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10 09:39:48| 人氣2,2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絲竹管絃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代人們稱樂器為「絲竹」或「絲竹管絃」「金石絲竹」,主要泛指一般琴瑟與蕭笛等管絃樂器。因為從小對音樂美術就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校常參加壁報、書法、美術比賽,加入樂隊、合唱等團體。當然以當時的經濟環境來說,不容許自己擁有一件樂器,能借到一支「口琴」把玩,就已經欣喜若狂了。
記得小時候,還有一種很普遍的樂器,叫作「洋琴」,它是一個長方型的木盒子,右邊上方有一圓形開口,是共鳴箱出口,木盒子上方橫拉著三條細鋼絲,左邊有三個旋鈕,可條整鋼絲的基本音階。鋼絲的上方有二十三個圓形按鍵,可變化二十三個全音及半音。
彈奏的方式,是用一片用塑膠墊板切割成的三角形Pick,來回的撥弄共鳴箱出口上方的鋼絲,左手則在圓形按鍵上跳動,,美妙的樂曲於焉產生。當時,在街坊上常聽到的曲目,有月兒彎彎照九州、小小羊兒要回家、綠島小夜曲等。雖然「洋琴」的音質、音色都稱不上優美,音量也不夠大,但是彈奏者仍是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樣,圍觀者也不會吝於給與掌聲。
到自己稍有經濟能力時,開始收集一些國樂及西洋管絃樂器。到目前為止,收藏的有薩克斯風、電吉他、排笛、橫笛、陶笛、胡琴、葫蘆絲、巴烏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從大陸雲南帶回來的「葫蘆絲」與「巴烏」。「葫蘆絲」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現在是傣族流行的簧管樂器。在傣族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發,一位傣家小卜帽,報著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卜帽,小卜帽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百花盛開,孔雀開屏,祝愿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
「葫蘆絲」的構造很特殊,所用的材料均取自天然,乾燥的葫蘆瓜與紫竹,以純手工製作完成。它由葫蘆、主管、附管、簧片組成。主管開有七個音孔,附管持續發一個和弦單音。葫蘆絲音質、音色優美親切,略帶鼻音,擅於表現溫柔細膩的感情,與人含蓄朦朧的美感。因為它發出的聲音有如抖動的絲綢般飄逸、輕柔,所以稱它為「葫蘆絲」。
「巴烏」則是在雲南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中音簧管樂器,用嘴唇包著吹口橫吹。它和「葫蘆絲」有著共同的淵源,其發音原理相同,音域相同,吹奏的方式也一樣,音色也很相似,只是巴烏的音色較厚實。所以說︰會吹葫蘆絲就會吹巴烏,因此也稱為姐妹樂器。
退休後的日子,就浸淫在這些琴-樂器、棋-電腦遊戲、書-寫作、畫-電腦繪圖當中。有很多時間,學習許多事物,交一些朋友,偶爾參加一場牌局,一頓飯局,爬爬山,踏踏青,作作瑜珈,吹吹樂器,打打電腦,看看書,陪陪長輩,上上網、日子過得倒也蠻充實而多彩多姿的。當然,能有機會做個快樂的志工或義工,那應該也是一項有意義不錯的選擇。

台長: 羅倫斯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25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軼聞趣事 |
此分類下一篇:糗事一籮筐
此分類上一篇:墨菲定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