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近了,
晨起時的沁涼,令人逐漸遺忘炎夏的酷熱。
曙光來得晚些…
開始讓人缱眷起被窩裡的溫暖,
同時,微涼的秋意讓人驚覺,唧唧響亮的蟬鳴,似乎已經消失好一陣子…
秋天裡乍現春光應是一件美事,
有回春的喜悅,有青春重生的氣息,生命因為春光而開始蓬勃,
因為希望而開始充滿能量。
老年的生活距離現在的我有點遠,
但住在宜蘭鄉下古厝時,常看到老人家的生活模式:
早睡早起、晨間運動、左右鄰居話家常、有時呆坐電視機前、
聽著機器的聲響、打著瞌睡,日復一日…
如果是健康狀況不好,久病纏身或臥病在床的老者,則會讓人驚訝於歲月的無情,
刻劃在臉上與身形的痕跡,是如此快速而不留情。
如果生命只剩枯坐、等待結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可以樂觀面對。
『秋天裡的春光』中75歲老頑童─范達,充滿青春活力,
帶著赤子之心遊戲人生,對他而言《人生如戲、戲亦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笑看人生。
在他的身上看到一份知足的快樂,充滿創意的幽默,
珍惜每一個當下,即使遭遇困境,依舊引吭高歌,熱情散發溫暖與快樂。
在生活中我們比較像范達的妻子─艾蜜莉,保守、安定、傳統、為家人無止盡地付出,
斤斤計較於現在並籌畫著不可知的未來,生活變得呆板且不可踰矩,無法享樂、不可以
開懷大笑,少了冒險、少了想像、少了一份活在當下的踏實與自在…….,生活安全了,
但生命少了樂趣。
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在年老時可以不悔恨,可以覺得不虛此生?
當我們汲汲營營於財富、名利、成就、權勢時,經常侷限了生命的廣度與精采度,
有時,我們不但要求了自己,同樣也限定自己家人、孩子,期盼大家要一起過安全的生
活,忘了你我是不一樣的個體,其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年老時應該過怎樣的生活可以是安心愉悅?
如同萬琴老師所說的,
要有一個老伴─生活中互相扶持的伙伴,
幾個知心好友─在生活中相知相惜且互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