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4 21:37:27| 人氣2,0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香港~尋找張愛玲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1939年,家住上海的張愛玲獲得倫敦大學的獎學金,準備前往留學,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院。於是香港就成為張愛玲筆下的一個異世界,在她的幾部作品中,都可以見到她在港生活的影子。

 

當船靠近香港碼頭時,張愛玲就領略了這個城在色彩上的熱鬧。這印象,後來被她用在了《傾城之戀》裡:“望過去最觸目的便是碼頭上圍列著的巨型廣告牌,紅的,橘紅的,粉紅的,倒映在綠油油的海水裡,一條條,一抹抹刺激性的犯沖的色素,竄上落下,在水底下廝殺得異常熱鬧。”她比喻說:“在這誇張的城裡,就是栽個跟頭,只怕也比別處痛些。”

 

這所香港大學,也很有殖民地色彩,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座法國修道院內。管理學生宿舍的,都是天主教的修士和修女。如此,這大學也就有了別樣的氣息。

山路。野火花。港灣夜色。——這裡的許多景色,後來都成了張愛玲小說中人物的“舞台背景”。

 

港大的學生,多來自東南亞,是華僑富商們的子女。即便是本埠和上海來的學生,家境也都相當優越。他們出手闊綽,社交頻繁,有的人上學是有汽車接送的。

那些僑生們英文都很好,但中文水平僅能識字;本埠學生則大多在修道院的書院裡受過教育。

 

張愛玲在這裡,算是窮學生。正如《小團圓》裡所說,“在這橡膠大王子女進的學校裡,只有她沒有自來水筆(只能用蘸水筆),總是一瓶墨水帶來帶去,非常觸目”。為了省錢,她不敢參加社交活動,結果連跳舞都沒學會——因為跳舞要額外置辦衣裙,她捨不得。她學習英文極其努力,可以背下整本的彌爾頓《失樂園》。

 

為了考出好成績,她動了一番腦筋,“能夠揣摩每一個教授的心思”,結果,每樣功課都能考第一。到第二年,港大文科二年級的兩項獎學金,被她一人拿下,大大揚眉吐氣了一回。如此一來,不僅學費、膳宿費全免,畢業後還可免費保送去牛津大學深造。有一位以嚴厲出名的英國籍教授驚歎:教書十幾年,從未有人考過這麼高的分數!經過一番苦學,她的英文逐漸老到,以至可以用作謀生之道了。晚年在美國時,還曾有教授誇她:英文寫作比美國人還地道、還要富有文采。

 

對港大的老師,她多不感興趣,但也有幾個,給了她深刻印象。

 

教西方文學的,是一位紳士氣很足的先生,最愛講莎士比亞,講到忘情處就掏出雪茄來,順手點燃,在嫋嫋青煙中陶醉。

 

教古典文學的,是一位長髯老先生,穿一襲長袍,有仙風道骨的樣子。愛玲喜歡聽他吟《楚辭》:“長太息以掩泣兮……”

 

圖書館是愛玲常去的地方。她喜歡那些烏木長台、影沈沈的書架子和帶著冷香的書卷氣。有幾間舊書庫,顯是好久沒有人來。裡面的象牙籤、清代禮服的五色圖版、大臣奏摺……都讓她有他鄉遇故知的驚喜。在這裡看書,偶爾擡起頭來,能看見窗外斜坡上的花園,那裡有豔紅的杜鵑花。路邊鐵欄杆外就是霧,再遠,就是海灣對面的青山。坐在這裡,心裡有一種君臨天下的安泰感。

她把大學的這三年,當做來之不易的甜甘蔗,非要榨出最多的汁來不可。偶而出去遊玩、拜訪人、談天,都感覺心裡不安,以為是浪費了時間。女同學們形形色色,匪夷所思,對張愛玲來說,這仍是一個他者的世界。張愛玲晚年時回憶:“我是孤獨慣了的,以前在大學裡的時候,同學們常會說他們聽不懂我在說些什麼,但我也不在乎。”但是,有一個女同學卻打破了她的孤獨,讓她狹小的天地一下子廣闊起來。這就是她在港大結識的、情同手足的好友——炎櫻。

 

在港大,還有一件事,在她的寫作史上至關重要。張愛玲在這時期,惟一一次用中文寫了一篇文章,這就是她早期著名的短文《我的天才夢》。寫這文章時,張愛玲才19歲。應該說,一個剛剛成年的女孩,寫這文章的文筆與感覺,都堪稱老辣。此文前半部分寫了自己幼時的各種才氣,後邊寫了自己如何在現實中“不行”。結尾處,便是那句被當代“小資”們掛在嘴邊的名言——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2,06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1)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旅遊札記 |
此分類上一篇:前進美國~Milwaukee Art Museum
TOP
詳全文