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自己缺乏歸屬感.....
我也曾經這樣期待能有一種同事同儕、姊妹死黨的固定朋友圈!
或者是確定只屬於一個王子的公主。
所以每天都掛MSN、尋尋覓覓地期待著...甚至到刻意等待的地步!
但是
我們一定需要歸屬感嗎?
歸屬感是人生中要刻意規劃訂出的目標終點嗎?
「如果有人找我吃吃飯喝喝茶,一定是有事要我做。」
「從來沒有人打電話只是關心我過得好不好!」
「參加一攤又一攤的聚會、唱歌、夜店,只是殺時間,根本沒有談心的部分?」
「不想回家,總是在外晃蕩到累了為止。」
「不想睡覺,總是在電腦前掛站到累倒在沙發上不知覺。」
前陣子看到一個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調查:
台灣人是否「覺得自己屬於某個團體」 (包括同事、鄰居、同學、親友等),
回答「一直或經常有」的佔百分之六十五,
「偶爾有」的佔百分之八,
「很少或沒有」的佔百分之二十七。
所以推估台灣人口中約有四百五十萬人覺得缺乏歸屬感。
人們日復一日奔波於工作、家庭與各種任務之間,
幸運的人內心是充實溫暖的,為所愛有的人努力,夢想著更好的未來。
但缺乏歸屬感的四百五十萬人卻感覺孤獨,茫然打轉,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遇到挫折而筋疲力盡時,
總會想要一個角落、一個親近的人,
也就是所謂的「港灣」,重新充電,準備再度出發。
可能是一個家庭、一個團體,或在社會中有一個位置和角色,
感覺自己在這裡有點重要!
遠行時,
有人送行、祝福與掛心,
不論成功或失敗時,
有人歡喜期待著自己的回歸
有人開著一盞小燈在等著我們回來...
「這樣的心願算很大嗎?」
「只有我缺乏歸屬感,還是大家都沒有歸屬感?」
許多人這樣問。
我也這樣懷疑著...
根據心理學者馬斯洛的「需求階層金字塔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人們的需求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
基本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較高層次的需求。
這些需求由金字塔底端到頂端依序是:
1.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維持生存、身體舒適的需求,
如飲食、睡眠、性欲、無病痛等各種生理感覺的滿足。
2.安全感的需求(Safety Needs):
感覺所擁有的不受威脅與剝奪,
例如免於生理上的傷害、免於心理上的恐懼等。
3.愛與歸屬感的需求(Needs for Love and Belonging):
在愛人與被愛的互動中獲得滿足,感覺隸屬於某一個團體,
擁有存在的位置,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
4.尊嚴的需求(Needs for Esteem):
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需求;亦即追求自我的價值感,
感覺自己是有能力和有用的人。
5.自我實現的需求(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能夠發揮潛力,
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實現個人的自我期待。
其中「歸屬感」位於需求的第三階層,
滿足了溫飽、安全的需求後,自然會開始期待愛與歸屬感。
歸屬感是生涯的「原點」,
也是探索世界的「出發點」,
讓自我有所「定位」。
有些人本末倒置,陷入無止盡的成就追求,
惟恐浪費一點時間或少賺一分錢,
除了常規的上班時間,還要加班、開會、應酬;
除了學校,還要補習、進修,
為了維護所為的尊嚴跟社會為地位與存在價值,
或是汲汲營營與所為的夢想,
於是維繫親情或友情的心力相對地被壓縮,甚至放棄消失了!
還有些人以為愛與歸屬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旦在這方面受到幾次挫折,就不願繼續嘗試,
只想跳過這個階段,
忘情於工作,或以權力、財富、名聲作為補償...
然後只消極的相信上帝最好的安排,或是所謂的緣分、前世今生或命運。
我去看前世今生的老師,雖然幫大家解疑惑雜難,
但是我感覺得到她對命運安排的迷信偏頗?
側旁了解才知道,
她是個老公是醫生的貴婦人,有個可愛得不得了像洋娃娃的女兒,
但是老公卻外遇了...
所以她開始修行,依附一個心靈的依歸。
從她的言談之中她說服我們必須聽天由命
若非自己的命中注定的他/她就不需要愛或是追尋了!
去問事情的女孩們會再問:「那我命中注定的他/她有條件更好更愛我嗎?」
若剛好通靈老師答案是Yes的話,她們就很開心滿足地釋懷了...
我在旁聽了詢問:
「那難道人都不需要做啥準備或是追求,就一定遇得到上天安排的對象嗎?」
老師又說:「不一定!」
我又問:「那如果您看到她們未來的他不好呢?答案是No呢?」
老師回應:「那就代表是妳前世的欠債,今生的課題,
這輩子注定要用婚姻的枷鎖還債!
要知道婚姻本就是相欠債的因果....」
說到這兒,
我就突然覺得上帝有那麼死腦筋跟制式化嗎?
現世人們都得為已經喝了孟湯完全忘了的前世負責嗎?
緣分不能自己製造機會嗎?
遇到情感上的挫折就要聽天由命消極地接受和被安排嗎?
或許愛情真愛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但是我還是支持「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傻妞女主角KiKi的心態:
「你從不懂得去愛人,或許你把女生當消耗品,
這樣你就不會丟臉、也不會受傷。
或許我很蠢,總是做蠢事...
但是至少我比你有機會獲得真愛!」
因為
事實是,
如果無法滿足愛與歸屬感,
對於更高階層的尊嚴、自我實現等需求,常會缺乏動機!
即使勉強經營,也總在獨處時發現「內在空虛」
就像失落了方向盤、指南針,難免在旅途中迷失,不知身處何方。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她的女人。
每個幸福的女人前面,都有個有擔當給她方向的男人。
小女人還必須是搖籃的推手,
男朋友還必須是家庭的大丈夫。
像坐你的機車一樣,
你掌握車子龍頭去向與我們的安全,
我在背後抱住緊抓你的外套維持你的溫暖...
我說 喜歡你騎車勝過開賓士車
因為 我可以一路緊緊抱著你
多項我看過大規模的心理學研究也都顯示...
缺乏歸屬感會促發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
在相同程度的壓力下,
有良好歸屬感的人較能調適,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
而歸屬感薄弱的人卻容易一蹶不振,落入憂鬱的深淵...
不過
沒錯啦!
如果把「愛與歸屬感」的來源侷限於愛情,的確會很困難。
愛情的條件太多,
要把兩個來自不同背景、家庭、學術、工作領域湊合在一起搞的有交集,
還要瞭解、要知心、要忠誠、要熱情、要長久、還要抵抗外界的誘惑...
真的很困難!
(所以我也老為了愛情就可以沒安全感、沒歸屬感到一個失魂狀態!)
還好
所幸在人類世界中,愛與歸屬感並非只能由愛情中得到,
親情、友誼、社會團體的投入,都能為自己開創存在與被需要的位置。
關鍵在於「投入」,
在要求獲得之前,必須先「付出」!
這時有人又會搖頭說:
「我付出很多,卻還是被當作隱形人,沒人當我存在!」
這種問題往往在於付出的方向錯誤,目的性不對
太在乎別人的回饋,有所為而為!
所謂「付出」,
必須能讓別人感覺到、而且給予的是別人想要的東西,
這是愛的智慧。
許多人自以為付出很多,卻沒有思考所給的東西是不是別人想要的?
對別人而言,某些「付出」根本只是麻煩與累贅,
如此付出者當然無法獲得回報,甚至還會使別人逃之夭夭。
例如說:
對於要自由的人付出「朝夕相守、不離不棄」的情意,
對於想獨立的孩子付出「無微不至」的照顧,
終究是對牛彈琴!
這種付出在意義上不能算是付出,反而是「要求」,甚至是「強迫」!
所謂的「大男人主義」、「大女人主義」大概就是講這種霸道的強迫症吧!
付出是為別人做的,給別人想要的。
如果是為自己做的、一廂情願的,不能稱為付出,
美其名愛,事實上是貪心!
其實是有所目的心機行為!
講心機或許太苛責,或者該說付出的感情不是那麼單純就是情感。
我們追求的愛情、友情是目的性的達成目標行為?
還是真心真誠地不可抗拒自然法則的吸引力!
不懂其中真正意涵的人,
可以去看看Robin Williams的「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
付出的真義是:找到值得自己付出的人,持續付出正確的東西。
這也是建立歸屬感的第一步。
喔!
當然找到值得付出的對方,
還得對方也一樣跟自己有共同的期待與目標,認定彼此!
才會是1+1>2的歸屬幸福感。
除了情人之外,
自己能為家人、朋友、或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群付出什麼?
許多人整天抱怨「沒有歸屬感」,
但卻對家人不聞不問,
以為親緣、血緣關係一輩子都會存在,不需要花費心思培育,
不知不覺地失去了最容易擁有的一種歸屬感。
有人以為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自己各方面不出色,
拼命撐出假完美的一面,隱藏弱點,害怕被看穿,
反而無法融入團體,永遠無法建立友誼。
還有的人像我以前一樣
以為歸屬感和安全感是需要對方先付出尋找到我的,
所以我只需要保持冰山神秘跟沈默,然後氣質脫俗的要命,
好奇有勇氣破冰、跟善於言談幽默風趣的人自然會融化我...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像敗犬女王的允浩學長,
去注意到一個美麗成績功課好,但是人際相處負分的搭訕高手!
維持孤傲不可褻玩焉的自尊好強,只會造就孔雀孤芳自賞的結果。
被稱讚認定熱情有親和力的現在比較好!
(只是過猶不及,蒼蠅不要來污辱我的美啦!)
如果有四百五十萬人缺乏歸屬感、期待歸屬感,
他們/你們為什麼彼此找不到彼此呢?
或許大家都忘了這個秘訣:
先知道自己,才能期待被瞭解
先瞭解別人,才有可能交心
先卸下防備,才能有機會被親近
先回饋,才會一直擁有互動的回應
先主動出擊,才能被動地接到愛的發球權
先無目的的付出,才會出乎意料之外地得到
先照顧好自己,才有愛人的能力
先娛樂自己的心情,才有取悅別人的風趣
先自願地去愛人,才能帶給別人幸福快樂
歸屬感不用歸屬‧
歸屬感不需要定目標刻意追求,
它不是終點,
是追求其他需求時的附加價值。
歸屬感不是階段性任務,
它不是步驟,
是前進旅途中的美好景色。
我們要記得汲汲營營的時候,
也要珍惜過程中每一個值得享受愛的人事物!
纏毛線、解毛線的時間荏苒needs taking, worth spending---
這個故事我只跟你說過,你聽過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