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美國有一天會遇到同茶道般的朋友
在這之前之後我會努力教養自己
日常茶飯事之凝視 .文/陳樂禮
1998 年從日本回台後,最常被問到的是「茶道到底是什麼啊?」。我通常微笑不語,不是故作玄機狀,而是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再者我也懷疑我有足夠的能力去解釋清楚;同時,我也疑惑他們問問題的動機,他們只是想撿個現成的便宜答案回去?還是真的想瞭解?說短了,讓人覺得茶道不過如此罷了;說長了,誰又有這個耐心聽呢?對於選舉,大家也不過只要求一個簡單易懂的漂亮口號,有誰去認真研究其政見內容呢?
好吧!簡單說茶道只有八個字「生火、燒水、泡茶、喝茶」,如同有人對佛法的定義「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同樣都是些平凡無奇的簡單道理,完全不需別人來教導,只看你自己有沒有心去做到?那麼此文也就到此結束,該離去的就請先走吧,不要客氣!無須浪費彼此的時間。
日本茶道歷經五百年,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繁瑣規矩與論述。至今仍約有四十多種流派被保存下來,每一流派或多或少有其不同的差異,但本質上大致相同。勞斯萊斯和裕隆的車子,或許對有些人是天壤之別,然,它就是一部交通工具嘛只要能把你在到你想去的地方就夠了,不是嗎?問題是你有沒有想去的地方?
茶道只是一方便的總稱,至於其內容則名為「茶事」,而茶事又依舉行的時間來區分,分別為破曉、清晨、正午、夜晚、飯後。臨時、和特別的茶道具拜見等七種,通稱「茶事七式」。
一個正式的茶事大約要花費三、四個鐘頭,當然,這是指客人所需時間(主人準備功夫遠遠超過於此)。其流程大約是,進入茶亭,先洗手漱口,並於一小亭內稍坐,等主人出來答禮後再進入茶室,首先拜見牆上之掛軸,然後用餐(懷石料理),再來觀賞主人生炭。此時退出茶室,一來消化剛用完的餐點,二來讓炭火有足夠的時間使水加熱。再度進入茶室,欣賞主人插的花,接著吃一個和果子,喝一碗很濃的茶為之濃茶,之後再用一點小糖果,甜甜嘴,再喝一碗較淡的茶,名為薄茶,最後拜見今天所使用的茶道具。主客無言,默默答禮離去。
是否感到繁雜囉唆?不,如果你換個角度想。
天空很藍或很灰,想去美術館逛逛,不在乎是誰的展覽,無關作品的好壞,懂或不懂,只是想去走一走,回到一個沒有功利的世界,看看還有人在追求美,這樣一個無用的東西,呼吸一下那樣的空氣,中午一人用餐,沒有什麼特別的事要趕的,一口一口慢慢地咬,才發現好久沒用過牙齒與舌頭去感受食物的味道。午後公園適合散步,路過花店,挑了幾支,回家玻璃杯清水一倒,隨手放進,泡杯茶,享受難得的假日寧靜。
茶道難嗎?怎麼會呢?不過就是上上美術館,逛個公園,插插花,吃頓飯,喝碗茶而已。只是茶道將其凝縮到一個特定的時空內,多一些慎重與用心,如此而已。
不,其實茶道比你想像的更為深奧複雜。前面短短幾行寫來,看似頗為簡單,如需真下功夫,那麼首先你必須瞭解日本的整個美學,美術史之梗要,然後對於建築史、茶室、茶亭等構造有基本之認識,再進入佛教、禪宗、茶人之心理境界。當然,對於細微末節,也不能不知,如花道、料理、果子、漆器、陶瓷器、茶道具等一樣也不能少。
而除了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外,還必須練習茶道中所有的禮儀、做法,小至如何灑水、切炭、生火,大至懷石料理的調理。因而在日本要成為一真正的茶人,沒下過十年以上的功夫,大概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說難嗎?它也的確揮費了許多人一輩子的精力與生命,才得以成就今日的茶道。
台灣喝茶,講究水質、水溫、壺亦考究。高溫沖泡、低溫浸泡,茶壺外要澆熱水,有的堅持不澆。各家茶藝館主人,也都努力發展出一套最順手的沖泡方式,到也稱得上是有流有派。然而這一切無非都是為了,讓茶葉發揮其最高的可能性,無論湯色、香氣、喉韻都能達到最佳狀態。換言之,「好喝」是其最終目的。
若說台灣的茶藝是一種單點式的發展,那麼日本的茶道則是一線性的延伸。一個是單刀直入,全力貫注於「茶」本身,使其好喝。一個則是擴大延長整個過程,循序漸進,直到最後再喝茶。這裡面或許有文化上本質的差異,但也無關好壞,只是不同。只是,如果能再寬廣些,或許茶就不僅只是美味解渴,更能產生一些超越官能愉悅以上的什麼?流傳下來一些什麼吧。也所以在台灣喝茶,只是被視為一種個人興趣,而在日本學茶道,別人不會當你是在學喝茶,而是認為你在學習一種教養,或許差別也就在於此。
我們喝茶時,當然是泡給客人喝,同時自己也喝,大夥又喝又聊,主人也忙得不亦樂乎。這在日本茶道中極為少見。首先,主人通常是不喝茶的,他只專心的將茶打理好,等客人喝完後,再默默地清洗茶碗,將茶道具一一歸位,如此而已。主客之間並非禁止交談,只是不希望廢話連篇,何況說話的機會多的是,安靜的喝一碗茶,並非過份要求。在這靜意中,陽光正從塌塌米上一寸一寸悄悄地流過,主客無言,分享當下。那麼,還要說些什麼呢?
或許也可如此說,主人為了準備一次茶事,短則上月長則經年,力求完美。所有茶道具之造型、色澤是否調合?該搭配什麼料理?用什麼碗盤襯托?插如何的花?掛怎樣的字畫?用什麼口味的果子才能配合季節感與茶味?而當這一切出現在茶室時,又要顧及整體的協調平衡,沒有一樣會搶鋒頭,各自恰如其份。最高段的化妝,就是看不出來有化妝。
動人的女子,你可曾因男友沒察覺你的精心裝扮,而悶悶不樂?請原諒這些粗心的男人,因你的裝扮是如此自然貼切。這例子,或許過於輕佻,但大約是如此心情吧?我盡心準備,你若有眼自會看到,若無心,多言亦是徒然。這是一盤雙方都不能混的棋局。
正因為如此,在學習茶道時,就必須同時學習主客雙方。主人誠心期待,結果來了位高聲喧嘩,「不小心」打破茶碗,弄破花瓶之流的客人,這茶道是無法成立的。畢竟,棋逢對手才能下盤精彩好棋。記得曾看過開喜烏龍茶的廣告,豬哥亮演的,大意是說朋友相聚,燒茶泡水又慢又麻煩,來罐開喜烏龍茶,輕鬆省事,話慢慢地聊多好。
從廣告的切入點而言,是頗符合台灣人喜歡喝茶聊天的習性。然,罐裝茶畢竟是應急用的,當你在外面或沒空泡茶的替代品,如果用來招待朋友,想必是惡友,要不然就是用來當逐客令。話又說回來,罐裝茶對繁忙的現代人而言是頂方便的。只是,下棋就省了罷!或許現在已經沒有人想下棋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