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03 16:21:24| 人氣2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長創作:大尺寸薄型電視的發展與採購疑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數位家電專欄

大尺寸薄型電視的發展與採購疑問

原文刊載於《Prime AV新視聽》雜誌2005/08月號)
http://primeav.audionet.com.tw/
(插圖為2005/08月號之封面)


本專欄在上期以「寫在Computex展後: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走向」為題為各位讀者側寫了該全世界第二大電腦展之後,可能影響的消費電子產品走向。這期則是以大尺寸薄型電視的幾個採購疑問為題,來探討這類產品在最近的一些新聞以及在採購時可能碰到的一些疑慮。由於手上的資料係參考國外的相關雜誌而來,如果部分數據無法有國內相關的資料做佐證,敬請各位讀者見諒。

SED技術產品 即將量產問世

說到大尺寸薄型電視(日本稱為大畫面),在此先從最近這幾則新聞來談起,以使諸君對於這類產品的發展現況有些認識。第一個新聞是:由東芝(Toshiba)與佳能(Canon)聯手主導的第三代大畫面薄型電視技術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光顯示器)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預計在明年會問世。這種被譽為次世代大尺寸顯示技術的SED,除了具有更好的畫質及動態表現(優於現有主流的電漿及液晶)、以及自發性光源(不同於液晶需要背光)、更寬廣的可視角外,省電的訴求更對其他現有技術造成不少威脅。以SED陣營所公布主流尺寸的電力消耗數據來看,電漿電視為三百二十八瓦,液晶電視為一百七十八瓦,而採用SED技術的電視則只消一百一十六瓦。

第二個新聞就是繼先前推出3D立體顯示螢幕之後,夏普(Sharp)在七月中公開展示其「左右分野顯示螢幕」(Dual View)技術,可以讓一台電視(或顯示器)在左邊的人跟在右邊的人觀賞不同的節目內容。換句話說,有了這樣的產品,以往親子或家人為看不同的節目搶電視所造成的「同室操戈」或「兄弟鬩牆」,將會因此而解決。雖然正式的商品化還不知道要何時才得以問世,就算真推出了可能也買不下手,但無疑地將對是視聽產業帶來另一番氣象。

第三則新聞是三菱電機推出可以轉動的液晶電視,日立也推出類似功能的電漿電視,三洋以及部分廠商同時也推出這樣產品,可見得這樣的技術將是在重視畫質、音質、省電以外,對於消費者有不少吸引力的訴求(否則廠商也不會前仆後繼的推出)。

說到這樣的技術,日前本文採訪了一位旅館業者,討論旅館房間引進大尺寸薄型電視的時候,該業者表示,當初還曾經有硬體業者跟他們提出在螢幕上加裝定位偵測器的構想。也就是說,電視的角度將以收看的房客所在的位置自動調整,以使觀眾有最佳的觀賞角度。雖然後來因為成本因素與國內使用習慣的文化問題(擔心旅館的隱私)而沒有導入這種所謂「向日葵」的概念,但對於許多「居家懶人」來說,這樣的產品仍有其發展的潛力。

大尺寸薄型電視的採購疑問

而在談過了大尺寸薄型電視發展的這幾則新聞後,就來談談一般消費者常常面臨的一些「採購疑慮」。雖然本文並不期望透過這樣的疑慮探討,可以幫讀者帶來什麼樣寶貴的建議,更何況,比起本刊諸多篇幅都已經深入報導這類產品的評比測試,在此也不敢牝雞司晨充當器材專家,但希望以這些疑慮出發點,幫助讀者在面臨採購時,能夠多加思考,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期望,那就算小有貢獻了。

在這些疑問中,最常被拿來討論的就是價格的問題,畢竟,以一台動輒四、五萬的三十二吋液晶電視,或是一台少說要八、九萬的四十二吋電漿電視,這很可能是某些上班族一個月薪水都買不起的高檔貨。從目前來看,液晶電視一吋一千五百元、電漿電視一吋兩千元應該是跑不掉的,如果現在想以更低的價位買到手,要不就是退而求其次找低價品,不然就是等年底液晶廠商新一代廠落成之後的降價。

其次是視角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一百七十度的商品問世了,東芝的最新商品甚至可以達到上下左右皆有一百七十六度的視角。但一般的商品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所以,在採購時還是要多看多比較才好。另外,在動態顯示速度表現上,一般液晶電視要做到十六毫秒的反應速度應該不難,目前也有八毫秒的機種問世,這個數字當然是越小越好,尤其是喜歡看動作片的人,更需要特別注意。

耗電的問題 容易被忽略

第三,則是耗電的問題,隨著夏季電價以及國際油價的攀升,以及人們對環保議題的更趨重視,所有商品的耗電性以及耗熱都是重要的焦點。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更多的電費長久下來搞不好可以買下另一部電視了。而且,如果機器的消耗功率高(耗電),勢必也會產生更多的熱能(耗熱),而使用者就需要開更多的空調(冷氣,又是另一筆電費)來維持室內的溫度,甚至藉此延長機器的壽命,其間接的支出就不是賣場店員會主動告訴你的了。

第四個疑問則是,到底要購買哪一種技術的電視比較好?還是要等採用新一代技術的產品問世呢?撇開投影電視(外投影,就是以往做簡報的那種機器)不談,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幾種技術產品來看,包括電漿電視、液晶電視、背投影(或稱內投影)電視,可說是三足鼎力,其實,以技術成熟度來說,它們都已經有一定的水準了,重要的應該考慮自己的預算跟家中空間的大小而定。

以電漿電視來說,目前大約以四十吋上下為主,液晶電視則是集中在三十吋上下,至於背投影,則是在五十吋或以上的大小為訴求。而若單以適合台灣一般三、四十坪的住宅空間來討論,「薄型」的電漿跟液晶似乎就是可以採買的主要技術產品了,接下來的就只剩跟乎個人財力的預算問題了。

重視外貌搭配 可選購同一品牌的產品

最後一個問題,可能不會出現在一般人身上,但是對於比較挑剔或屬於「外貌協會」的消費者來說,可能就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應不應該把DVD錄放影機、大尺寸薄型電視,甚至是其他視聽系統都買同一個品牌的呢?這個問題可說是見仁見智,就算去問十個專家,也至少會有十個甚至十個以上的答案。

本文的立場是,如果是新居裝潢時就要把這些產品給「設計」進去的話,那可以跟室內設計師充分討論,並蒐集符合所需內裝調性品味的顏色與外觀,做為選購的依據。雖然不見得要同一個品牌,但部分廠商都會有一系列的產品設計,如果正好符合室內裝潢風格,那當然是最好了。至於一般人可能都是陸續添購,則以台灣人實用導向的採購習慣,似乎就沒必要強求一定的品牌或設計風格,否則這中間為求妥協而花費大筆銀子,甚至削足適履買了不適合的器材設備,這樣反而增添自己的麻煩。

在零零散散的談了目前大尺寸薄型電視的發展現況,以及一些採購上的疑問之後,相信對於關心這類產品的讀者應該可以有一些基本的認識。而看過了這些屬於「理論派」的概念之後,「實際派」的機種介紹、測試評比、規格解說,還是要靠讀者自己多看、多聽、多比較,才能有豐富且獨到的見解。當然啦,本刊的其他文章,以及相關報章媒體的資料,這方面的努力吸收就要靠各位看官多做功課才能達成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台長: 威利
人氣(2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