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將邁入第七年
對於第一年工作時擔任輔導老師,
又要兼任國文老師的慘狀,真是記憶猶新....
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很幸運
因為之後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再兼上高中、職的國文課…
利用工作第二年的週末時間,
到淡江城區部修國文第二專長的40學分,
在那裡學到不少較專業的知識,釐清一些觀念,
遇到一些不錯的教授,
其中最欣賞的就是淡大馬教授。
從他身上看到中國文學的生活面,
發現古人在文學中所呈現的生命態度,
當文言文不再是文言文,
我們就可以在詩詞文章中,找到生命價值的定位!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從詩中你看到什麼?
馬老師說:
死寂並不等同於幽靜,漁翁的出現點染了生命跡象,雖然只有獨自一個
人在江邊垂釣,卻醉翁之意不在酒,釣雪說明著樸實的漁翁正獨自一個
人享受著大自然的悠閒之情,雪,說明之所以絕滅的原因,雪為大地帶
來休養生息的機會,讓漁翁能獨自一個人享受這美好的自然和悠靜的恬
淡之情。
我們都害怕寂寞,習慣生活在人群之中,
但是,經常發現在越熱鬧的地方就越寂寞。
人會產生寂寞的感覺,可能因為不知道自己生命的重點在哪裡,
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與別人接觸時,也可能只做沒有意義的事。
這樣的人依舊寂寞!
在人群中,我們不易對自我做深刻的反省,
因為外在紛擾的世界會干擾面對自我的純度。
可以趁沒有干擾時,深刻的自我對話,找到自己的動能,
尋求下一個生活目標,並積極的準備規劃。
所謂孤獨,不必離群索居,被人拋棄,
反而可能為自己帶來重新出發的機會。
穩重的人,喜歡獨處時從生命中自然流露的閒靜悠....
適虛浮的人,害怕獨處時的落寞恐慌,
所以,獨處時的反應,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生命本質。
現在的我依舊喜歡夜半的寧靜時刻,
馬老師說,要接受寂寞,享受孤獨
我覺得說,在每一個寧靜的時刻,
要學會擁抱孤獨,
擁抱寂寞,
擁抱自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