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3 17:16:00| 人氣3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雖有弱國無外交的宿命,但也不至於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02.07 中國時報
外交的宿命
於慧堅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4020700202,00.html

新年剛過完,本該是為今年所訂下目標起跑前衝之際,我卻陸續聽到幾位資深外交官有意或已經離開崗位、提前退休的消息。這其中包括駐美代表程建人,他在兩個月內兩度請辭這個所有外交官夢寐以求的職位,讓人不禁要想,當前台灣外交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問題是以政治來領導專業」,我和某位返台休假的大使聊起,他無奈地這麼說。這位近三十年前就涉足外交工作,精通英文、日語和西班牙文,周旋於台北外交圈無往不利的前輩,向來是後進學習的榜樣。認識他多年來,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外交場合,他給人的印象總是自信從容、樂觀瀟灑。這是我第一次,在他身上感覺到外交的沈重。

沈重的原因,有國內政治、有外交鬥爭。而國內政治重要性又遠遠大於外交,結果是,外交淪為服務政治的工具。

從「一邊一國」、「台灣正名」到「三二○公投」等等,這幾年來,只要最高首長心直口快喊出新名詞,台灣駐外單位就得馬上蒐集當地國是否有前例可參考、並趕緊派人說明我國立場,最後還要向國內回報各國反應。本來說明政府的立場和政策就是外交官的任務之一,但是當有越來越多的政策集中在國內政治需要,而非關雙邊交往的經貿或文化議題時,許多國家自然興趣缺缺,在不願得罪中共的情況下,反勸台灣幫幫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甚至顧及自身利益,還出面公開反對台灣,法國總統席哈克以及美國數度質疑公投必要性,都是極為明顯的例子。

弔詭的是,政府因此覺得委屈,認為全世界都對不起台灣、欺善怕惡,並責怪外交部沒有把工作做好。

國際政治講究現實、也講究實力。不爭的現實是,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已使它在國際社會中從「有潛力」漸漸成為「有實力」的國家。而因應這樣的變化,各國也紛紛調整外交政策,積極加強與大陸往來互動,以適應新的需要。這種時刻,台灣應避免正面和大陸「硬碰硬」,因為敵大我小、且對方氣勢正在上揚,只會讓台灣跌得鼻青臉腫。

但台灣也不會因而束手就擒。專業的外交官都知道,和大陸鬥爭,靠政治、靠軍事或靠金錢,台灣贏不了;台灣比大陸更勝一籌,就是打一場「民主」對「獨裁」的仗。

一位去年才調離台北的日本外交官,最近在北京對我如此直言。他說,台灣外交的問題,在於太過深陷於自己的悲哀,並因此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認為,台灣國際地位問題,的確是一種悲哀,但這是台灣的宿命。在他看來,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悲哀與宿命,如年輕一代的日本人並沒有參與過打中國與韓國的戰爭,但卻老是被要求要為歷史道歉。

他擔心,台灣深陷於悲哀自己的宿命,而不願正視外面的現實,最終恐怕落得被邊緣化的結果。

台長: 威利
人氣(3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