魔黨,他是隨時可以的。至於益州牧,老天爺,蜀漢唯一的省就是四川省,讓你兼四川省省長,就是讓陳冲兼任台灣省省長。就這樣,亮哥從中央到地方,權力真的做到了垂直整合,完成一條鞭的作業。
但阿斗哥,你不怕亮哥變成司馬孔明嗎??我們再看下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