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30 10:46:35| 人氣4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京都寫真博物館與紐約國際攝影中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首先來談談東京都寫真美術館(Toky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Phototgraphy)與紐約的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兩個地方故意在比誰小,同樣最多容納3個展覽
紐約只有咖啡shop和禮品店
不過東京仁兄還包含電影館,這次去還看到F4的電影展海報,是有點得意說
就空間上,東京包括地下室共4層樓,一樓售票處,禮品店與電影放映室
2,3樓與地下室各有一展覽主題
原本剛進去的我還有點瞧不起這寫真館,懷疑這丁點地方可以給我什麼看頭
不過還是堅持買了套票一看究竟
首先來到第二樓與Karen一起欣賞世界報導寫真,主題分為報導,運動,故事好幾類,七月恰好在日本展覽,之後還會環遊全世界¸此外它也有出版成書,稍後在紐約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tgraphy也有看到這本
看完後偷偷想接下來兩個展覽應該不會比這還有精采的念頭,不過我真是愚笨到可以撞柱子
接下來的才好玩多了,我想如果可以讓大家買票前先遊覽一下,大家肯定不會再由title決定買票
第二展覽區是位於三樓開館十週年特別企劃,總共有三部曲: 誕生 創造與再生
我參訪那天是:::創造:::時期不過別小看一張張小小好像挺死板的展覽動線,只要你把眼睛擺\在照片前保證要你走3小時都不會累
參觀者可以看到照片的發展史,從古代人, 寫實篇, 材質的轉變到魔幻寫實的創作
繞了一周你就會對照片產生遐想
而地下室的物品保證人見人愛, 因為幾乎都是DIY與裝置藝術的視覺測驗
眼睛太容易被欺騙終於被人類所發現, 因此發明一堆好玩的物品繼續愚弄這世界村民
出來後我才訝異我學到許\多東西, 所以我想這應該歸功\於策展人的功\力ba
總之 don’t judge a book by cover
小歸小裡頭世界如何大不進去永遠不知道
至於紐約這號稱 :國際”攝影中心
還是先抱怨一下地方比東京的更小,o.s 一下::東京的英文名字中有用到 “Metropolitan”這字,對照日語,剛好是 “都”,我猜不透它想要傳達是”都市”概念還是傾向國際意涵,就想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的大都會應該是指它有全世界各種文化資產吧!!不過要國際化還不簡單,只是如何被大家認定才比較困難
回到紐約來
今天去的共有三個展: The open book (photographi bulications 1878 to the present), Young America (The Daguerreotypes of southworth &Hawes), Forget me not (Photography and Remembrance)

位於一樓的呈現就是攝影書的演進史,其實一開始我只看圖不看攝影師名稱,後來怎看到大家三不五時就把頭抬起來,才想到說創作人也很重要,索幸就習慣頭上頭下看,怎們說, 雖然是逛博物館,但每家主旨不同,所以也就沒一種單一參觀方式, 但也是這樣我常掉三拉四忘了一些該要做的事.
這展有許\多名家在裡頭,所以去博物館前也要多做功\課不然是在浪費錢與時間.雖然說夏天星期五下午5點到8點許\多紐約博物館都採捐獻制,但是我捐的一塊美金也是錢怎可以浪費???????況且不是說要來就來看, 每個事件發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 總得抱持一期一會看法,而另一想法是此時此刻將不會再我的生命重複, 就算明天我再來一切人事物想法也都會變了
所以在沒有準備下我只認出Robert Frank, Edward Weston, Henri Cartier-Bresson and Lewis W. Hire
而其他就趕快用筆抄下回家查資料
例如
Frantisek Drtikol, Edward Steichen, Eugene Atget, August Sander, Lary Clark, Anders Peterson.
以上我要多講的就是Lary Clark這人,寫下他的名字不是它的攝影書擺\在架上而是放在參觀者可以動手翻閱\沙發區
看到他紀錄吸毒者的順序影像真它X有點被嚇到
例如
孕婦打針吸毒
嬰兒出生後躺在棺材
3.4位男女脫光衣服打針吸毒,男的還勃起
除了震撼我能說什麼,難得還有些東西可以嚇到我的,所以我特別記住他而且得了解一下他背景
後來看了宣傳單才知紐約前陣子才展覽過Lary Clark作品
相見恨/狠晚
而那Anders Peterson也壞不到哪裡,拍著老奶奶穿吊袋襪,旁邊是年輕小夥子
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想想這些人的作品都是有一段時間差距,但為什麼還是可以振聶住我們?
特別一提的是這展中有許\多日本攝影師
這我就不多說幾句
首先還是我那大大疑問: 為什麼日本人就可以出頭天揚名世界?是因為日本現代化早與西方同步還是日本人的國情果然是上上之選
日本的藝術成就對我永遠是一種吸引與不解
撇開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強外,我只想說不管是在東京展中看到日本攝影師對現代攝影魔幻影響外,連在紐約我也感染到那股實驗與挑戰
例如
Eikoh Hosoe, Mobuyoshi Araki, Yukio Mishima, Shomei tomatsu, Ken domon

走到地下室第二個展覽便是Daguerreotypes 與Southworth & Hawes關係
前者是初期照片剛發明時候所採用的方法而後者是兩位美國人使用此攝影方法聞名美國
其中還有我曾在日本看過的stereoscopic phototgraph: viewing 2 slightly different images side by side, viewers were able to effect a namely 3 dimentional impression of depth. (擷取展覽的英文敘述)
看過的人都會lost in wonder
我老覺得早期的照片方式才多采多姿,花樣一堆,好玩多了
接下來也位於同一層的 “ forget me Not”是在探討照片與人記憶的關係
(since its invention, photography has been tied up with the act of remembrance. . (擷取展覽的英文敘述.)
老照片是要看但我老被迷住,關於早期的照片總被那框框與週遭裝飾或者使用範圍
我相信現代雖然照片進步,但照片價值絕對比早期來的低,甚至有了數位,誰還印照片,全都upload到網頁
我還是比較喜歡早期對照片運用及所給予的記住意涵大於作秀
可能是照片不普遍,大家對它就有一份珍惜,也把它當作傳家寶看,例如鑲在珠寶盒內,項鍊墜子或者使用K金薄紙與押花圍繞
一張照片透過包裝就便成心愛禮物
那份感覺絕對不是現代人與照片會發生的
我也好想擁有那樣的照片禮物
記憶也隨之獨一無二而不是消耗物品
就短短2小時就可以把這裡踏遍
而最後也發現原來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與The George Eastman House museum of photography聯盟
這個The George Eastman House擁有400,000照片, 紐約這間只有150,000張
看敘述講它是全國居於領導地位的攝影地方
創辦人是George Eastman,他就是成立Eastman Kodak company的人
所以說他就是Kodak柯達的創辦人
真是太酷了
查了網站敘述有說到這位於Rochester, NY的museum可是世界上最久攝影博物館而且有最久遠的檔案庫
真是太酷 酷 了
其實這museum也是Eastman 1905~1932的家
接下來就看我的決心如何到那
話說到此順便一提英國Yorkshire (約克夏?)的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aphy, film and Television
這也是最近的新發現

去過的回憶如何化成未來世界中就是待在家的課題了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http://www.icp.org/site/c.dnJGKJNsFqG/b.731087/k.CC26/Home.htm
The George Eastman House Museum of Photography:
http://www.eastmanhouse.org/
National Museum of Photogrpahy, Film & Television:
http://www.nmpft.org.uk/photography/

“Forget Me Not” Introduction (我可花了一點時間在那抄寫,希望po 上來沒違法)
-----by Geoffery Batchen Guest Curator

Since its invention, photography has been tied up with the act of remembrance. Photographs help us to recall family, beloved friends, special moments, trips and other events, speaking across time and place to foster an emotional bond between subject and viewer. But what kind a moments are there? Can photographs conuure the immediate, physically embracing experience of involuntary memory or is the photographic medium only capable of providing frozen illustrations of the past? “Forget Me Not” focus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photograph and remembrance, exploring the practice of strengthening the emotional appeal of photographs by embellishing them—with text, past, frames, embroidery fabric, string, hair, flowers, cigar wrappers, butterfly wings and more. The end results are strange and often beautiful hybrid objects. There adornments allow some phototgraphs to conjure touch, sound, and smell as well as sight offering a far more involving memorial experience than photography alone can provide.

台長: Louishakespeare
人氣(4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