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0 11:29:14| 人氣12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與媽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兩週的六、日有一個機會可以參加一位朋友開的「touch drawing」工作坊,是一種很新、很新的體驗,在這工作坊中,利用畫板、滾輪、油畫顏料、內襯紙並加上自己的一雙手來完成自己與潛意識的溝通。在工作坊中,LEADER通常會帶一段冥想,讓我們與自己接觸後,接著就會有一段很長的作畫時間。在作畫的過程中,就憑著自己的感覺帶著自己的手在畫板上游走,有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有時候卻又可以清楚地看見圖畫中所要傳達的部分。而這一個月以來,我自己一直掙扎在離開與留在原生家庭的決定中,我清楚的覺知那是因為我離不開母親的關係,在這工作坊中,卻讓我走了一段與媽媽重新連結的過程。

我記得在當時的工作坊中,LEADER帶了一段冥想,在冥想中我出現了一幅畫面是我、媽媽、妹妹(我對女兒的暱稱)站成一直線。媽媽在我後面,妹妹在我前面,我們三個人臍帶是相連的。這樣的畫面讓我感動很久、很久,我除了擁有生命得以延續的感動之外,還有一種是「連上了,永遠分不開」的感動。在接下來另外一個抽soul cards的活動中,我卻也很巧合的抽到一張有著三張臉排成一直線的soul card,不知道為什麼在當天工作坊結束前,我就有一種很清楚的感覺是:我與媽媽分不開的議題已經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這感覺怎麼來,我也不是很清楚,直到另一個週末去圍營火時,哈克提到在關係中最弔詭的是「說再見、說道別,常常是因為真的連上了,而無法分開常常是因為斷裂了」,我才明白,原來我真正可以跟媽媽分開是因為我們彼此連上了,我不再害怕因為我的離開,母親就會不見、母親給我的愛就會消失,因為透過臍帶相連的畫面,我看見了彼此愛的流動,而這樣的愛不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消失、斷裂。
這樣的一個經驗,目前的我還在體會中,對於要化成具體行動的部分我也還在領悟中。但是我想到的是,在我自己諮商的過程中,走了好幾次與母親的議題,包括我與媽媽的衝突、我與媽媽的親密,在過程裡,諮商師也曾經帶我冥想與體會我與媽媽、妹妹臍帶相連的畫面,但是我記得這樣的畫面沒有留在我的身體裡,直到這次的工作坊中,畫面又再度出現,這樣的臍帶相連的感受與畫面才真正的留下來。因此,在諮商中,如果遇到了同樣的與媽媽相關的議題的個案,我猜我會有很不同的視野。因為,在三、四年前與另外一位老師的諮商過程裡,我記得當時的自己困在與媽媽的衝突裡,那位諮商師卻帶著我,一方面是同理我,但另外一方面卻是批評媽媽可能有病,並且告訴我,誰說小孩子一定要養父母之類的話。這對當時的我來說,雖然有被同理,但是其實我的內在一直覺得怪怪的,那是一種「沒有回家」的感覺(這感覺我無法具體形容)。但是直到最近,接觸了家族星座治療的東西,而我也真的在裡頭有了一些體會後,我突然瞭解了,Helliger一直強調要去尊重系統中的先後次序的概念,而他也提出很多治療師會忘記這個部分,因此在處理親子問題時,讓治療師自己在第一順位、孩子在第二順位、父母卻在第三順位,但是要去更尊重系統中的次序的方法,應該是父母才是第一順位、孩子在第二順位、治療師在第三順位,且要記住的是治療師不能跟孩子一國來對抗父母,因為這就對父母失去了尊重。我之前的治療師沒有尊重我的父母,因此我也沒有尊重我的父母,沒有認真的看待我的生命是由他們所給予這樣的事實,所以當我再次面對同樣與父母有衝突的孩子時,我猜我可以同理孩子的辛苦就如同我當年的辛苦一樣,但是我不會輕易的批評他的父母,甚至若關係夠了,彼此間的信任夠了,我想帶個案體會的是,父母這樣的對待豐富了他生命的哪一個部分?讓他長出了什麼?如果他願意,就從心底對父母說一聲:「謝謝你,爸爸(或媽媽),謝謝你給我這樣的生命!」這是我目前的體會,但是,對於家暴或性侵的孩子,我還沒有想到可以怎麼去做會更貼近他們,畢竟有一些傷害比較大的時候,還是需要先有一些撫平傷口的動作吧!

台長: littleblue
人氣(12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麗娃
為你高興
為你開心

還想說
這小子年紀輕輕
真有你的
2007-05-11 09:21: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