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8 12:29:06| 人氣225|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芬蘭孩子上才藝課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網站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efault.do *


芬蘭孩子上才藝課嗎?

「才藝」興趣化,「興趣」生活化,在北歐各國不流行上才藝課,找到自己一生喜愛的興趣、活動,才是最重要的。


大女兒四歲時,我們正好搬回台灣三年。那段期間女兒開始接觸音樂和律動,學了鋼琴,也進入弦樂器的世界。有朋友劈頭問說:怎麼你們都逃不過「學才藝」的
迷思?


我笑笑,心底並不認同這一頂「學才藝」的帽子。因為我從來都不認為音樂是需要用特別眼光看待的才藝,而把音樂、藝術、運動、閱讀等等,都看成像是飲水、
空氣一般,人人皆可賞識、得以享受,不僅是生活教育的一環,更是終身賴以怡然自得的養分。它們,是孩子「四育均衡」不可或缺的基礎。


為孩子的平衡人生播下種子


對於重視教育初衷的國家,這些被冠上「才藝」的各類活動領域之廣,事實上涵蓋了人生各個基本層面。但它們是每個孩子與家庭,可以按照興趣、費用、時間等
不同考慮,自行去開發選擇,學著玩、學著喜歡。只要學習的出發點正常、初衷正確,孩子們從年幼期間的廣泛接觸,將會為他們尋覓到合適的興趣,並發展成為
人生的樂趣。


這樣的想法,是為孩子播下平衡人生的種子,而不會陷入大家口中趕流行的「學才藝」迷思。
住在台灣的三年期間,我聽過一位先生對妻子說:「孩子學那些才藝都沒有用!學電腦、英文、數學這些有用課程的錢,我出;那些沒有用的,你自己去想辦
法!」也經常聽到人們嘆氣說:「現在的孩子真可憐,要學這麼多東西。」


在各種質疑、不解的話語之下,我還是讓兩個女兒一一接觸了不同的「才藝」活動。因為我相信這對她們人生的啟蒙,有絕對的幫助。她們悠然其中的喜樂,成為
我最大的安慰與鼓勵。


為了興趣不是為了才藝


結束三年在台灣的日子,我們搬遷來到芬蘭。五年多來從國際學校到芬蘭學校,我發現一個「真相」:孩子在課餘、假日「玩才藝」,絕不是台灣人的專利。有很
多歐、美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徜徉於各式音樂、藝術、舞蹈、運動之中。但是,這些我們視為額外加諸於孩子身上的「才藝」,他們卻稱之為Hobby!(翻譯
得貼切一點,就是「興趣」)我心底大聲讚好!


在芬蘭,可以看到嬰兒在零歲時期就跟著父母上音樂班;三、四歲時,已摸過多種不同樂器,開始了音樂啟蒙;五、六歲以後,很有自信的對父母說:「我要學吉
他!」


你看到的芬蘭孩子,不是只上繪畫課,還學建築、做模型。芬蘭的男孩,三歲不到就興致勃勃的打冰上曲棍球;芬蘭的女生,小小年紀就穿戴全套滑雪裝備,在雪
地中玩越野滑雪、下坡滑雪、滑雪板……。
於是,你會問著芬蘭的父母說:孩子有哪些「興趣」啊?他們喜歡上哪些「興趣」課?而不是問「才藝」。這「興趣」兩字,不僅少了「為學而學」的壓力,也少
了「才藝」背後那種相較高低的競爭心態。


興趣,有數百種選擇,人人皆有,沒有誰強、誰弱、誰行、誰差。擅長者最後可以將興趣發展為專業,業餘但樂此不疲者,也學會終身玩賞並藉此陶冶性情。


任何有機會長期接觸不同興趣課的孩子,會自然體會到,所有的事物非一蹴可幾。無論藝術、音樂、運動、舞蹈的養成,需要的都是時間與耐心,只有一點一滴的
增加,才能真正累積實力,沒有三年五載的長期澆灌,難以成形。
所以,它們比起智力學業養成所需要的精神力氣,絲毫不遜色。孩子藉著學習這些智育之外的不同領域,平衡的接觸、了解到人生長路,其實可以拓展得更寬闊、
更有趣。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不同面向的啟發,這樣的「興趣」學習與啟蒙模式,從冰島、瑞典到芬蘭等北歐國家都大同小異,也一代接一代的付諸實現。


找到自己喜愛的活動


讓孩子學習人生的不同領域,到底要從「興趣」還是「才藝」的角度來看呢?我想,真正的差別,或許就在於為什麼要引導孩子接觸學習?如何做才不會給孩子過
多的壓力?父母的態度與期許、社會對「才藝」的看法、孩子是否打從心底開懷的去學,將是影響孩子學習這些課程的關鍵。


芬蘭的孩子,在課餘之暇玩很多東西,興趣課相當廣泛。距離首都赫爾辛基六十公里外的羅亞市(Lohja)教育官員雷柏(Juha Lemberg)曾對
我說:「我們希望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有熱忱,希望孩子至少下課後會有一項興趣,因為那是對於自己生命與人生的啟發。」


擁有四個孩子、依舊年輕動人的冰島大使夫人古德倫(Gudrún Sólonsdóttir)告訴我:「我們冰島的孩子,小時候就接觸許多興趣課。」我
問:「學習那些事物的目的是什麼呢?」她說:「就是好玩。同時也找出適合自己一生喜愛的活動。」
以運動來說,芬蘭的國家運動是冰上曲棍球,大多數孩子,男女生都有,從三、四歲起就開始穿上溜冰鞋,拿著冰球棒在溜冰場上飛馳玩樂。大女兒在音樂學院大
提琴老師的十二歲兒子,除了是大提琴好手外,更是校外曲棍球隊的一員。


以音樂來說,芬蘭的女孩除了我們所熟悉的鋼琴或小提琴之外,還有更多專精於爵士鼓、小號喇叭、電吉他等等。
我曾經在音樂學院等女兒下課時,遇見一位留職停薪、帶著娃娃來上零歲音樂律動班的國際關係學者;也碰過一位瑞典經濟學院教授,等學習小喇叭的女兒下
課。


或許有人會好奇的問:是不是因為這是首都赫爾辛基的關係?其實,在我走訪芬蘭各地的過程中,就發現芬蘭孩子幾乎都會去找尋自己的生活興趣。就這點,芬蘭
城鄉差距並不大,家長與孩子的同理心相似。再偏遠的小鎮,一樣有音樂、藝術與運動等的種子,播在下一代的民族幼苗心田裡。
我們會感慨孩子很可憐,要學這麼多東西,是因為學習的初衷與立意,被升學壓力與「有沒有用」的心情給扭曲了,更因為過度趕場,而使孩子沒有足夠的空間與
時間來體驗、咀嚼。


如果學習音樂,是為能彈奏出樂曲的音樂感,是為了找尋自己與音符之間的心境接連,而不是為了趕進度、一較高下、炫耀技法巧手,孩子心中那份與音樂的關
係,就會自然的被啟發,也更能找到適合彈奏的樂器、曲目,並學會去欣賞。不僅欣賞別人,也欣賞自己。
孩子學到終身都能樂在其中的知識與「興趣」,一直是芬蘭在各種教育面向所堅持的精神,各式學科的老師也以這樣的思維,教導與引領學生。


搬來芬蘭的前四年半裡,兩個孩子陸續上過長時間的游泳、網球、花式溜冰等不同的運動課程。一直到第五年,因為課程與其他活動時間表有所衝突,才決定暫
停、調整作息大半年。
結果,大女兒不只一次抱怨說:「媽咪,我沒有額外去運動是不行的!」「媽咪,我的同學都覺得不可思議,我怎麼會停下來了!」「媽咪,我除了要會音樂之
外,還希望有足夠的運動細胞。嗯,我暑假可以去學駕風帆船嗎?」


培養一生都樂此不疲的興趣


其實我心裡也曾問過:他們真的學太多了嗎?芬蘭人都知道,冬天這麼長、這麼冷、這麼黑,不培養一生都樂此不疲的興趣,如何度過漫漫冬季長日?在此度過第
六年的我,的確心有戚戚焉。
人生,再多的學習都不為過,只要在學習初衷與立意上走對,無論是打鼓、游泳、跳水、滑雪、高爾夫球、網球、足球、跳舞、彈琴、划船、騎馬……培養一生都
樂此不疲的興趣,樣樣都好。但如果學習只是為了較勁、為了競賽,再美好的人文與興趣,都將變調與變質,成為讓人詬病、疑慮的「才藝」。


「才藝」興趣化,「興趣」生活化,是北歐各國對待這些課程的態度,因為這關係著下一代能不能健康、平衡的學習與成長。

環境,使人的成長,總會有所不同。芬蘭學校的上課時間不長,下課後孩子各自發展屬於自己的「興趣」。芬蘭孩子下課不用趕著補英文、補數學、上各種智力的
課輔,反倒為自己的人生,學了各種各樣好玩的興趣課。
有時,我不免半開玩笑的跟芬蘭人說,你們孩子的「興趣」真不少啊!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鷺江國小認輔團」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2281_9980_7@googlegroups.com
如要取消訂閱此群組,請寄電子郵件至 2281_9980_7+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2281_9980_7?hl=zh-TW
-~----------~----~----~----~------~----~------~--~---

台長: carrie040
人氣(225)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現場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英語程度 四小龍最差
此分類上一篇:金手指小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