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25 10:29:47| 人氣4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僥倖哲學:壞的給你好的給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07.25 中國時報
僥倖哲學
◎李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3072500219,00.html
尊龍客運火燒車的慘劇,再度暴露台灣人真是過分相信「僥倖」的民族。

字典中將「僥倖」解釋為「希望得到不見得可以得到的東西」或「認為可能發生的結果不見得會發生」。台灣人總以為壞事不會發生在自己頭上,「認為可能發生的結果不會發生」,所以平時可說是毫無危機意識。安全門、防火巷形同虛設,陽台用鐵窗封死也無所謂,消防栓擋死也沒關係,滅火器更是聊備一格,反正「大概」用不到。

相信僥倖自然健忘,反正一次次的水災、火災是「運氣不好」,檢討反省都無濟於事。無法克服僥倖心理,當然不能增強安全意識,一般人多視安全如兒戲,根本原因是僥倖的心理作祟,進而導致思想上的麻痹。在此種前提下,經驗傳承、知識累積都不可靠,因為以往如此未必現在就如此,一切都說不準。

僥倖的心理也使台灣人覺得短期致富是理所當然,因為大多數人皆「希望得到不見得可以得到的東西」,自欺欺人地將僥倖當成幸運。於是,各種投機行業、各種賭博更是盛行,人人均覺得自己有此「僥倖」,故參與熱度直可比擬為全民運動。股匯市與期貨的熱絡自不待言,每次選舉也都是熱鬧滾滾、參選爆炸,因為有志者皆圖僥倖。由於相信僥倖,台灣的訴訟案件也多如牛毛。不管有理無理先告再說,只要有僥倖勝訴的可能性即值得一搏,反正結果誰也說不準。

偏方秘方四處橫行也幾乎如出一轍是僥倖的產物,以往中藥從無臨床實驗與統計甚至病歷的概念,反正先試看看再說。孫文曾說:「雖然沒有羅盤的船有時也會抵達彼岸,但我還是相信有羅盤的船。」他因而婉拒當時尚未科學化的中醫治療。然而,僥倖的心理真是無遠弗屆,在孫文逝世九十年後仍成為SARS等傳染病的防治漏洞所在。

尤有甚者,台灣人甚至相信僥倖亦可用人為操控,所以有些人索性自己動手製造僥倖的結果。於是乎綁架球員者有之,選舉買票者有之,簽賭時求明牌協助,打官司亦找司法黃牛,做生意靠關說與圍標綁標,完全視公平競爭與機率如無物。

僥倖,這種純粹的偶然性,有兩個運動趨向:第一個是向必偶性的轉化,另一個是僥倖自身的持續。所以僥倖依照其自身的趨向,可以分為可轉化性僥倖和持續性僥倖。使僥倖具有價值的東西,正是它向必偶性形式轉化的性質,因為僥倖一旦喪失這種性質,那就會失去目的和根據。由於相信這種可轉化性僥倖,自然算命占卜、風水星座氾濫,台灣的亂象其來有自。

心存僥倖,就像賭博一樣,是不科學而且一廂情願的。今天的僥倖就是明天的不幸,我們不應為僥倖而高興,而應為僥倖而擔心。將僥倖當成幸運只能是自欺欺人,越是心存僥倖越不幸。人生雖無可避免地會有「僥倖」的時候,但一開始即相信僥倖、貪圖僥倖,視僥倖為常態,則社會焉能不亂,公平正義亦必蕩然無存。

台長: 威利
人氣(4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