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上了 Edgar Allan Poe 的〈黑貓〉,想起一個美好的回憶來了。那是教書二十餘年生涯裡,學生最認真學習、老師使出渾身解數的一次優級互動。一年半後我不但被拐去參加她們在圓山飯店的謝師宴,到現在還年年收到學生的賀年卡。
十一年前,一個外校朋友請休假一學期,請我幫她代課,課名是【文學導讀】,開在應用外語系。這麼好的課,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一來離我家真的很近,二來我也需要這個不計入學期總學分的終點費;最重要的是,她們是一群利用夜間進修補大學學分的在職人士,我實在很好奇啦!
第一天上課太早進教室,就在一角看書等待。同學魚貫進場之後,逐漸聽到她們各式各樣嗓音的談笑以及熱情的招呼,整班五十二人,有五十一位女生、一位男生,教室裡還有班代的兩個小孩,安安靜靜的坐在教室角落寫功課。上課鈴響,等我站上講台,不但我自己嚇了一跳,也看到她們的眼神洩漏各種情緒。除了那位男生,全班都是各商業科系的校友。(後來他請我去當他的電燈泡,陪他和學分班同學坐在國家音樂廳的 VIP 席看表演享受總統級的服務,他倆結婚的時候我還帶著中暑去喝一道喜酒才告退。)
那是教育部夜間學分班開放之初,這些學生因為各種理由重進校園。她們在各行各業都已經有了專業成績。一開始入學大都是覺得少一份文憑有點遺憾,可是沒多久(除了少數真的非常忙碌的遠途通勤生)她們就真正享受到坐在教室裡的喜悅。
從來沒有教過這麼認真的學生!差不多第三次上課之後,每堂下課就會有一大群人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跟我聊天。她們第一天嚇了一跳因為「老師也未免太年輕了」。她們本來很排斥這門必修課,以為又是一堆莎士比亞那種一輩子應用不到工作和生活上的老古董,沒想到詩、小說、散文和戲劇各四堂;本來以為文學很無聊,沒想到這麼好聽這麼有趣……之類。
接著大震撼的是我!每次上課,講台上就有一箱又一箱的新書待發,都是上一週上課介紹的書:詩集、小說、繪本,甚至聽說連《格林大師名作繪本》一套六十本的套書也一訂好幾套。
「我沒叫妳們買呀!」我以為我暗示錯誤,好緊張。
「我們自己喜歡的。」
「那也沒必要跟誠品訂進口書呀!像這一本,書林就有台裝版現書……」
「沒關係啦!差不了那幾十塊錢,省事就好!」(差幾百塊吧!)
「每週一次十幾二十本的買,誠品售貨員一定很好奇吧!」我問。
「對呀!他一直問我們老師到底是誰。」
這些二十五歲到六十歲不等的女學生們上課眨著晶亮眼睛。有一次我講完〈黑貓〉之後狂「喵」一聲作效果,不知道那兒來的一隻真貓也「喵」一聲從窗台跌落教室,然後引起全班狂聲尖叫造成轟動的混亂。這些記憶一定可以陪我到很老很老很老……
一學期後依依不捨說再見,最後一次上課,禮物堆到我不知道如何帶回家,都不是貴重的那一種,所以也很難拒絕。其中一個手工禮物出自「全班最年輕的專業學生」,她日間在政大唸研究所,晚間來修「應用英語系」的課。
一年半後她們真的要畢業了(修業兩年),硬要拐我去參加謝師宴。拒絕不了車輪戰電話,還是去了。酒後散場,十幾個人圍過來,其中一個說:「去年放暑假我們都好高興,因為白天上班晚上趕上課真的好累好累好累,可是今年的暑假就真的是結束了,暑假結束之後,我們晚上要去哪裡??」說得我都哭了,不是因為濫情的分離,而是彼此理解這種「浮士德式的無依感」。那是被迫上學的年輕學子無法理解的百種情緒。
她們叫我寫幾個字給她們當紀念,我寫了,以為是要做紀念手冊之類的東西。第二學期一位兼任的老師帶了一個盒子給我:
「妳是不是在某校代過課?
「妳記得某某某嗎?
「她知道我認識妳,就叫我帶這個過來,給妳一個驚喜,她說全班都有同樣的這一盒。她特別交代,她們班有七個人又回學校去上學分班的課,換了一個系再修學分,大家都過得很好,請妳為她們高興。」
我打開一看,是一對馬克杯,上面燒的是謝師宴上老師們寫的話,多嘴的我寫了一堆字佔掉半面。在教師休息室裡,就這樣失態的掉下淚來。真的為她們高興!真的很高興!
我真心的感謝我的學生,覺得我才該設下一場謝徒宴來款待這些「下班後沒事做,乾脆再去唸一個學位」的可愛女弟子。
*********************************************************************
最近有個朋友又問了這個問題:「我們一把年紀,假如要進修,理由是什麼?」我想他要是認識我們同學,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答案吧!
去年在【羅張科技農莊】過夜之後的那個早晨,我們走產業道路上山去佛寺,布邱老大用發亮的眼神一路跟我說他在高師修研究所學分時候的興奮心情:他的新衝擊、重新認識他校的畢業生、他的自信、他的新方法、他的新視野……。
我的小天使和小梨子在師大修學分的時候看到博學又好問的我校我系學長,條理分明的為全班講解作品,她們還全班到英國去體驗作家的生活環境,然後我們在劍橋市場巧遇,一直尖叫,像國中生。
Wendy 在【海洋與文學研討會】和 Yvette 巧遇,眉眼都是笑意。她來聽他們(高師大)主任發表的論文。假如我的印象正確,那是有關納巴可夫的小說
”Pale Fire.”
我們伊麗莎白大姐姐選擇【教育輔導】,紮紮實實從頭來過,讀一個和主修只有少許相關的學位。
我的前室友雪莉,也因為長期投身教育而在師大再修教育學位。
還有阿卿。
還有 Stella。
不‧勝‧枚‧舉 。
這些同學都不是應屆畢業就即刻去修讀的。朋友擔心的「記憶力減退」其實也不是問題,因為現在理解力增加、生活面擴大、生活體驗的深化能力變強,都是利多。
***** ***** *****
我昨晚想了一下這個題目,半睡半醒之間得到幾個模糊的答案:
1. 疼愛自己:
我們這一代為了經濟已經累很久了,現在可以為自己做一點喜歡做的事。
2. 檢測勇氣:
Peter Pan 裡,Wendy 的媽媽Mrs. Darling 說 Mr. Darling 是一個有勇氣的人。雖然他沒有拿刀帶劍上戰場,可是他為了養家犧牲自己的夢想,將夢想放在抽屜裡,趁夜深人靜才敢拿出來檢閱,這也是一種勇氣。很多人都是 Mr. Darling, 有這麼一天,時機終於成熟,終於可以把夢想和勇氣拿出來放在太陽底下檢測。
3. 登高望遠:
不是我們站的位置不夠高,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站在哪一個山頭,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視線受阻。不爬上去看看,就一直是「魔術師帽子裡頭小白兔身上黏在兔毛底端的那一隻跳蚤」。(語出喬斯坦賈德所著的《蘇菲的世界》)
4. 尋找一個流動的存在:
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久了之後,會長出一種「職業氣質」來。旁人可能會說那是一種「存在的樣態」,沙特一干人則不信這種阻攔自由意志的「本質」,我也不信。
5. 尋找一個可能對話的人:
我很羨慕《地海奇風》裡的一景,已經沒有法力的大法師格得和疲倦困頓的年輕法師赤楊交談,都是三言兩語的隨意,散落幾個同行才能理解的名詞,完全理解彼此的心意。(這應該是所有人的理想情境吧!拈花微笑、無聲勝有聲的 meta-language!)
(我一定還知道更多理由,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p.s. 隔了將近一年,真想知道這個朋友到底行動了沒。可惜我有「撥電話恐懼症」,否則就打電話去問看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