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15 15:58:23| 人氣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020915小男人週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工作兩個星期了,好像漸漸習慣了這種模式了,也開始不會這麼討厭每天要早起,每天都覺得睡不飽的生活。但是唯一的遺憾是時間真的變少了,少到沒什麼時間看看書,仔細想想事情。每天所接觸的都是音樂,英文老歌,週遭的人事很單純,沒什麼變化。

不過,我每天還是會看看大家寄來的信件,看看新聞,翻翻雜誌,偶爾也還是會想想我到底要什麼。這真是個怪異的想法,明明就在做事了,怎麼還是老想著下一個工作。

前幾天收到一封指教的信,談到了我上個星期的內容。我想,利用點時間談談我的想法。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不在於別人認為你是一個個體,在於你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個體。我們在這個個體化的過程中,遭遇重重險阻,遭受自我價值核心的挑戰,還得面對自己原本不完整的自我。所以,我們大家都是站在一個基礎的平等線上。然而,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的發展,並不是照著公平正義和平等的模式進行,即便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包含福利國家,福利國家又分為許多種類,在此不便贅述),也不能完全從身為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待人的問題。馬克思和韋伯都相當關注人的問題之所在,人之所以被異化,除了是長久以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社會結構下所必然存在的問題,所以,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有階級的關係存在。

我也和正在當老師的franch談過,我認為今天如果老師們是為了爭取教師工會,或是爭取一個「和資方對抗的地位」,我絕對是舉雙手贊成,並且為他們鼓掌喝采。但如果是因為陳水扁政府取消軍公教免稅,或是減少百分之十八的優惠利率才走上街頭,我不免要對這些老師們搖頭嘆息。回歸到一個人的角色,今天不管你擔任什麼職務、在什麼位置上,對這個團體的付出都是平等的。搶劫犯、米蟲、失業勞工和政治人物、教師、律師、勞工都有其存在於團體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或許,有人會說你放屁,搶劫犯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性。但如果我說沒有了搶劫犯要警察幹麻?你更會認為我是北七。嗯,這就是我們面對問題的差異性。缺憾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完美。壞相對於善、黑夜相對於白天,都是一樣的道理。你會許又說這太形而上,太無可理喻。沒錯,我不是個全然的理性主義者,我也不完全相信理性主義。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經年累月所定義下來的,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甚至也懷疑對為什麼是對?社會這是個組合團體,這個團體給我們一套價值觀念,但這個價值觀念是否是你所需要的?(我不給他定義好壞)

軍公教人員、知識份子、社會精英在社會團體裡,無形中獲得尊重,掌握大部分資源。相對於勞工(此中包含弱勢個人)而言,他們辛勤工作為社會付出,所獲得的無形和有形的資源相對較少。縱然社會制定法律對於下層結構有所保障,但請容我老實說,保障說穿了就是另一種歧視,因為社會不平等才需要照顧那些缺少資源的人。這是個嚴肅的話題,也是個可能永遠都不會解決的問題。

就像我一直認為,雖然我們法律致力做到男女平等,但我們心裡還是男女不平等。性別符號本來就是不平等,如果把雙方都當成一個人,一個獨立個體,我們何須制定法律來照顧弱勢的那一方呢?我一向不相信法律,但我們絕對要懂法律,因為法律不是保障好人,而是保護那些懂法律的人。所以,知識份子藉由教育來承襲權力,他們可以制定法律、操弄政治、掌握社會意識形態機器,相較於弱勢個人,這就是這個社會並沒有教育我們身為一個人的重要。

階級鬥爭在馬克思提出來之前,在社會裡已經反覆上演了不知幾百回,馬克思只是將他觀察到的彙集成自己的思想。但我相信,只要人永遠不願意放下自己的既得利益,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這個惡性循環還是繼續下去。

似乎太嚴肅了喔!唉,我很久沒大腦了,只好靠這種方法來醒醒腦,我只是把我的想法說出來。我不認為不一樣的想法有錯,因為我根本不相信對錯。

台長: letter
人氣(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