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士棋 出處:天下雜誌 400期 2008/06
從蒙古大草原到亞馬遜叢林,他們帶著台灣的名字,足跡踏遍三十個國家。不靠捐款,只憑醫術,路竹會證明,只要扎實把事情做好,台灣也能加入國際社會。
「這是在亞馬遜,」路竹會會長劉啟群指著牆上的投影片解釋。投影片裡是一群民眾圍在病床周圍,床上躺了一個瘦到皮包骨的小孩。「這個小孩被細菌感染,口腔裡的囊腫壓迫到呼吸道,送過來的時候已經快窒息了。
我們一看,把囊腫切掉,打點抗生素,沒幾天就好了。」劉啟群很感慨,「在落後地方,生跟死的差別只是一劑抗生素。」
沒有路竹會,這個小孩可能會因為呼吸困難而死;沒有路竹會,台灣人的愛心與醫療技術也無法散播到世界各地。
身材壯碩的劉啟群是路竹會的靈魂人物。一九九五年開始,他號召一群志同道合的醫生走進台灣的偏遠山區義診。
第一次國外義診,發生在一九九九年。「那時候在台灣做了五年,覺得該有所突破。」劉啟群回憶,在電視上看到馬其頓共和國的狀況,立刻跟外交部連絡。後來,連同當時的外交部長胡志強,包了架飛機直奔巴爾幹半島,路竹會成為全亞洲第一個進入馬其頓的醫療團。
為台灣回報世界
這次義診為路竹會在國際上打響名號。不同於其他的義診團體,路竹會一天看診八小時,「而且週末不休息」,劉啟群說,「附近軍營的軍人閒著發慌就跑來參觀,結果CNN、BBC 都來採訪我們。」
從那時開始,路竹會固定每年在全世界義診。十年下來,足跡踏遍了三十個國家,義診將近兩百次。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樣一個戰績輝煌的醫療團體,成員居然是一群「烏合之眾」。
「我們路竹會有個特色,就是從不開會。」劉啟群解釋,每年三月排定一整年的行程,寄給所有會員,讓所有人自由報名,還要求參與的人自己負擔費用。即使這樣,「每年行程一出來,一下子就額滿了。」劉啟群說。
路竹會的帽子上印了一句英文:Time for Taiwan to feed back its love to the world。「台灣以前接受別人幫助,現在我們有能力,是該幫助人家了。」劉啟群說。
群醫並起加入團隊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助理教授鄧乃嘉,是跟著劉啟群繞著地球跑的義工之一。大學時期就參與山地服務,鄧乃嘉第一次海外義診,是印度洋上島國斯里蘭卡。她回憶,當時內戰剛歇,來求診的都是無路可走的窮人,「我在台灣的病人兩個禮拜可以見我一次;那些人可能一輩子只看這麼一次醫生。」從斯里蘭卡歸國後,她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國外義診。
「一次才十幾天,花幾萬塊,我覺得很值得。」鄧乃嘉認為,同樣是捐錢,捐給一般非營利組織不一定看得到成效,但是參與路竹會的義診,成效卻很明顯。
另一個長期參與路竹會義診的是榮總骨科部住院醫師梁世宗。在東部山裡長大的他,曾經隨著路竹會深入玻利維亞、蒙古等地,更在亞馬遜河流域,經歷兩個禮拜沒有電燈的生活。
「我覺得很好玩呀!」談到國外義診,梁世宗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經驗。他還記得,在亞馬遜河流域義診時,他是全團唯一的外科醫生。「我得處理所有外科的病患,」而他也才剛結束醫院實習,「設備不夠,我們得用所有學過的方法把病人從頭摸到腳找出病因,」梁世宗補充,「最後成就感很大。」
帶著這麼一群人在世界各國闖蕩,劉啟群倚仗的,是最簡單的紀律。
劉啟群估算,每次出國至少二、三十人成行,而且不只醫生,「檢驗師、藥師、護士都要找齊。」這些人還得先參加過國內義診,才可以跟著路竹會一起出國。劉啟群自己更會先走一遍行程,把可能的風險降到最低。
他解釋,路竹會的海外醫療已經變成常態,必須有一定的品質,「我們自己在台灣都醫藥分業了,不能出了國就把標準降低。」
幫助國家走入國際
但劉啟群最看重的還是動機。他透露,有一個醫師在自己的網路文章裡,募款贊助自己的海外義診。劉啟群一看到,馬上要求這個醫師把錢退回去,「義診不會讓你變得比別人高尚,」他告誡,「我們只是做自己該做的事。」
這樣的堅持,讓路竹會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聯合國的非營利組織。
加入CONGO(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的論壇)對劉啟群來說,是個意外的驚喜。
「幾年前他們寄信給我,邀請我們去開CONGO的年會。」劉啟群回憶,當時根本不曉得CONGO是什麼。詢問過後,才曉得是被其他國際醫療團體推薦加入。
「國外很重視推薦,」劉啟群強調,而被推薦的關鍵,就是自己的實力,「誰都想跟有實力的人交朋友。」
南亞海嘯發生時,國內募集的物資有十八個貨櫃,堆在外交部的倉庫裡。但我國與南亞各國沒有邦交,物資送不出去;後來,還是靠著劉啟群在斯里蘭卡的人脈,順利送出物資。
「務實把事情做好,別人口耳相傳,影響力就會散開。」劉啟群回顧將近十年的國外義診經驗,發現最容易交朋友的機會,就是在各個醫療團體相遇的場合,「大家碰在一起,看彼此來了哪些人,帶什麼器材,就能分出高下。」
他也很感慨,因為台灣在國際上處處被打壓,政府的國際援助大多帶有政治目的。「愈不政治,愈能達到政治效果,」他解釋,政治目的性太強,只會讓對方反感,反而失去所有機會。
送走訪客,劉啟群又埋身於八月到中南美洲義診的工作裡。這群不只捐錢,更捐時間、捐專業的醫療人員,又將帶著醫術闖蕩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