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22 20:44:27| 人氣3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放手一搏,原來是給某人的連任建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天下雜誌
http://tw.news.yahoo.com/030922/22/6zui.html
越洋專訪大師梭羅:面對不確定,你敢不敢大膽一搏

文/吳怡靜
  六十五歲的梭羅是空中飛人,如果不在MIT史隆管理學院上課,就是在全球各地旅行演講。這個暑假,他一路從英國、中東、印度、新加坡、義大利,旅行到台灣。遍訪世界,大師見微知著;在十月將出版的新書《Fortune Favors the Bold》中,梭羅直言:全球化時代,知識是成功的關鍵,勇敢是成功的心態。九月中來台前夕,他接受《天下雜誌》專訪,為政府與企業提出如何在全球經濟勝出的建議。

問:美國經濟真的復甦了嗎?許多人都說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

答:觀察美國經濟,要用兩副不同的眼鏡來看,你會看到兩種很不一樣的結果。如果你用的是名叫GDP統計的那副眼鏡,就會看見美國經濟一片大好,因為美國自二次大戰以來的十次經濟衰退裡,這次幾乎是最輕微的。

從二○○一年三月到十一月,九個月的衰退期間,美國GDP只衰退了○.六%。二○○二年隨即有二.四%的成長,今年會差不多,明年預估也有三.五%,所以對經濟學家來說,經濟的確已復甦。

另方面,如果你用的是企業家專用的眼鏡,看到的就會很不同。從衰退到復甦,美國經濟必須有五%的成長率,企業才能開始擴充成長,不必再靠縮編裁員來獲利。美國經濟也許會有二.五%~三%的成長,但至少在未來十八個月內都很難出現五%以上的成長速度。

而且從工作消失的速度來看,這次更是三○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一次衰退。小布希明年競選連任時,美國的工作總數,將比他四年前就任時,來得更少。工作不斷消失,光是八月份就減少了九萬三千個工作,也難怪有人會說這次是工作消失的復甦(job-loss recovery)。

問:你會建議他用什麼方法來增加就業?

答:一切都已經太遲。除非他改用非常不同的財政政策,現在無論布希怎麼做,想在明年十一月大選前大幅改善失業,幾乎不可能。

問:你在新書中提到,眼前全球最嚴重的經濟問題,就是通貨緊縮正在蔓延。既然美國經濟開始復甦,通縮的壓力是否減少?

答:一點都沒有減少。美國的物價指數(扣除醫療開支)幾近於零,日本和東亞部份地區甚至出現負成長。事實上現在是美、日、歐同時出現緊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生產與工作外移、外包、科技變化、市場自由化與民營化等趨勢,要阻止它的蔓延,恐怕不容易。

對付通貨緊縮,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不要讓通縮降臨。萬一通縮真的降臨,只有一個解方:趕快實施大規模的財政刺激。

問:近年接連發生企業醜聞、金融風暴,讓人學到什麼教訓?

答:衰退與弊案,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部份,它們是常態,絕不是特例。美國從戰後至今,發生了十次衰退與三次金融危機,所以正常來說,應該每五年就會遇上一次衰退。企業弊案也是。當年美國發生儲貸銀行危機,事後政府特別立法來防止同樣的弊端;但到了二○○一年又有新弊案發生,我們再訂出新法令。問題是下次還會有不同的弊案發生。資本主義就是免不了這些,法令無法防止未來的弊端,最好的方法還是要有健全的體系,在危機發生時解決問題。

問:你為什麼要呼籲建立新的全球經濟體系?

答:因為只有改變散亂的現狀,建造全新的全球化體系,才能讓更多國家成為受益者。

全球化沒有受害者

哪個國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中國大陸。但我要強調,全球化沒有受害者,它並不摧毀國家。例如非洲中部許多國家,沒有外資,沒有貿易或觀光,兒童無法受教育,他們沒有被摧毀,而是被排斥在全球經濟之外,完全被忽略。

問:全球化的過程帶來了哪些嚴重的負面衝擊?

答:全球化的確造成了一些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經濟不均,所得差距拉大,就連中國國內,富裕的沿岸地區比起西部各省,過去二十年來的所得差距也在擴大中。

全球化、資本主義、科技的演變,都是造成經濟不均的原因。這個問題沒有特效藥可以解決,對於國家來說,能夠做而且一定要做的,就是讓人民受教育、提升技能。國家要有生產力,就要讓人民都有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讓全體人民受教育的社會,將比那些只讓少數人受教育的社會,更有生產力。

問:你在書中強調,未來不論企業或政府,都需要新的成功模式。你對企業有什麼建議?

答:未來的企業都是全球企業,所以我會建議企業,在最高執行長之外,再設立一個新職位:最高知識長(CKO)。它將會成為未來企業僅次於CEO的重要職位。

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如何建立成功因應未來挑戰的能力?就是要有人負責掌握科技的變動,從而掌握獲得知識的管道。

微軟是最好的例子。它靠著掌握了獲得知識的管道,包括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和瀏覽器軟體等,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公司。比爾蓋玆如今扮演的角色就是微軟的CKO。他把CEO的工作交給鮑瑪,自己轉任所謂「首席軟體建築師」,對軟體業來說其實就是CKO。他的任務是要確保微軟繼續掌握技術的管道,為微軟找出整合各種新軟體成為下波產業標準的方法。

問:聽起來像是策略研擬?

答:應該說CKO功能就好像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負責提供獨立而正確的情報分析。因為如果你讓管營運的人去蒐集情報,他們通常會只找自己想要的情報。CKO不是CEO,也不訂定策略,他們為企業找出未來的競爭優勢。

問:全球化的時代,政府的角色會不會逐漸萎縮?

答:政府的角色正在改變,但不會萎縮。我經常使用一個比喻:二十世紀的政府以空中交通管制者的角色自居,就像機場塔台,他們控制了經濟活動的流量。問題是,進入全球化經濟,他們再也無法管制經濟的流動。

二十一世紀的政府應該扮演「機場建造者」的新角色,把機場蓋好:讓外人降落到我的機場來做生意,也讓我的企業和人民能夠順利起飛,成為全球化經濟的贏家。

這是基礎建設,其中除了硬體建設(交通、電力、通訊等),還必須包括人力資源(教育與訓練)與社會體制(法律、安全保障),最好還有研究發展的投資。

最重要的是,未來的政府必須把國家當成產品,向全世界賣力推銷。當然他們會碰上其他國家的競爭,想要爭取勝出,有個方法是鎖定比你強的競爭者,做標竿學習,仿效別人的成功祕訣。

政府要把國家當產品推銷

問:以台灣為例,要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向外自我推銷,有什麼優勢與劣勢?

答:台灣的推銷很成功,這麼多年來吸引了大量外資,建立堅強的製造業技術能力。台灣一萬兩千多美元的國民所得,如果按購買力平價換算,將近一萬八、九千美元。你們比希臘還要富有,已經是個已開發國家。但是,因為台灣已經沒有低成本的優勢,你們必須自問:未來台灣還有什麼競爭優勢,足以吸引外人來投資?

我最近去新加坡,這也是他們正在思考的主要問題。我問他們,波士頓與舊金山這兩大城,薪資成本比美國其他地方高出許多,為什麼還能夠蓬勃發展?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提供了足夠的吸引力,讓企業無論怎樣都想來投資。所以薪資成本高,並不表示你的經濟從此無法與別人競爭。

問:你的書提到,勇於採取行動(bold)與勇於冒險(risk-taking),是兩種不同的心態,究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勇於一搏才是成功者應有的心態?

答:冒險的時候,就像下賭注一樣,你曉得自己的風險是什麼、曉得自己的成功機率也許有二○%。

但當你大膽一搏的時候,你其實並不知道會碰上什麼危險,你只知道有危險,卻不曉得會是什麼。也可以說,它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三次工業革命的發生,都要歸功於人類社會的大膽一搏。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因為有一群像瓦特那樣的人,大膽嘗試了全新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因為人類社會大膽推動教育普及化。眼前正在展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能不能成功,則要看人類社會願不願採取行動,大膽重塑全球化。

所以你必須比純粹的冒險更勇於挑戰不確定。勇敢的人把全球化視為機會,膽怯的人才會把全球化看作威脅。採取行動,大膽一搏的人,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是什麼都不做的人,注定必敗。

天下雜誌 283期 2003/9/15

台長: 威利
人氣(3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