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接觸憂鬱症患者,雖然只見過幾次面也禮貌性交談過,但觀察其眼神與氣色就可得知病情的輕重。當接連幾天都悶不吭聲...緊接著無心工作,表示情況嚴重;還來不及關切時,悲劇就發生了。年紀輕輕就已背負多年的沉重思維,老是掉進情感的漩渦打轉,始終轉不出那畫地自限的圈圈,最終只留下遺憾與痛心讓父母來承擔。
病情穩定時會露出迷人的笑容,與人問候寒喧,那甜美笑容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病情惡化時眼神木訥、臉色慘白完全無視週遭的一切,自我封鎖甚至遠離人群,落差之大有如天壤之別。
上述女主角是同事的女兒,父母常費心幫她找工作,恊助她擺脫憂鬱症的陰影,無奈還是走不出情關而輕生,實在令人錯愕與惋惜,本身條件那麼好,為何還想不開呢?
某天無意間翻閱一本探討憂鬱症患者的報導,隨手就將重點抄下來謹作參考:
被動是憂鬱的主要症狀,接著是「消極的未來」以及「無力感」。
無法表達憎恨的情感,最後變得束手無策,難以付諸實際行動。
憂鬱症患者的腦部與老人一樣,也就是腦室擴大的狀態,忍耐悲傷的時間太長,情感的虐待、生活壓力亦或是被人利用與使喚等等,最後導致腦部結構損壞。
它是生命的退潮現象,沒有人生目標使內心空虛,要求將自己歸零是困難的差事。
看得見肉體的傷,看不見腦部的傷。面具的厚度與自信成强烈的反比。
罹患憂鬱症是省思人生的時候,但卻因愛恨導致負面思想,錯失打造人生基礎的時機。
如果長時間違背本性生存,生命力當然衰退。
最後終究要誠實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所感受的一切,找尋能夠傾聽自己遭遇的人,不與輕視自己的人交往。若感覺疲倦時就該改變生活方式,須知得到幸福的第一步就是覺悟,接著是承認現實。凡事不必鑽營也無須強求,
命運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別人無權干涉與操弄。適時讓 情緒找到釋放的出口,發洩之後會讓人更確定方向,增進抗壓的韌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