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2 16:31:24| 人氣1,89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捷徑不再的時代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捷徑不再的時代

 

 

農曆初六的晚上, 一個有點熟悉的身影在半九十出現. 經過凝神端詳, , 是順子, 這些年一直待在倫敦深造工業設計的順子. 我們先寒喧了近況, 然後很快就不能免俗地聊到了全球不景氣的話題

 

我跟順子說, 長久以來, 我一直搞不懂工業設計到底要走到多遠才願意停下來, 直到I POD可以催眠人類或手機可以變成手槍為止嗎? 我認為每個人手機裡的那些幾乎永遠用不到或不一定要由手機來提供的多餘機能的數量比例, 與人類在自然破壞與經濟泡沫的程度, 恰好是成正比….. 然後我們又聊到, 美國前總統小羅斯福保留了一億英畝的自然土地作為國家公園的思維, 小羅斯福說:”在我目睹了那壯麗的景觀之後, 我體會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 那片土地不可能再更美好了. 我們能為後代子孫做的只有一件事_就是什麼都不要做. 只要保留它的原貌, 保護它…”…順子聽完沉思了一下, 然後回應我, 其實英國設計界早已經有人這樣在做了. “其實基本上英國人是不盲從流行的”, 他說. 然後他舉了一個例子__在一台最新款的機器上, VHS卡帶與藍光DVD撥放器同時並存著. VHS? 是的, 而且不只是VHS, 英國現在仍有大量的人口在聽黑膠唱片. 為何? 道理很簡單, 因為那些東西的狀況還是很好啊, 為什麼一定要換? , 並非全世界都是跟台灣一樣的.

 

然後在今天的報紙上, 我讀到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L. Friedman的評論, 他睿智而嘲諷地說到__馬多夫(Bernard Madoff__美國前證券管理委員會執行掌以及高達500億美元的詐騙案主角)會變成形容詞….以後投資經理人會告訴投資人:”, 我們一定會避免馬多夫弊端的”. 然而, 那到底指的是什麼? 在不知為何而消費與不知為何而投資之間, 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我們真正要避免的是所謂的馬多夫弊端; 是膚淺的資本主義陰謀論; 還是我們要自問一下, 為何那一套對我們的世界總是行得通?

 

跟我們近一點的__記得壹咖啡”? 是的, 就是那家一直沒有很引人注意但卻也讓許多人留下些許印象的咖啡連鎖店. 消失了. 85C?...這樣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我要說的是, 我們到底買到了什麼? 我們到底投資了什麼? 咖啡證券流行時尚或科技? 我覺得, 是恐懼, 與焦慮….我們普遍活在一個專家說了才算數, 以及一個勝過他人才叫做成功的時代與世界. 換句話說, 我們活在一個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的狀態之中. 我們很少跟自己說其實多少就夠用了, 更少在問自己憑什麼能得到那些財富. 在這個世界裡, 那些不呼風喚雨的人的聲音總是被忽略, 而我們擔心自己也被忽略淘汰, 於是我們加入了那個淹沒所有微弱聲音的黑洞__以一種精英或主流的姿態, 自以為可以避免被淹沒地沉沒下去然而, 有多少的, 其實是..?

 

Friedman最後以Smith Barney這家在去年金融海嘯中一枝獨秀仍逆勢成長2%的公司作為例子. 他說:”也許我們該學學__以退流行的方法來做事”…我再認同不過了. 我們是否有真正努力開發自己的價值, 然後貢獻出去給世界. (而非一昧地要從這個世界得到什麼…)這才是在工作與財富方面, 我們唯一該在意的事. 這很老套, 但也許是對的. 而在即便是擁有偉大思維的美國與英國也陷入困境的今日, 也許不是誰要來拯救我們, 而是我們要一起來拯救這個世界__話說回來, 不是本來就應該如此嗎? 

 

沒有捷徑的時代, 也許正是努力踏實之人出頭的年代. 共勉之. PEACE.

 

 

台長: lastrada
人氣(1,896)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Cain C. |
此分類下一篇:三色井 與一朵雲
此分類上一篇:阿嬷

妮可
你好
我今天在步道看到你的這篇文章
我和我的朋友推測
你說的順子
好像是我的老師


我也是工業設計系的學生
2009-04-15 23:58: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